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松
“羊的一身全是寶,點草成金養羊好。”羊能把“凡是沒有毒的植物”轉變成“乳、肉、皮、毛、絨”供人享用,排出的糞尿更是上等的優質肥料。那么在養殖過程中我們又該注意哪些呢?先從羊的繁殖說起吧!
養羊專家吳春山(北京市房山區崇各莊鄉崗上村黨支部書記)曾用他一生的養羊經驗分類、歸納、編排了很多有趣、實用的養羊諺語。其中就有專門針對“繁育”而說的,如“亂史亂配,代代衰退”,即養殖戶在養羊時,如果把公羊和母羊混養,任其自由交配、繁殖,這樣做的害處是顯而易見的。主要反映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不能充分利用良種公羊。一只公羊一般只能交配15~20只母羊。如果任公、母羊自由交配,就免不了無效交配和重復交配,從而會使公羊的精力消耗過大,縮短利用年限,造成浪費。
二、不利把握最佳配種對象。羊一般7~8個月齡就性成熟了,但此時并不適宜配種;另外,老齡羊及病殘羊也不適宜配種;只有1.5~7歲的健康羊才適合配種。如果公、母羊混養在一起自由交配,那么,老、弱、病、殘、幼小者均會懷孕,而且產出的羔羊成活率低,即使生存下來,生長也很緩慢。
三、不利于把握最佳配種時間。公、母羊混養在一起,必然會導致一年四季都有母羊懷孕和產羔。這既不利于飼養管理,又不利于胎兒發育,產出的羊羔往往體質較差,成活率低。相比而言,母羊春季和冬季產羔較好。母羊若在春季產羔,母羊和羊羔都能吃上青草,因而母羊奶水充足,羔羊生長發育快,不需購買大量飼料,成本低。但冬季產羔又比春季產羔更好。冬季產羔的母羊一般是7~8月份懷孕的,那時青草茂盛,母羊膘情好,排卵多,受胎率高,胎兒發育良好。等羊羔斷奶時,正趕上天氣變暖,能吃上青草,生長發育快,越冬能力強,成活率高,剪毛量高。因此,最好能公、母羊分開飼養,在7~8月份時,再選定公羊與母羊交配,這樣就能保證母羊12月份至來年1月份產羔羊。
四、影響正常采食。公、母羊混養在一起,公羊會經常追逐母羊,使羊群不得安寧,母羊無法集中精力采食,從而影響母羊的生長發育。
五、造成后代血緣不清。自由交配,往往不能肯定羊羔的父親是哪只公羊,致使后代出現近親交配,失去“雜交優勢”。劣質公畜更是造成后代退化的主因,而且還會發生遺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