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 雨
俗話說:“春爭日,夏爭時。”下面就介紹一些春白菜種植要注意的幾個事項,好讓大家做到心中有數,豐收有望。
首先,要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在準備栽種白菜的地塊(一般選新岔地),頭年入冬前最好能深耕曬垡,翌春土壤解凍時,撒施腐熟優質圈肥作基肥,每畝4500公斤左右。淺翻耕一遍,使糞肥與土壤均勻混合,然后耙平做畦。畦寬1~1.2米,畦長20米左右為宜。
其次,要選擇好適宜春天種植的白菜品種。因春白菜是反季節蔬菜,易發生先期抽薹,故選用好冬性強的抗抽薹品種才是栽培成功的關鍵。
育苗時,可選擇露地覆膜育苗或大棚育苗。播種時間一般在3月下旬至 4月上旬。露地覆膜育苗,若土壤墑情不好,可于播種前7~10天澆水。播種時,每畦種2~3行,行距40~50厘米,穴距35~40厘米,每穴播5~6粒種子,每畝用種約75~100克,播后覆土蓋膜,提高地溫,以利苗齊苗全;大棚育苗成本較高,風險較大,適合大規模種植戶。
接下來是及時定苗、間苗(去掉小苗),合理密植。一般播種4~6天出苗,出苗后應選擇晴天,及時破膜把苗引出。若遇倒春寒,可等寒流過后再放苗。但不可放苗太晚,以免葉子發黃、苗弱。使子葉露出地膜,并用土塊將地膜小洞口壓實。幼苗破心后,3~4片真葉各間苗1次,6~8片真葉可定壯苗。移栽前4~5天要停止澆水,以防定植時傷根。若移栽后用小拱棚覆蓋,上市期會更早。
田間管理是重中之重。要把握住三點:合理澆水、科學施肥、及時防治病蟲害。苗期要控制澆水,提高地溫,促根壯苗;進入蓮座期后不可缺水,保持菜田見濕;結球期應減少澆水,以防發生軟腐病;除施足基肥外,定苗后每畝追施尿素20公斤或每畝追復合肥25公斤,以促進球葉生長,盡早形成葉球;大白菜主要病害為霜霉病,苗期注意噴施殺毒礬、多菌靈等。每年的4月中下旬是防治蚜蟲和白粉虱的適宜期,此時往后是蚜蟲遷飛高峰和白粉虱快速擴散時期。可用1.8%阿維菌素(愛福丁)乳油2500倍液或用蚜虱一遍凈(吡蟲吡)可濕粉2000倍液進行均勻噴霧,每間隔七八天噴一次;菜田積水、旱澇不勻、重茬、地下蟲害大、雨水大、后期澆水頻繁等,都極易造成軟腐病。要預防這些,可在包心初期,選用72%農用鏈霉素或新植霉素200ppm藥液,集中澆灌菜根莖部,每株用量100ml左右。
5月中下旬春大白菜結球達7~8成,即應適期收獲。因為此期溫度已高,收獲過晚易發生抽薹,同時過于緊實的葉球遇高溫或遇雨易腐爛。
相信以上這些對您的科學種植會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