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秋艷
藥物是治療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直接關系到患者和公眾的生命健康以及生活質量。但藥物對人體的效應具有雙重性,治療作用和不良反應。因此,中藥的合理應用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每一個中藥工作者,都應以安全,有效,簡便,經濟為基本原則,熟練掌握中藥知識和相關技能,使社會和患者都獲得最佳效益。
1 辨證論治嚴格掌握適應證
不辨證無法選擇中藥,掌握了辨證之后,還需要知道哪些中藥是治療此證型的,辨證有誤則藥不對癥,會使機體陰陽偏盛或偏衰,以致病情更趨嚴重。如瘡瘍日久,大失血患者即使有表證也要慎用解表藥;陽虛自汗,陰虛盜汗禁用發汗力較強的解表藥。實熱證、津血虧虛者忌用溫里藥。再如,羚羊解毒片有疏風、清熱解毒功效,對治療外感風熱效果好,用于外感風寒則會加重病情;而川貝止咳糖漿治療風寒感冒咳嗽有效,若用于肺熱咳嗽則會加重病情。
2 選擇合適的用藥劑量
用藥要因人而異,一般應從最小劑量開始,尤其對體質虛弱,病情較重的患者切不可隨意加藥。有些中藥的作用與用量有關,如甘草1~3 g能調和藥性,5~15 g能益氣養心,大量服用或小量長期使用,患者可出現水腫、低血鉀、血壓升高等;大黃用量1~5 g瀉下,小劑量0.05~0.3 g收斂而便秘;蘇木量小和血,量大破血,這些中藥的使用應根據需要選擇用量,雖然中藥活性成份含量低,作用緩和而持久,但慢性病患者長期服用往往產生不良反應,長期使用含馬兜鈴酸制劑的可導致慢性腎功能衰竭。胖大海作為保健飲料長期泡服,易致大便溏瀉、飲食減少、脘腹痞悶、清瘦、故慢性患者長期服用中藥需注意調節藥物品種,避免不良反應。
3 中成藥聯用特點
由于中成藥成分固定,有時難以適應錯綜復雜的病情,因此需要根據病情聯合用藥,以達到治療目的,例如益母草顆粒有收縮子宮的作用,能促進子宮腔內殘留組織、積血排出,常用于人工流產術,引產術后的治療,對子宮復原,產后止血效果很好。婦血康顆粒具有活血化瘀、祛瘀止血的作用,單劑治療藥流后的出血效果不理想,但配伍益母草顆粒后,止血效果明顯提高,可作為藥流后出血的常規治療方案應用。再如,治療陽虛類濕之泄瀉,若單用附子理中丸雖可取效,但不太理想,若再配伍以健脾丸則即可溫運脾陽,又可健脾益氣,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據現代研究,牛黃清心丸為防治心腦血管卒中的理想藥,但該藥價格昂貴,如遇此況,可取牛黃解毒丸配柏子養心丸,各取一丸代之,兩藥配伍,變寒涼與溫補為平補,養心益氣而不燥,清心涼串而不寒,其效實不亞于牛黃清心丸。此外,藥物聯用必有宜忌,這樣就要注意藥物聯用的配伍禁忌問題。例如,治療風寒濕痹證的大活絡丹,天麻丸等均含附子,而止咳化痰的川貝琵琶露,蛇膽川貝液則含有川貝,依據配伍禁忌,若上述兩組合用,附子與川貝當屬相反禁忌同用之列。可見,并不是所有的中成藥都可聯合應用,應當考慮辨證論治和配伍禁忌,合理用藥才能達到最佳治療目的。
4 中西藥聯用特點
許多中西藥聯用后,能使療效提高,呈現協同作用。如黃連,黃柏與四環素,痢特靈聯用有治療痢疾,細菌性腹瀉有協同作用常使療效成倍提高,金銀花能加強青霉素對耐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殺菌作用,丙谷胺與甘草,白芍,冰片一起治療消化性潰瘍有協同作用。研究表明,香連丸與廣譜抗菌增效劑甲氧芐啶聯用后,其抗菌活性增強16倍。中西藥聯用,擴寬了臨床用藥的空間,只要聯用得當合理,可相互為用,取長補短。而劑量不適,用法不妥,則增加毒副反應延誤病情危及生命。如四環素與含有金屬離子的自然銅,滑石等同服時發生螯合反應,形成金屬螯合物,降低四環素在胃腸道的吸收。又如烏梅,陳皮,山楂等與磺胺類,大環內酯類合用使尿液酸化,增加磺胺類的腎毒性,引起結晶尿或血尿,增加大環內酯類的肝毒性,甚至可引起聽覺障礙。再如發汗解表藥麻黃、生姜、荊芥與解熱鎮痛藥阿司匹林,安萬近等合用,可致發汗太多產生虛脫。
綜上所述,中藥的合理應用既要考慮致病原因,疾病診斷,又要顧及辨證分型,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項及藥物的相互作用,作為醫藥工作者應明確此點,以杜絕和減少不合理用藥的發生,根據中藥特點,加強合理用藥,使中藥事業健康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