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華
游擊隊暗殺計劃落空
二戰期間不少人曾試圖行刺希特勒。據歷史學家統計,希特勒一生中經歷過46次暗殺,但可惜都沒有成功。鮮為人知的是,蘇聯也曾準備秘密暗殺希特勒。據蘇聯克格勃的解密文件顯示,1941年秋天,當納粹軍隊逼近莫斯科時,蘇聯領導人便產生了干掉希特勒的想法。因擔心莫斯科堅守不住,蘇聯領導人還出了善后安排,令莫斯科內務局和內務人民委員部第2局制定潛伏計劃,在敵人占領后留專人從事地下活動。第2局局長蘇多普拉托夫的計劃是,在希特勒進入莫斯科市后,當其在紅場檢閱德軍時對其動手。
當德軍被從莫斯科城下趕走之后,內務人民委員部第4偵察顛覆局繼承并發展了暗殺計劃。第4局特工經過跟蹤發現,希特勒頻繁現身于烏克蘭文尼察附近的“韋爾沃爾夫”野戰指揮部。1943年秋,蘇聯情報人員庫茲涅佐夫還搞到了一張該指揮部的地形圖。為了實施暗殺計劃,一支游擊隊被派往那里。但從1943年10月起,希特勒就不再去那兒了,這次行動只好取消。
特工詐降潛入柏林
已調任第4局局長的蘇多普拉托夫并不甘心,決定派人去德國行刺希特勒。因為這件事難度不小,所以需要一條可靠的線索。恰好他手下有一特工叫米克拉舍夫斯基,其母親是德國室內劇院的當紅名角兒,名叫米克拉舍夫斯卡婭。而其父親、舞蹈家拉希林有個妹妹,嫁給了戰前著名的表演藝術家塔馬林。1941年秋,當德軍即將拿下莫斯科時,塔馬林倒向了納粹一邊。納粹很快就用他來進行宣傳戰,讓他在電臺里對蘇軍策反,并到前線動員蘇軍士兵投降。后來他回到了柏林,成為親德反蘇的“俄國委員會”的領導人之一,繼續在蘇軍戰俘中為德國東方軍團招兵買馬。
蘇多普拉托夫決定充分利用這層人際關系。米克拉舍夫斯基是在1941年冬天招募的,是蘇聯特勤機關的秘密特工。1942年1月的一天夜里,米克拉舍夫斯基假扮成蘇軍士兵,在戰斗中被德軍俘虜。他被俘后隨即聲明,自己早就盼望著能投靠德國人了,并提到了赫赫有名的姑父塔馬林的名字。但德國人并沒有馬上相信他,而是對他進行了考驗。米克拉舍夫斯基最終經受了考驗,贏得了德國人的信任。1942年春天,他被放出集中營,加入了德軍的東方軍團。當塔馬林得知侄子已投奔了德國人,就設法把他弄到了柏林,并在“俄國委員會”謀了個差事。
只身來到柏林以后,米克拉舍夫斯基與蘇聯情報中心恢復了聯絡,并向上級匯報說,正準備著手特別行動。為了配合這次暗殺行動,蘇聯從南斯拉夫派去了3位經驗豐富的情報員,他們都曾是前白軍軍官,社會關系背景沒有疑點。他們的任務就是去接受米克拉舍夫斯基的調遣,以便實施對希特勒的暗殺。為了順利滲透到希特勒親信的圈子里,米克拉舍夫斯基與德國當紅女明星奧莉加·契訶娃建立了聯系。
契訶娃原先生活在俄國,到德國后被授予德國最高表演藝術稱號———德國國家女演員稱號,十分賞識她的希特勒親自為她頒了獎。契訶娃以特殊的方式報效著祖國:她與蘇聯情報機關開展合作,成了一名秘密駐外間諜。
根據蘇多普拉托夫的計劃,契訶娃應與同為蘇聯內務人民委員部特工的波蘭公爵拉濟維爾一道,為暗殺小組接近希特勒提供內應。因為他們手上有一張王牌,就是契訶娃與希特勒的情婦愛娃關系親密,可以從她嘴里了解到希特勒的行蹤。
斯大林否定暗殺計劃
萬事俱備,只等一聲令下。但到了1943年,斯大林卻放棄了刺殺希特勒的念頭。因為他擔心一旦希特勒命喪黃泉,納粹高層就會單獨與英國和美國媾和,從而把蘇聯遠遠地撇在一邊。斯大林的擔憂并非空穴來風。蘇聯情報機關上奏的情報顯示,在1942年夏,根據教皇庇護十二世的提議,梵蒂岡特使在安卡拉與德國使節帕潘舉行過會晤,希望以教皇的影響力,推動德國與英美單獨媾和。
1943年,情報機關負責人就暗殺行動提出請示。斯大林聽完匯報之后,只說了一句話:“這事兒就別干了。”1944年,當蘇多普拉托夫和國家安全人民委員梅爾庫洛夫再次提出,請斯大林批準刺殺希特勒的計劃時,斯大林徹底駁回了請求。斯大林解釋說:“要想徹底擊潰德國,我們就需要希特勒。只要他活著,德國就不會同西方單獨媾和。萬一希特勒消失,西方就可能同其繼承者戈林等人達成妥協,這對我們很不利。我們就要徹底打敗德國了,所以你們別去碰希特勒。”就這樣,斯大林放過了希特勒,蘇聯再也沒有實施對其的暗殺計劃。▲
環球時報2009-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