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滿珪
“你來看我們的演出嗎?晚上七點,崇明島,知青之家。趙紅宇。”這天早上,我突然接到了一條手機短信。看到短信,我心頭一下子熱起來了……
晚上七點,祖國的東海之濱,在美麗的寶島崇明,一場第二屆上海知青藝術節的主題晚會正在舉行閉幕式。
幕啟,背景是霞光萬道,一群身著彩色長裙的姑娘們,手持綠色彩練當空舞動,翩翩起舞,婀娜多姿。在緩緩的樂曲聲,在一片綠色中,姑娘們似在追憶知青時代;似在訴說今天“春天里的故事”;似在演繹西湖那嬌媚的身姿。在歡快激越的旋律中,姑娘們又似在展示自己青春的魅力……真是春色滿園關不住,紅霞萬朵映彩虹!
姑娘們美麗嫻熟的舞姿,贏得臺下陣陣掌聲。這臺《春滿四季》舞蹈是杭州紅霞知青藝術團的招牌節目,曾獲得過全國金獎,并正準備出國演出時推出這檔節目。在“紀念知青上山下鄉40周年”的演出會上《春滿四季》力壓群芳,博得滿堂喝彩。
當主持人夸獎“趙紅宇團長,你們的舞蹈團很專業化,個個像舞蹈家”時,趙紅宇回答說:“離舞蹈家還遠呢!我們只是喜歡,我們從年輕的時候就喜歡舞蹈。”
“喜歡舞蹈”這句一直掛在趙紅宇和她的紅霞知青藝術團成員嘴邊的話,其中飽含著多少青春的激情,多少美好歲月的回憶!
40年前,趙紅宇是農場文藝宣傳隊隊員,她與舞蹈家鈕永強在舞劇《白毛女》中演對手戲,她所扮演的喜兒,悲歡離合,如訴如泣,給知青們留下深刻的印象。當時,她想到歌舞團去,但苦于沒有機遇,從此留下了深深的遺憾。40年滄桑歲月,改變了她們的容顏,但改變不了她們火熱的心。今天,她們都已經退休了。但年輕時當舞蹈家的夢想呼喚她們:“回來吧,舞臺!回來吧,青春!”
于是,她們把藝術團取名為紅霞知青藝術團。“知青”是對青春的懷戀,“紅霞”是對晚年的喻義。
說到藝術團,趙紅宇一臉的幸福。她只用“喜歡”和“好玩”兩句話來表達內心的喜悅。
不是嗎?有的演員家住余杭郊區,每星期兩天的排練,她們來回4個小時趕到排練場,風雨無阻,圖的啥?不就圖一個“喜歡”和“好玩”!
說到藝術團,趙紅宇有太多的話要說。她原是一個酒店集團的總會計師,除了工作時間,她把業余時間都獻給了藝術團。她47歲養了兒子,今年兒子11歲。
愛有加,但為了藝術團,她把兒子全托在一位名師家里。兒子理解媽媽,生活自理,讀書用功,成績很好。每當媽媽在外地演出獲得成功,兒子都會發短信祝賀……
說到藝術團的未來,趙紅宇滿懷信心:杭州有個群眾藝術館已有將紅霞知青藝術團納為專業藝術團的意向。但趙紅宇覺得這不是她追求的目標,對她來說主要的還是“喜歡”和“好玩”!她和藝術團的姐妹們打算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實現自己年輕時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