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叢生
小紅是河南省登封市王堂溝村村民王峰的養女。2002年4月,當時還不滿兩個月的小紅被人送來后,為王家帶來了無限快樂。王家也視其如親生。然而,讓王峰沒有想到的是,正是因為這個孩子,自己經歷了兩場官司,而官司的對方卻是孩子的生身父母……
節外生枝
親生父母討要女兒
2002年4月。53歲的王峰因妻子患病失去生育能力,膝下無兒無女。一天傍晚,王峰的妹妹王花懷里抱個嬰兒來到哥哥家:“哥,看這個小妮兒喜歡人不?這是我從橋溝給你抱來的!”意外有了個女兒,王峰喜出望外,還給孩子取名王小紅,入了自己家的戶口。然而, 3年后的一天,民警來到他家,稱王小紅是別人家的小孩,孩子的親生父母想要回孩子。這對王家無異是晴天霹靂,王峰死活也不愿歸還。
對簿公堂
收養違法被判敗訴
家住新密市的張偉和李敏原為一對戀人,幾年前,他們兩人未婚先孕,生下女兒張南南。因李敏家人反對二人的婚事,由李敏的姑姑出面將孩子送人。于是,幾經輾轉,孩子被送到了王峰的手里。孩子送人的事,張偉并不知道;具體送給了誰,連李敏也不知道。后來,張偉多次到“岳父”家追問,才得知孩子的下落,遂到公安部門求助。由于王峰不愿把孩子還給自己,張偉把王峰告上了法庭。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王峰收養張南南(王小紅)未征得二原告的一致同意,且未按照法律規定辦理收養登記手續,其行為違反了“收養人收養與送養人送養,須雙方自愿;應當向縣級以上民政部門登記;收養關系自登記之日起成立”的規定,其收養關系不成立。王峰應于判決生效后五日內將張南南(王小紅)交由二原告撫養。
反戈一擊
要求補償撫養費用
接到法院的判決后,王峰心里覺得很委屈。王峰作為原告,再次與女孩的親生父母對簿公堂。要求張偉和李敏賠償自己幾年來付出的撫養費1萬元。張偉和李敏則認為,王峰的收養行為壓根兒就不合法,自己不應該支付撫養費。
法院審理后認為,李敏將女兒送給原告王峰收養,原告指出撫養費的事實清楚,有充分的證據證明李敏獨自決定送養,且其作為女兒的親生母親不盡撫養的義務,確有過錯,應當承擔原告支出撫養費的部分損失。但王峰未征得被收養人父親的同意,且未通過合法途徑進行收養也有過錯。
不久,法院作出判決,駁回王峰對張偉的起訴,由李敏承擔一定的責任,支付給王峰要求的50%的撫養費,即5000元,另一半由王峰自己承擔。
然而,手拿著判決書,王峰仍然十分傷感地說:“通過幾年的撫養,我對孩子已產生了深厚感情,這是金錢不能彌補的,這兩起官司‘輸的都是我自己啊!”
(文中人物均系化名)
編后語:
因自己的不合法收養行為遭遇了兩場官司,王峰終于意識到了法律的力量。一場因為不懂法,未能正確按照收養法的有關規定辦理手續而敗訴—要知道關于收養,法律是有許多規定的,并不是誰都可以隨便收養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