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華 王 芳 李靜霞
【關鍵詞】腫瘤患者;健康教育
1 對腫瘤患者實施健康教育的意義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惡性腫瘤每年發病約700萬人,死亡約500萬人,惡性腫瘤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嚴重問題[1]。因此廣泛開展健康教育,提高人們的識癌、治癌意識,做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選用最佳的治療方法,達到提高腫瘤患者生活質量、延長生命的目的。
對腫瘤患者實施健康教育貫穿在整個醫療活動中。尤其腫瘤患者常需要醫護人員能對其進行健康教育指導,使患者理解健康的意義,增強維護健康的行為,能更好地運用科學的知識增強自我護理和自我保健的能力。通過對腫瘤患者實施健康教育使患者減輕心理負擔,了解與疾病有關的健康知識,主動配合治療和護理,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促進康復。
2 醫院對腫瘤患者健康教育的形式與方法
對腫瘤患者健康教育包括門診教育、住院教育和出院后教育[2]。
2.1 門診教育 門診教育是指對腫瘤患者在門診治療過程中進行的教育。由于門診患者變動性非常大,不可能針對每個具體需求開展教育。再加上門診患者流動性大,難以進行系統的教育。門診教育應該伴隨醫療活動開展,用于穩定患者的情緒,維持良好醫療程序,同時讓患者獲得與腫瘤有關的知識。通常采用候診教育、隨診教育、門診咨詢教育、健康教育處方等方法。
候診教育:指在患者候診期間,針對候診知識及該科的常見腫瘤病防治所進行的教育,通過常采用口頭講解、宣傳欄、教育材料、廣播等形式。有條件的醫院可設閉路電視網進行教育,效果會更好。
隨診教育:指醫生在治療過程中,根據患者所患疾病的有關問題進行的口頭教育。 這種教育方法具較強的針對性和靈活性,但不宜太詳細,以免影響腫瘤患者心理健康和診療速度。
門診咨詢教育:包括院內的單科專門咨詢及面向社會各人群的綜合性咨詢。內容跨度比較大,主要是由醫護人員解答患者的提問。
健康教育處方:指在診療過程中,以醫囑的形式對患者的行為和生活方式給予指導,如發給患者有針對性的宣傳材料,便于患者保存、閱讀。
2.2 住院教育 住院教育是指對住院患者或家屬進行的教育,這也是醫院患者教育的重點。但是,住院教育必須根據患者病情的的輕重緩急,選擇適當的時機進行教育,要在患者病情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實施系統的教育。
教育的目的是使患者了解腫瘤的防治知識,做好接受治療的心理準備,提高配合治療的能力。通過健康教育使患者做到:①正確認識和對待腫瘤已經發生的心理反應。②選擇適合腫瘤的治療方法。③了解手術前、后的準備和自身保健的行為技巧。④正確對待化療、放療的不良反應。⑤學會緩解心理壓力的技巧,學會溝通、發泄、放松等。⑥摸索掌握飲食規律,增強營養和體質。⑦學會康復鍛煉方法。⑧與醫院建立咨詢、復查關系,以便長期治療和防治腫瘤的復發。
2.3 出院后教育 出院后健康教育屬于醫院社區健康教育的范疇,教育的對象主要是出院后需作特殊安排的患者和經常需要作復雜治療的患者,如放療、化療等。
受教育者包括患者及其家屬,內容包括:飲食、起居、給藥方法、目的、用途、活動方式,必要時應增加如何尋找醫療保健等內容。
教育的目的是幫助患者了解康復知識,掌握家庭自我監控和救護要領,學會營養調節,加強體育鍛煉,提高生存能力。
教育的內容主要有:①預防腫瘤復發知識,指導患者學會自我體格檢查技能,了解腫瘤復發的臨床表現。②腫瘤患者的家庭治療,指導患者按自身情況進行綜合治療與合理用藥;指導患者學會心理調節技巧,保持情緒穩定,堅定生存信心;建立適當的休息、活動標準;合理的營養補充,規律的飲食習慣。③指導記錄家庭康復日記,養成定期復查的衛生習慣。
出院后教育不同于住院教育,它不是一次連續過程,而應是一個追蹤過程。其方法包括書面指導、不定期的電話咨詢等。
參 考 文 獻
[1] 于水,孫艷伏,溫澄非,等.健康教育中的健康傳播策略.中國健康教育,2007,23(10):798-799.
[2] 劉純艷,于美渝,趙燕利,等.運用健康信念模式評價1215名婦女乳腺癌健康教育的效果.中華護理雜志,2006,41(8):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