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樂義 楊麗君
在貫徹寬嚴相濟形式政策的過程中,我們結合上級院的指示安排、區司法環境現狀、院整體工作目標,多舉措并舉來保障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在我區的有效和適當執行。
一、主要表現出以下三個特點:
(一)“嚴”字當頭
我們受理的126起輕微刑事案件中,除2007年2人作相對不起訴處理外,其余兩個年份的起訴率均為百分之百,也就是進入起訴環節的案件幾乎全部提起公訴交付刑事審判。
(二)慎用不訴
盡管上級院對不起訴案件取消了比例限制,但我們仍然極少使用,三年來僅有2起案件被作出相對不起訴處理。我們院規定所有不起訴案件,必須經公訴部門提出意見,經主管檢察長同意后,提請檢委會辦事機構審查,由辦事機構決定,只有辦事機構同意,才能提交院檢委會研究,這就從制度上確保了不起訴案件的規范性和慎重性。
(三)以快促寬
我們盡管對絕大部分案件都提起公訴,但我們采取繁簡分流的辦案制度,對進入公訴環節的輕微刑事案件,快速辦理。2006、2007兩年,我們受理的所有案件,沒有一起退回補充偵查,2008年以來受理的案件,也極少退查,而是以自行補充偵查和通知公安補查為主,這樣,有效減少了訴前羈押期限,使大量被判拘役三個月以下,緩刑的被告人,及時走出了看守所的大門,有效的避免了“遲到的正義”。這在石龍區提審距離遠,法院極少實行簡易程序審理的情況下,殊為不易。
二、分析產生上述特點的原因
(一)石龍區案發率較高的歷史和現實
石龍區是歷史上“幾不管”地區,曾“匪患”橫行。近年來小煤礦流動人口多,治安管理難度大,極易誘發犯罪。加之轄區面積小,地形復雜,作案后易于藏匿和逃離,因此,對抓獲的犯罪分子,一直采取“嚴”字當頭的高壓事態。
(二)公安機關“嚴打”主導思想
近年來,政法機關相繼開展了“中原衛士杯”、打擊“兩搶一盜”等多項活動,公安機關作為主要的偵查機關,常以辦案數做指標,逮捕數、起訴數也成為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因此,偵查機關更加傾向于嚴辦“芝麻”小案,以保證自己的工作成效。
(三)少惹麻煩的主觀心理也是“嚴”字當頭的助力
一直以來,從輕處理案件,易為社會和人民群眾所詬病,因此,為避“以寬嚴相濟之名行徇私枉法之實”的嫌疑,減少不必要的上訪隱患,盡可能將案件提起公訴,也是部分檢察人員不愿也不敢主動執行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原因。
(四)目標考核中的“嚴打”思維
我院曾于2007年上半年嘗試對一些案件做相對不起訴評估,對兩起做不起訴社會效果好的案件進行了不起訴處理。但不久,打擊“兩搶一盜”專項斗爭開始了,以辦案數和起訴率兩個指標排名次,對于我們這個辦案數極少的縣區院來說,只要有一起案件作不起訴處理,起訴率都會呈現大的變動,直接影響我們院的排名。因此我們只有停止嘗試,對所有案件作起訴處理。
(五)我院“以人為本”辦案思想的實踐
幾年來,我院提出實踐“以人為本”的辦案思想,辦案中尊重當事人,關心當事人,為當事人著想。結合公訴工作實際,在不起訴,無羈押訴訟存在一定實現難度的情況下,我們采取以快促寬,減少訴前羈押,讓被告人早日回歸社會的途徑來實踐“以人為本”的辦案思想。事實上,也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果,對非國家工作人員來說,與其讓其羈押半年以上,對其不起訴,不如快速起訴,少羈押幾天,我們認為,這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寬嚴相濟。
三、我院對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嘗試及建議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實施之初,我院公訴部門在院黨組的支持下,大膽嘗試,取得較好社會效果。如陳某交通肇事案,陳某因疲勞駕駛,致一人死亡(因陳某系國家工作人員,為保住工作,愿多賠償對方),經調解,賠償對方二十余萬元,達成和解協議,取得被害人諒解后,我院對陳某作相對不起訴處理,雙方當事人非常滿意。
但由于“嚴打”思維和考核因素,刑事和解很難開展。如夏某兄弟二人因家庭糾紛打架,一人輕傷,雙方已達成和解,無一人提出控告,但公安機關出于完成辦案任務數,聞風而動,將打人者刑事拘留、提請逮捕并移送起訴,致被告人被關押三個月,親兄弟反目成仇,至今因贍養父母等問題,多次走上法庭。這個案例,充分說明實行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迫切性。對此,我們建議:
(一)公、檢、法機關應統一執法觀念
一個巴掌拍不響。當前影響執行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效果的掣肘因素是無法統一執法思想。公安機關“嚴打”思維堅持多捕多訴,法院對無羈押訴訟案件不予受理,檢察機關一家推行,難免會有“老鼠入風箱,兩頭受氣”的現象出現,難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建議以法律、法規或文件的形式,統一觀念,從檢察機關一家推行的“獨奏”,發展成共同推行的“合唱”。
繼續就如何具體貫徹落實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定期召開地方人大、政法委參與的公檢法聯席會議。就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不斷加強溝通協調,在不斷深化各機關在對從輕、減輕處罰的條件理解、認定上達成共識,在不捕直訴、刑事和解等輕緩刑適用的具體問題達成地方公檢法統一的協定或規定。
(二)改變考核指標
我們現行的考核機制是主要以辦案數、起訴率、追捕、追訴等數量得多少來確定成績的優劣,辦案數、起訴率、追捕、追訴數越多,名次就越靠前。這樣的考核機制跟寬嚴相濟的形式政策在本質上是存在沖突的,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辦案人員適用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積極性,出力不討好,不如不出力。有人說,只要高考存在,學校就要講升學率,對于司法機關來說,只要考核中有上述指標的存在,每個單位都要在上述指標上下功夫,追求一個好的名次,爭先創優不僅是領導要求,也是人之常情。因此,必須盡快完善考核標準,打破推行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制度和體制壁壘。
總之,我院公訴部門近幾年來,采取“嚴”字當頭、慎用不訴、以快促寬為主要特點的工作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有力地震懾了犯罪分子,使轄區犯罪率逐年減少,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減少羈押時間,使當事人滿意,最終提高了群眾對政法機關的滿意度,在2008年底省委政法委進行的政法工作(包括公訴工作)群眾滿意度電話隨機抽樣調查中,我區的群眾滿意度為全省前茅,全市第一,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