張 周
【摘要】 目的 川芎嗪可以抑制鈣的跨膜內流,防止鈣超載所致水解酶的激活及超氧陰離子的生成,穩定心肌細胞膜,從而穩定心肌電生理特性。方法 川芎嗪具有擴張冠狀動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降低血壓、降低肺動脈高壓、抑制平滑肌細胞和成纖維細胞增殖以及抗實驗性心律失常等多種心血管藥理作用。結果 川芎嗪的藥理作用非常明顯。 結論 川芎嗪有七大藥理作用。
【關鍵詞】 川芎嗪;心血管保護;藥理學作用;臨床應用進展
1 對心臟損傷的保護作用
1.1 對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 川芎嗪可以抑制鈣的跨膜內流,防止鈣超載所致水解酶的激活及超氧陰離子的生成,穩定心肌細胞膜,從而穩定心肌電生理特性。川芎嗪能提高機體內源性S0D活性,抑制白細胞呼吸暴發全過程和抑制高鈣催化黃嘌呤的轉化過程,減少了再灌注時氧自由基的生產,減輕脂質過.氧化物對心肌細胞膜的損傷,維持心肌細胞膜的完整性及滲透性。
1.2 對心肌缺血的保護作用 研究表明,川芎嗪具有確切的抗心肌缺血作用。川芎嗪對家兔注射垂體后葉素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有明顯抵抗作用,對結扎冠狀動脈造成犬實驗性心肌梗死有縮小梗死范圍、減輕病變程度、減少心肌壞死量的作用。電鏡觀察對心肌細胞線粒體有一定的保護作用。隨著溶栓療法、冠脈搭橋術、體外循環下心內直視手術等缺血心肌再灌注醫療技術的應用,挽救了大量心肌缺血患者的生命,但再灌注本身也可引起心肌損傷而影響療效。大量的藥理學實驗證明川芎嗪可使缺血心肌免受缺血再灌注損傷。川芎嗪能抑制缺血再灌注損傷所致心律失常、縮短心律失常持續時間、降低室顫和室速的發生率、降低缺血再灌注損傷后sr段的抬高、縮短竇律恢復時間、改善心臟血流動力學異常、增大左心室室內壓峰值及其最大正負變化速率、抑制缺氧/復氧損傷的心肌細胞攣縮、提高損傷細胞生存率、抑制心肌細胞內K/Na濃度比的降低、減輕缺血再灌注損傷引起的細胞凋亡。
1.3 對心肌細胞缺氧及缺糖的保護作用 川芎嗪對慢性缺氧所致的豚鼠右室心肌細胞的鉀電流密度下降的影響是由于其長期應用能夠降低肺血管阻力和肺動脈壓,減輕和逆轉肺血管重構,從而降低右室的后負荷,改善心臟的代謝,使心臟的病變減輕。應用后可影響一氧化氮合成酶(N0S)的活性,使一氧化氮(N0)合成減少,神經毒作用減輕而產生保護機體的作用。而對于心肌缺氧缺糖應用川芎嗪可提高。H-亮氨酸和H-尿嘧啶核苷的摻入率,促進蛋白質、RNA 合成,顯著誘導缺氧缺糖心肌細胞NOSmRNA 的表達,從而起到改善缺氧缺糖心肌細胞的代謝抑制狀態的作用。
2 對血管的作用
2.1 川芎嗪擴張冠狀血管,增加冠脈流量,改善心肌供氧而保護心臟。實驗顯示川芎嗪能明顯降低麻醉犬冠脈阻力,冠脈血流量顯著增加。川芎嗪對高鉀去極化收縮的豬冠狀動脈環有舒張作用,且不受心得安影響,提示川芎嗪舒血管作用不是通過興奮β受體實現的。川芎嗪對內皮素-1所致犬冠脈收縮也有明顯拮抗作用。
2.2 保護冠脈內皮血管內皮細胞損傷不僅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始動因素,且對冠心病的發展起重要作用,保護血管內皮細胞是防治這類疾病的新途徑。川芎嗪通過保護冠脈內皮,提高機體內NO水平和降低機體內ET水平,減輕缺血及再灌注損傷。周曉輝等報道預先點滴川芎嗪可拮抗內皮素-1所致冠脈內皮損傷,防止心肌和冠脈缺血損傷。實驗顯示川芎嗪對缺氧或引起的臍靜脈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均有保護作用。其機制主要為抑制內皮細胞產生內皮素、改變盯和NO的比例、抑制自由基的產生、抗脂質過氧化、削弱輕度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激活鈣激活鉀通道的作用。
