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俊麗 朱杏麗
源匯區位于漯河市區西南部,總面積201.6平方公里,轄5個鄉(鎮)、3個街道辦事處,109個行政村、18個城市社區,常住人口27.6萬,流動人口1.2萬。自開展創建“全省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區”以來,源匯區委、區政府堅持以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為目標,以人的全面發展和滿足群眾的需求為著眼點,本著“打牢基礎、突出重點、不斷創新、穩步推進、注重實效、爭創先進”的總體思路,探索出一條“以宣傳教育為先導,以技術服務為重點,以創新載體為平臺,以管理機制為保障,以隊伍建設為關鍵”的優質服務發展道路,實現了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兩個轉變”,促進全區人口和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一、加強領導,加大投入,保證“創優”活動順利實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源匯區始終把計劃生育工作擺在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位置,常抓不懈。2007年初,區委、區政府提出了創建全省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區的奮斗目標,并成立以區長為組長,區委副書記、分管副區長為副組長,區政府辦公室、區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等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創優活動領導小組。各鄉鎮辦也成立創建活動領導小組,制訂了各具特色的創優實施方案,形成了黨政領導定期研究、定期督查創建工作的組織領導機制。
(二)保證經費投入。源匯區完善了以財政投入為主渠道的人口計生經費投入體制,實行分級投入目標責任制,加強監管與檢查,把計劃生育事業經費落到實處。
(三)加強隊伍建設。源匯區堅持把培養造就一支作風正、技術精、會管理、善服務的職業化隊伍,作為做好創建工作的有力抓手,優化隊伍結構,提高隊伍素質,創新執法理念,加強行風建設。
(四)夯實基層基礎。按照“陣地標準化,環境溫馨化”的原則,源匯區狠抓了區、鄉、村三級網絡建設。一是逐步完善人口計生網絡服務系統,專門開辟了“優生優育”、“流動人口”等在線服務欄目。二是按照鄉所規范化要求,全區四個鄉(鎮)全部達到標示化建設的標準。三是在村室建設上,按照村宣傳技術室標準,新建村室30個,改建、擴建村室9個,消滅了空白村室。四是開展機房標示化建設。高標準配備了防靜電地板、UPS電源等硬件,并完成計生局域網和互聯網的改造,提升源匯區人口計生工作知名度。
二、整合資源,完善機制,推動“創優”活動健康發展
(一)政策推動,健全利益導向保障機制。一是堅持人口與發展綜合決策,將人口計生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加強宏觀調控、綜合協調。二是構建了獎、優、免、扶、保、助“六位一體”的政策導向體系,將優質服務延伸到群眾生產、生育、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部門聯動,建立綜合治理保障機制。源匯區委、區政府下發了《關于建立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聯席辦公制度的通知》,進一步明確了各相關部門在創建人口計生工作新機制和優質服務工作中的職責及任務。聯席辦公會每季度召開一次,各成員單位匯報上季度工作情況,研究解決存在問題,安排部署下季度工作。計生、法院、公安、衛生等部門齊抓共管,共同推進計劃生育依法行政,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宣傳、新聞部門把新型生育文化建設納入精神文明建設總體規劃,開展了一系列宣傳服務活動;衛生、藥監、民政、教育等部門都根據部門行業特點制定了具體的便民服務措施。農、林、水等涉農部門積極參與“農村計劃生育家庭小康工程”,制定并落實了對計劃生育戶的優先優惠政策。公安、工商、計生等部門在流動人口管理服務中明確分工,密切配合,聯手服務,有效提高了流動人口管理服務水平。
