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鎖艷
[摘要]責任會計引入我國會計領域已有很長時間,但在企業中仍沒有得以普遍應用,作為現代治理會計的重要組成部分,責任會計對于加強企業內部治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本來從責任會計出發,對我國企業責任會計體系的構建作初步的探討。
[關鍵詞]責任會計 基本原則 企業管理
責任會計是把各部門承擔的經濟責任同會計核算和監督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對各職能部門的經濟責任和工作業績進行核算和控制的一種內部會計制度,其實質是將責、權、利統一起來,進行核算、監督和管理,保證整體目標的實現。與以往的各種會計管理制度一樣,都是貫穿一個經濟責任的基本原則,所不同的是以前的經濟責任制沒有明確直接與會計的關系,沒有和會計相結合,而責任會計則是把廠內經濟責任制與會計結合起來,從實踐和理論上都得出明確的概念,成為會計工作的一個領域—一經濟責任會計。在現實生活中責任會計制度主要是用于企業,但它并不是僅僅適用于企業,也適用于管理目標明確,需要將責、權、利統一起來進行考核監管的非企業單位。
一、構建責任會計體系的基本原則
責任會計的基本原則是指在履行其責任控制和業績評價職能時所應遵循的若干一般性準則,對其進行深入的探討,既有助于責任會計理論的完善,也會對實踐責任會計起重大的指導作用。責任會計體現以下幾種基本原則:
1.責任主體原則
各級管理部門在充分享有經營決策權的同時,也對其經營管理的有效性承擔相應的經濟責任。按各級管理部門設置相應的責任中心建立責任會計的核算。
2.可控性原則
對各責任中心的業績考核與評價,必須以責任中心自身能夠控制為原則。如果一個責任中心,自身不能有效地控制其可實現的收入或發生的費用,也就很難合理地反映其實際工作業績,從而也無法做出相應的評價與獎懲。
3.目標一致原則
當經營決策權授予各級管理部門時,實際上就是將企業的整體目標分解成各責任中心的具體目標。必須始終注意與企業的整體目標保持一致,避免因片面追求局部利益而損害整體利益。
4.激勵原則
要求對各責任中心的責任目標、責任預算的確定相對合理。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目標合理、切實可行。二是經過努力完成目標后所得到的獎勵與所付出的努力相適應。
5.反饋原則
必須保證以下兩個信息反饋渠道的暢通:一是信息向各責任中心的反饋,使其能夠及時了解預算的執行情況,以便采取有效措施調整偏離目標或預算的差異;二是向責任中心的上級反饋,以便上級管理部門做出適當反應。
6.重要性原則
注意在全面中突出重點,注意成本效益性。通過設計一套行之有效的企業內部責任會計制度,可達到以下目的:(1)設置責任主體,落實經營責任;(2)編制責任預算,分解經營目標;(3)完善責任核算,監控責任實施;(4)編制責任報告,考核責任業績,揭示經驗教訓。
二、實施責任會計的基礎和條件
實施責任會計的基礎和條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各個責任中心具有明確的責、權范圍,要為他們在企業授予的權力范圍內獨立自主地履行職責提供必要的條件。
2.科學的分解企業生產經營的整體目標,使各個責任中心在完成企業總的目標中明確各自目標和任務,實現局部與整體的統一。
3.各個責任中心工作成果的評價與考核應僅限于能為其工作好壞所影響的可控項目。
4.為明確區分經濟責任,便于正確評價各自的工作成果,各個責任中心相互提供的產品和勞務,應按合理制定的內部轉移價格進行計價、結算。
5.一個責任中心的工作成果如因其他責任中心的“過失”而受到損害,應由后者負責賠償。
6.制定合理而有效的獎懲辦法,按各自的工作成果進行獎懲,鼓勵先進,鞭策落后。
7.建立健全嚴密的信息收集、加工系統,落實責任,分析偏差,指導行動,充分發揮信息反饋作用,促進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沿著預定目標卓有成效地進行。
三、現代企業制度需要建立責任會計的必要性
責任會計是企業管理的有效制度之一。財政部在《會計改革與發展綱要》中提出:要建立起以責任會計為主要形式的會計管理體系。為了促進現代企業制度的發展和完善,加強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提高現代企業的管理科學水平,有必要建立一套比較健全的責任會計制度,以適應企業經營機制的轉變,實現最佳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現代企業制度要求企業增強市場競爭能力,成為市場競爭主體。要解決好企業和市場的關系,必須確定企業市場競爭能力的總體目標,并對其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科學的預測、決策、控制和分析。責任會計能很好地發揮這方面的作用。因為責任會計需要將企業總體目標中的價值指標進行分解,按照經濟責任歸屬,傳遞、控制、考核、報告經濟信息,并對經營活動的業績與規定的目標進行比較分析,形成全員參與,保證企業總體目標的實現。責任會計強調按確定的經濟指標進行事前、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考核,做到經濟責任、經濟權利、經濟效益、經濟利益相結合,并把企業資產和生產資料的使用、經營、管理落實到每個職工,充分發揮其作用,這樣就能有力保證企業經濟效益有新的增長,企業資產能保值增值,因此現代企業制度迫切需要建立責任會計。
同時,我國企業的責任會計經歷了班組核算、分級核算、內部核算責任制、目標成本管理、模擬市場核算和成本否決等發展階段,為構建企業責任會計體系積累了經驗,使得構建責任會計體系不僅成為必要,也有了可能。
四、如何加快責任會計的推廣應用
推行責任會計是深化企業改革的需要,也是會計改革的深化。目的是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1.貫徹責任制度使當事人有責、有權、有利。對企業領導來說,有利于落實任務,控制全面,調動積極性;對企業各部門來說,都有一定的工作目標,對各部門、對職工能起到既有壓力、又有動力的作用,激發自覺性,發揮領導和群眾兩個積極性。
2.強化企業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必須推行經濟責任制,而推行責任會計就是落實、鞏固、規范廠內經濟責任制的有效措施。資金管理、成本管理、利潤管理都實行目標管理,通過責任會計這個核算形式就可以把這些內容結合起來,建立會計管理體系、經濟效益保證體系,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所以推行責任會計是一項重要內容。
3.從會計工作本身來說,推行責任會計,它體現了會計工作是一種管理活動,具有管理職能,是從傳統的記帳報帳型發展為經營管理型的重要標志,是會計工作發揮管理作用、更好地為企業管理服務的重要方法和途徑,是企業會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企業會計改革的重要內容。所以說,有基礎的企業要盡快地推行責任會計?;A不完善的企業也要創造條件,加快改革步伐,把企業經濟核算納入責會計軌道。
4.要不斷提高會計人員素質。責任單位核算員的素質和隊伍的相對穩定是建立責任會計的一個重要因素。
要大力普及責任會計知識,舉行責任會計培訓班。會計人員要努力管理會計等相關知識,并對建立責任會計可能遇到的困難有充分的思想準備。
五、結束語
到此,我們已經對責任會計的概念和它的實現方式有足夠的了解了。作為一種企業管理的有效制度,在企業已轉換機制的今天,它對于加強企業的內部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無疑更具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豪梁.管理會計[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2.
[2]吳大軍.管理會計[M].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6.10.
[3]秦榮生.受托經濟責任論[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