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國 黃淑蘭 周風明 卞桂杰 王世發 楊桂春
“中甜-吉甜302”是吉林省甜菜糖業研究所雜交育成的高產型多胚雄性不育多倍體新品種。1994年由吉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命名,1995年通過了輕工總會品種審定委員會的審定,命名,現已大面積推廣。該品種具有雜交率高、雜種優勢強的特點,所以掌握該品種的制種技術,對于甜菜塊根產量和含糖率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原種繁育
1.1原種母根培育:春天4月20—5月1日播種,壟距65 cm,株距30cm 左右,每ha施用甜菜專用肥600—700kg,10月中旬起收,去掉病株、叉根和多頭根,并進行假儲至月末入窖。冬季根據根重和含糖率指標進行單株化驗留母根。
1.2母本繁育:第二年4月上旬栽植,隔離區1000m以上,不育系(ms)和保持系(o) 按3∶1或4∶1成壟栽植,壟距65cm ,株距40—50cm,每穴施入少量二銨和農家肥,母根周圍踩實,覆土2—3cm。花期每天進行育性觀察,在花粉開放前及時去掉不育系中的有粉株和不育Ⅱ型以保證不育率,同時去除保持系中的花粉量少和枝型不好的植株,花期結束后及時掐尖,保證種子的成熟度和產量。在單株2/3成熟變黃以后,可以收獲。不育系(ms)保持系(o)單收、單放,嚴禁枝條混雜,分別取樣做發芽率試驗,以備大田制種使用。
1.3 父本的繁育:“中甜-吉甜302”以四倍體品系為父本,在原種繁育上的栽培措施與其母本一樣,出苗后5—8葉期,要及時進行四倍體率檢測,保證較高的四倍體率。
2.生產種子繁育
為了提高繁殖系數,生產田制種子一般都在山東、安徽、江蘇等省份進行露地越冬進行。
2.1適期早播、培育壯苗:不同播種期的露地越冬采種,種子產質量有差異, 7月末—8月中播種種子種球大、產量高。
育苗期間加強水肥管理,保證移栽時有足夠合格的母根進行栽植(母根根徑2—4cm,根重以100—150g為宜)。
2.2及時移栽,確保母根安全越冬:移栽母本和父本3∶1比例。母根10月中旬至10月末栽植為宜。11月中旬至2月中旬圍土兩次,確保母根生長點低于表土2—3cm。圍土不圍“脖”。栽植方法以刨坑為主、開溝為輔,培土要培實,不埋心葉,做水或栽植后灌水一次,培土密實,田間栽培密度以70cm×40cm或65cm×45cm為宜。
2.3加強水肥管理,為優質豐產創造條件:灌水和施肥對母根的越冬、返青和采種株的開花直接影響種子的質量。在采種甜菜生育期中,主要灌水三次,11月中旬灌越冬水,翌年3月底灌返青水和5月上旬灌開花水。如遇特殊干旱年份,5月下旬再灌一次盛花水確保種株開花授粉、籽實飽滿。施肥以底肥為主,在秋季開溝施肥,用量500kg/ha。開花期和盛花期葉面噴施硼砂和磷酸二氫鉀,能有效提高采種株的質量。
2.4嚴格進行育性觀察,提高三倍體雜交率:開花始期開始對母本進行育性觀察到花期結束,及時拔除可育株以確保雜交率。
2.5適時打主苔,創造豐產株型:每年4月初,種株剛露主苔或主苔3—5cm及時打掉,每株進行。
2.6適期收獲,科學晾曬脫粒:適時種子收獲,兼顧種子早、晚成熟而不受損失,6月28日至7月5日收獲為宜;科學收獲晾曬脫粒,提高種子的優質程度。整片采種田有25%以上的種株淡黃色或黃色時開始收獲,收獲后就地殘茬晾曬,3-5天后脫粒,嚴禁捂悶。
楊國 (1963-),男,吉林省德惠市人,吉林省農業科學院經濟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員。
卞桂杰(1963-)女,吉林省德惠市人,吉林省農業科學院經濟植物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