(三)依法治理,完善行政執法保障機制。在全區普遍推行了公開辦事程序,實行生育政策、獎扶政策、農村獨生子女獎勵費發放、社會撫養費征收、群眾的生育權利和義務“五公開”制度。把“便民、為民、利民”原則放在首位,堅持政務公開,打造“陽光計生”工程。通過行風評議了解群眾的計劃生育需求,解決群眾反映的難點、熱點問題,建立健全了行政執法工作程序,倡導人性化執法,體現“三關愛”理念,加大對違法生育案件的查處力度,并取得了顯著成效,使群眾執行計劃生育政策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明顯提高,群眾對計劃生育工作的滿意度達到了90%以上,連續多年未發生行政訴訟和行政復議案件。
三、狠抓落實,注重實效,實現“創優”活動各項目標
在創建活動中,積極打造個性特色,使創建活動百花齊放,使創優目標逐項落實。
(一)從提高群眾知曉率入手,不斷深化宣傳教育。一是認真開展計劃生育宣傳月活動。二是打造宣傳亮點,營造宣傳環境。三是立足文化大院,傳播婚育新風。目前,干河陳鄉的小村鋪、疙瘩劉、掛刀營村,問十鄉的曹店村,陰陽趙鄉的大吳莊、灣趙村,大劉鎮的小曹村都已成為人們農閑時節感受科學、文明、進步及婚育文化的好去處。
(二) 從滿足群眾需求入手,全面開展優質服務。推行“文明語言待人、和藹態度待人、溫馨場所待人、精良技術待人”的“四待人”康檢法和“藥具發放到人、保健咨詢到人、健康檢查到人、隨訪指導到人”的 “四到人”康檢服務,做好六項基礎工作。一是做好健康檢查工作。按照省、市人口計生委生殖健康進家庭優質服務活動的總體要求,源匯區完善措施,強化督導,扎實工作,切實做好“生殖健康進家庭”優質服務工作。二是做好“出生缺陷干預工程”工作。以育齡群眾的幸福為目標,做好出生缺陷干預工作,全面提升出生人口素質。三是做好隨訪服務。根據服務提供者、服務范圍及服務目標的不同,開展人性化服務。四是做好婦科病普查工作。建立鄉(鎮)、辦事處服務中心普查普治為主,區技術服務站重點診治為輔,省、市專家坐診為補的工作機制。五是在藥具發放上注重跟蹤服務。建立發放主渠道為主,農村、城區為依托的藥具免費發放渠道。建立藥具質量跟蹤管理、不良反應跟蹤監測和信息管理體系,同全區各個藥店、診所簽訂“禁止銷售協議書”,完善“非賣品”藥具市場監管機制;對全區20歲至45歲有使用藥具意向的育齡群眾,建立用藥健康檔案,完善信息服務機制。六是在流動人口管理上注重市民化服務。為使流動人口享有和城市居民同等的權利和義務,源匯區按照“屬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務”的原則,為流動人口提供與戶籍人口同等的免費服務。免費為流動人口提供避孕藥具、生殖健康檢查、避孕節育技術服務及補辦《流動人口婚育證明》;為流動人口懷孕對象在區技術指導站建立圍產期保健卡;與流出人口建立定期聯系制度,對流出家庭進行上門訪視,盡力幫助他們解決家庭困難;設立維權電話和投訴信箱,保護流動人口的合法權益,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
(三)從平衡性別入手,遏制人口性別比攀高。一是宣傳帶路。印制《源匯區非法鑒定胎兒性別和選擇性別終止妊娠行為有獎舉報通告》300份,發放宣傳單和宣傳手冊500份,刷寫和制作“兩禁”及獎勵扶助標語156條,創辦計生板報、宣傳欄152塊,全區動員抓“兩禁”。二是部門聯合。與區衛生局聯合,全力以赴對醫療機構和個體診所從業人員進行法律法規、職業道德和技術服務培訓。三是強化管理。制定完善B超使用制度,簽訂B超使用和終止妊娠目標管理責任書,目前全區22個單位共有B超機33臺(其中市級15臺,區級8臺,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10臺),已全部納入監管范圍。四是依法打擊。實行人工終止妊娠手術和流產藥物銷售統計、報告制度,對已領取生育證的對象,簽訂計劃生育管理服務合同,嚴把終止妊娠和孕情跟蹤服務關。截至目前共查處“兩非”案件9起。
(四)從民主管理監督入手,積極推行村(居)民自治。目前,源匯區109個村都實現了村民自治。全區建立各級協會會員之家142個,會員總數達27000人,遍布城鄉。在開展“創優”活動中,源匯區利用網絡健全、理事面廣、會員眾多的優勢,堅持村計生干部由村民會議民主選舉產生;計生重大事件由村民會議決定;落實計生政策情況實行村務公開接受群眾監督,讓村民當家做主。并通過村務公開欄、政務公開欄、建立舉報電話等辦法,征求群眾意見,傾聽百姓呼聲,改進人口計生工作。既幫助政府解決了難題,又依法維護了群眾在人口計生方面的知情權、決策權和監督權,提高了他們實行計劃生育的自覺性,有效地穩定了低生育水平。
近幾年來,源匯區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從實際出發,乘和諧東風,揚創優旗幟,整體推進,突出重點,在以往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難點和薄弱環節方面下工夫,在創新機制和服務管理上做文章,與時俱進,改革創新,努力實現了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