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霞 邱碧秀 李永春 李 蘇 夏明營
隨著纖維支氣管鏡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在臨床診斷與治療中越來越多的受到廣大醫師的重視,現已成為呼吸內科診斷和治療中最為安全、有效、不可缺少的有力武器[1]。現回顧性分析2004年2月至2008年1月在我科經纖維支氣管鏡檢查120例患者的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2004年2月至2008年1月在我科行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患者120例,其中男72例,女48例,年齡15-68歲,平均(45.6±3.7)歲。患者主要臨床癥狀表現為反復呼吸道感染、慢性刺激性咳嗽、X線發現肺葉成段持續不張,通過檢查其中發現支氣管內膜病癥84例,氣管異物23例,氣管畸形 13例。
1.2 器械、藥品準備 采用Olympus P240型支氣管鏡,各式異物鉗、網籃、圈套器、一次性活檢鉗等。按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支氣管鏡學組制定的《纖維支氣管鏡(可彎曲支氣管鏡)臨床應用指南》進行術前準備與操作:經鼻插入支氣管鏡,對咽喉、氣管、隆突、左右支氣管及其分支進行按順序全面檢查,并根據鏡下改變進行治療。同時備好急救藥品、氧氣、心電監護儀、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必要時準備人工復蘇器。
2 護理
2.1 術前準備 ①向患者說明檢查的目的、操作過程及有關配合事項,以消除緊張恐懼情緒,取得合作,術前簽署治療同意書;②檢測血小板和出凝血時間,攝胸片,對心、肺功能不佳者必要時做心電圖和血氣分析;③禁食4 h,術前0.5 h按醫囑肌內注射阿托品0.5 mg,口服地西泮5~10 mg,靜脈滴注50%葡萄糖40 ml(糖尿病者除外)。
2.2 心理護理 首先要做好心理疏導,向患者及家屬詳細介紹纖維支氣管鏡檢查術對疾病診斷和治療的必要性及安全性,并說明術中、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并詳細解答各種問題,對患者進行熱情、體貼、耐心的指導,消除其緊張、恐懼的心理,以最佳的狀態積極主動地配合檢查和治療。
2.3 術中配合 用2%利多卡因做咽喉噴霧麻醉,取仰臥位,根據病情選擇經口或鼻插管,并經纖維支氣管鏡滴入麻醉劑作黏膜表面麻醉;按需配合醫師做好吸引、活檢、治療等措施。2.4 術后護理 ①一般護理:術后禁食2 h,以防吸入氣管,2 h后以進食溫涼流質或半流質飲食為宜。必要時給予氧氣吸入、心電監護等,待觀察無嗆咳、無嘔吐后,方可緩慢進軟食,如果分泌物過多時,及時給予吸痰;②呼吸的觀察:術后密切觀察呼吸的頻率、深度、節律的變化、口唇的顏色等,如有異常及時通知醫生,采取急救措施;③觀察患者是否有發熱、聲嘶或咽喉疼痛、胸痛,呼吸道出血為痰中帶血絲或咳血痰等,出血量多時應按大咯血搶救;④必要時常規應用抗生素,預防呼吸道感染,鼓勵患者輕輕咳出痰液和血液,如有聲嘶或咽喉疼痛,可給霧化吸入,及時留取痰標本送檢。
2.5 術后并發癥的護理 ①咯血的護理:咯血為纖維支氣管鏡術后主要并發癥,術后出現少量的咯血屬于正常情況,主要表現為痰中帶血和少量血痰,原因是支氣管黏膜受到損傷,一般不必特殊處理,1~3 d可自愈。可局部噴灑1:10 000~1:20 000的去甲腎上腺素;②低氧血癥:一般80%左右的患者有PaO2下降,其下降幅度為10 mm Hg左右,操作時間越長,下降幅度越大,低氧血癥可誘發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甚至心臟驟停,此時多應在吸氧下操作;③氣胸:主要由肺活檢所引起,發生率在1%~6%,少量可自行吸收,氣體較多影響呼吸循環功能者需要閉式胸腔引流。
3 體會
纖維支氣管鏡檢查術在呼吸內科應用以來,對很多原因不明的呼吸感染,反復的咳嗽都可得到有效及時的控制,其檢查效果滿意,具有安全、有效、不良反應輕等優點[2],因此此檢查術應作為呼吸內科的首選方法,并通過在檢查過程中給予患者全面、高質量的健康教育指導,正確、及時而有效地解決患者的健康問題,使護士更能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使其運用恰當的語言交流技巧、嫻熟的技術和全面的知識武裝自己,不斷提高護士素質,提高健康教育的知識與技能,以探討患者健康教育的最佳模式。
參 考 文 獻
[1] 陳文彬.呼吸系統疾病診療技術.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42-175.
[2] 陳莉文,肖波.老年人慢性心腦疾病并肺感染的纖支鏡治療.中國內鏡雜志,2003,9(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