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 木
在美國7日公布銀行業壓力測試結果后,歐盟12日也傳出將對銀行業展開壓力測試的消息。歐盟銀行監管委員會當日表示,歐盟的銀行監管機構將在今年9月以前為區域內的銀行“測壓力”,以檢驗銀行的風險承受能力。
據德國《南德意志報》13日報道,上述決定是由歐盟27國財長作出的。歐盟銀行監管委員會表示,該委員會將組織此次壓力測試。歐盟銀行監管委員會由各成員國的銀行業監管機構以及央行的代表組成。分析人士認為,美國上周對單個銀行的壓力測試結果被廣泛視為有助于提高透明度。同時,這也讓歐洲銀行擔心,自己在擴充資本方面可能落在了美國后面。
不過,與美國的壓力測試不同。該壓力測試不像美國一樣針對單個銀行,而是對整個歐盟銀行體系的壓力測試。主要測試對象是業務范圍遍及歐洲、在金融體系中居重要環節的大型銀行。其測試主要目的是評估銀行風險,而不是決定銀行的資本需要。歐盟將以此來測定銀行體系對經濟下滑的抵御能力。
同時,歐盟將不會對27國進行用于決定銀行資本是否充足的壓力測試。這種壓力測試是各成員國的責任。此外,測試后也不會通報單個銀行是否需要籌措更多資金。不過監管者仍有可能在測試后要求銀行增加資本金。
據悉,如果按美國測試的標準,歐洲各家銀行事實上需要募集的資金有600億歐元之多,這樣才能維持投資者和銀行客戶的信心,僅愛爾蘭銀行、德國商業銀行和丹麥丹斯克銀行等6家銀行就需要80億歐元的注資。
歐盟銀行監管委員稱,該委員會一季度末已經向各成員國財長提交了歐盟銀行體系廣義風險評估,而且正在進行包括審查整個銀行體系在內的第二輪評估,此輪評估將于9月結束。他們將把第二輪評估與壓力測試結合在一起進行。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歐洲部負責人貝爾卡表示,歐洲的政策制定者需要對金融機構實施嚴格的壓力測試,并將有毒資產與金融系統隔離開來。
除歐盟監管機構眼下設法拯救銀行體系外,歐洲各國也在陸續采取自救措施。據德國《商報》5月13日透露,德國國會當日已經批準“壞賬銀行”計劃,以此剝離銀行有毒資產并恢復行業信心。該計劃將建立一個特殊目的機構,以便允許借貸機構分離有毒資產。德國國會也批準了另外一項計劃,就是在德國地區性州立銀行建立“壞賬銀行”模式。該計劃將在未來幾周內完成。▲
環球時報2009-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