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 牙

至于種種誤會,解惑的不是別人,而是對方本身。成都人的可愛之處在于,他們雖然也牙尖嘴利,但比較會講事實擺道理,鍥而不舍地堅持家鄉好的真理,對于重慶人來說也是一樣。更難能可貴的是,為了讓自己更具有說服力,兩個城市的人都鉚足了勁發展自己的家鄉,就等著2小時生活圈形成的這一天,讓對方抬腳就來,來了就服。
對成渝之間種種羈絆的形容,差不多已經用盡了現有的人際關系,最新的說法是夫妻,自然成都是老妞兒,重慶是老公。換到重慶人口中,就會得意宣告一句,人家說現在成都是我們重慶的堂客!說罷,鐵血真漢子一般揮揮手,表示家丑不外揚,接著就開始拿成都人的口頭禪或慢性子打開一桌“老公們”的話題,間或聊一聊成都惱火的串串香,以及里面的耗油。
如此看來,重慶人對成都人的誤解,似乎要顯得更異想天開一些,被符號化的城市和里面的小人人,都來自互相較勁的熱鬧,和一山一盆地之間的距離。又是老話,地理決定城市性格,生在重慶,如我等天天爬坡上坎的,自然要比成都天天騎自行車的感覺到雙腿疲累,進而心緒躁亂,幾瓶山城下肚,一鍋老灶沸騰,看著奔騰的大江,想著不遠處的成都兄弟——自然會覺得爾等不過盆地動物,短視、好逸惡勞,并且小肚雞腸。
提起成都,曾經我們都是如此感想,但是對于切切實實在身邊的成都人——多是為愛走天涯或前來謀求更好前途的那些,因為重慶男女或重慶的機遇吸引了他們,我們反倒覺得親近如自家人。既然是自家人,那么開開玩笑自然無傷大雅,同樣的理由,若是自家人在外受了氣,即使“施害方”是重慶老鄉,該討回來的說法自然還是要付諸拳腳。當然他們也會申訴一番成都的種種好處,但對我們來講,也是隔夜就忘的事情。
親自來過成都的重慶人,多半回來之后會為重慶人對成都的固執印象加上新鮮的佐證,比如,哎呀,成都的樓就是矮嘛,或者,成都的女娃娃硬是沒得我們這邊身材好——后者是人人必講的。既然人家都去過,帶回來的話自然是鐵證,尤其一邊說,一邊如狼似虎地吃著老灶,許是成都火鍋果真不堪下咽吧,同情分又加了不少,信任度再度提升。
直到發現身邊的成都人越來越多,直到自己也成為了一個“成漂”,才發現成都還是安逸,好處是重慶沒有的,自然短處也會讓人更加思鄉,總體來說,成都是個好城市,成都人也多數是好同志。等到回重慶之后,趕了幾小時路,遇見朋友們不知不覺也變成了挑剔成都的那位,卻驚覺周圍的同伴除了符合幾句玩笑,都不會對此大發議論了。果真印象是會被改變的,果真說來轉去,都沒法傷筋動骨。
現在2小時就能到成都了,一撥一撥的重慶人計劃周末往成都趕,看了許久的梯坎,也看一看一馬平川。有些不可調和的矛盾就放在那兒,咱們也曬曬太陽做回品質小資,人一走,茶就涼,好在回家之后還是上了陀螺一般的拼命,重慶人從來都是不忙到發昏不罷休。好風景收在相機里,帶著點重慶火鍋底料也好讓成都的兄弟們見識下什么叫真正的火鍋,臨走拎著郫縣豆瓣,互通有無就是在這些雞毛蒜皮上,吃在口中,盡釋前嫌。美食外交也好,旅游外交也罷,談戀愛也是這個道理,看得清才耍得久。
這些都是我等小民眾的一些體會,要說到商業經濟合作方面,數字根本無視市民之間的口水戰,噌噌往上長。至于種種誤會,解惑的不是別人,而是對方本身。成都人的可愛之處在于,他們雖然也牙尖嘴利,但比較會講事實擺道理,鍥而不舍地堅持家鄉好的真理,對于重慶人來說也是一樣。更難能可貴的是,為了讓自己更具有說服力,兩個城市的人都鉚足了勁發展自己的家鄉,就等著2小時生活圈形成的這一天,讓對方抬腳就來,來了就服。
真金不怕火煉,重慶和成都的距離越近,越像是去了脂粉的美人和不靠衣裝的小生,想都想得到,該是多和諧的畫面。感情事等年輕人自己發展吧,前途無量啊,小成和小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