2.3 大量研究表明,川芎嗪具有舒張血管的作用,其作用機制如下:①維持NO/血漿內皮素(ET)平衡;②川芎嗪有鈣通道阻滯作用;③通過cGMP介導促進血管內皮細胞釋放NO;④使細胞內cAMP水平增加,通過cAMP等系統介導,影響血管平滑肌胞漿Ca2+清除,降低細胞內Ca2+濃度,從而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張;⑤通過β受體影響心肌細胞慢內向電流.小劑量川芎嗪可減少心肌細胞的Ca2+內流;較大劑量川芎嗪可誘發高鉀去極、鈉通道失活的豚鼠乳頭狀肌產生慢反應電位及收縮。另據報道,川芎嗪對高鉀去極化收縮的豬冠狀動脈環有明顯舒張作用。同時也有報道認為川芎嗪不具備典型鈣拮抗劑的特點,原因是川芎嗪對前列腺素F2a所致收縮的抑制明顯強于其對KCI所致收縮的抑制,因此川芎嗪對受體中介的Ca2+釋放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4 川芎嗪具有抗血栓的作用,臨床上廣泛應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療。對于它的作用機制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①抑制細胞因子刺激內皮細胞間粘附分(ICAM-1)表達;②抑制凝血酶誘導的體外培養的兔主動脈平滑肌細胞增殖,使處于G1期的平滑肌細胞增多,S期和G2+M期的細胞數顯著減少,其機制與抑制C-myc基因表達有關;③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VSMC)數目的增長和細胞氚-胸腺嘧啶的攝人,且呈現明顯劑量依賴性,從而顯著升高VSMC內PGI:產物含量和增加PGI:水解產物6酮前列腺素F (6-K-PGF)的釋放;④血小板的聚集、釋放反應,中膜SMC 的移行和增殖都需要Ca2+的參與,而川芎嗪具有鈣拮抗作用,因此,它影響這些生物學過程,抑制這些因素在內膜增生中所起的作用。
3 結論
結合相關文獻報告,川芎嗪的藥理作用可歸納為如下幾個方面:①擴張血管,包括冠狀動脈、腦血管、肺血管、腎血管和周圍血管;②輕度降壓;③改善組織微循環,提高組織血流灌注;④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和血栓形成;⑤抑制平滑肌細胞和成纖維細胞增生;⑥調節脂質代謝、抗脂質過氧化;⑦有一定的調節免疫的作用。其作用機制涉及調節血栓烷素A2/PGI系統平衡,增加血小板內環磷酸腺苷(cAMP)含量,抑制血小板和血管平滑肌細胞的Ca2+內流,開放K -ATP通道,降低凝血過程中的凝血活酶、凝血酶的生成和活性,清除氧自由基,改善組織膠原代謝、調節相關生物活性因子水平及調控某些相關基因的表達轉錄等方面。
參 考 文 獻
[1] 王萬鐵,徐正柳,林麗娜.川芎嗪對實驗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中一氧化氮和內皮素的干預.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1,17(3):230-234.
[2] 張志琳,包仕堯,邵國富,等.川芎嗪對缺氧后血管內皮細胞功能保護作用的實驗研究.江蘇醫藥,2001,27(5):346-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