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富強
一、汽車維護的重要意義
汽車由于長期使用會受到摩擦、震動、沖擊以及自然環境等各種運動條件的影響,其部件、零件會產生程度不同的磨損、松動、疲勞、變形、老化、腐蝕以及損傷,引起技術狀態的惡化。隨著行駛里程的不斷增加,故障率會增加,使得汽車的動力性、經濟性和可靠性下降,甚至有可能危及行車安全,出現機械事故或交通事故。
為此,應根據零部件的客觀磨損規律制訂出切實可行的計劃,定期對汽車各部機件進行潤滑和維護等作業。
實踐證明,對汽車進行維護作業是延長各部機件的使用壽命,防止早期損壞,避免在運行中發生故障的行之有效的辦法。因此必須認真進行各級維護作業。
1990年10月1日起實施的《汽車運輸業車輛技術管理規定》第四十七條規定:“車輛維護應貫徹預防為主、強制維護的原則,保持車容整潔,及時發現和消除故障、隱患,防止車輛早期損壞”。汽車維護作業包括清潔、檢查、補給、潤滑、緊固、調整等。其中補給是指添加潤滑油、冷卻液、制動液、蓄電池的電解液或蒸餾水、空調系統的制冷劑等。實施汽車維護的目的是:讓汽車始終技術狀態良好,可以隨時隨地出行;使汽車不會在運行時拋錨并由此危及行駛安全;降低燃料油、潤滑油及輪胎和其他零件的消耗;減少對環境的各種污染;延長汽車的修理間隔里程。
二、汽車常見故障及產生原因
汽車運行故障是復雜的,現象也有多種多樣,表象不一,有時是單一的,有時是綜合的,但同樣有其代表性。
當汽車發生故障時,常常出現以下幾種現象:1.異響。如換擋打齒聲、機件擦碰聲、敲缸聲、氣門聲、起速運轉的嘯叫聲等,有資料表明它約占汽車故障的70%以上。2.異味。如電源線、橡膠燃著時的橡皮臭氣,油漆、離合器摩擦片、制動蹄片等發生的燒焦石棉味,排氣時有不完全燃燒的生油氣味等。3.滲漏。指汽車的燃油、機油、冷卻水、制動液等滲透漏出以及管道、電路漏氣、漏電等現象。4.過熱。通常表現在發動機、變速器、制動器和驅動橋等總成上。除發動機外,當用手觸試上述總成部位,如感到燙疼難忍,即表明該處過熱。5.工作性能異常。如啟動困難、掛擋不入、摘擋不離、制動失靈、發電機不發電、發動機自動熄滅或飛車(主要指柴油機)等。6.排煙異常。若發動機燃燒不正常,廢氣不是無色而是因摻有未燃燒的炭粒、碳化氫、一氧化碳等而冒黑煙、白煙、藍煙等。7.消耗異常。如燃油、機油、冷卻水異常消耗,油底殼油面反常升高等。8.外觀異常。將汽車停放在平坦場地上,若有橫向或縱向歪斜等現象,即為外觀異常。
現代汽車設計結構的改進,制造方面新工藝、新技術和新材料的采用,加工裝配質量的改善,使汽車的性能和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的確減少了新車在一定行駛里程內的故障率。但是,由于人們對汽車的各項功能要求越來越多、越來越高,汽車結構也愈加復雜,各總成、組合件、零部件的工作情況差異很大,不可能完全適應各種運行條件,使用中就會暴露出某些缺陷。例如,發動機容易過熱,變速箱容易發生故障,汽車減震效能不良,行駛中容易擺頭等。積累汽車各部位故障的資料,熟悉和掌握其特殊性,有利于故障診斷。
隨著汽車配件消耗量的日趨增長,配件制造廠家越來越多,但由于他們的設備條件、技術水平、經營管理各有不同,產品質量存在很大差別。例如,前鋼板彈簧的剛度、撓度、規格尺寸不符合標準,就會直接影響轉向系統而產生故障。目前,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假冒偽劣”產品,這更使汽車故障在所難免。盡管國家在配件的質量問題上正在努力改善提高,這仍然是分析、判斷故障時不能忽視的因素。另外,合理選用汽車燃油、潤滑油也是汽車正常行駛的必要條件。因此,使用不符合各廠牌車型要求的燃油、潤滑油,也是產生故障的一個原因。
汽車在不平坦路面行駛時,其懸掛部分容易損壞,連接部分容易松動,從而引起有關部位的故障。若經常在山區行車,由于轉向、傳動、制動部分工況的變動次數多、幅度大,往往導致早期損壞。北方寒冷季節,隨著溫度的下降,一些機件韌性減弱,容易折斷,潤滑油粘稠度增大,機構潤滑不充分;蓄電池工作效能降低等。所有這些外部條件在一定范圍內都是導致故障發生的重要原因。
因管理、使用不善而引起的故障是占相當比重的。車輛常年放在露天場所;新車或大修出廠車不執行走合規定,不進行走合維護;行駛不注意保持正常溫度;不按安全規程操作機件;裝載不合理或超載等等,均是引起汽車早期損壞和故障發生的原因。
汽車在運行中,隨著行駛里程的增加,各零部件都將產生磨損、變形、損毀或松動,而且在一定運行條件下,這種自然、損傷具有規律性,根據這些規律去確定維護周期、項目,并認真執行維護作業,就會延長車輛使用壽命,最大限度地減少故障。
三、診斷汽車故障的基本方法
看。就是觀察,從車輛發生故障的外部現象和形成觀察,如“四漏”,發動機的排煙顏色、汽車自身的各種儀表指示等,再結合其他情況進行觀察分析,就可以判斷故障源。
聽。就是任聽覺或借助固體傳音,傾聽機器內部響聲,從而確定哪些是異常響聲,故障部位所在,分析判斷它們是怎樣形成的。在汽車的正常運行中,發動機的動力效能也主要借助聽覺進行判斷。
嗅。就是憑借人的嗅覺器官辨別汽車在運轉中散發出的某些特殊的氣味,進而判斷故障之所在。
“看、聽、嗅”是診斷汽車故障的“三大法寶”。嗅對于診斷電器線路、摩擦片、燃料油等處常見故障是簡便有效的方法。
摸。用手觸摸可能產生故障部位的溫度及振動情況,從而感覺異?,F象。如因缺水、缺油、摩擦或其他原因,導致冷卻水或潤滑油溫度過高;發動機、變速器、后橋殼、制動器過熱等。
分段跟蹤查找法。這種方法主要用于檢查油路、電路和發動機缺缸工作等故障。例如油路出現問題,可以逐段依次跟蹤查找、逐步縮小范圍;電路出現問題,分高、低壓線進行排查;少數氣缸不工作,依次采用單缸熄滅的方法觀察發動機的工作情況,尋找故障所在。
以上五種診斷方法是最常用的,實踐中還有許多方法,不同的故障可視具體情況靈活運用。
四、排除故障的常用方法
汽車故障排除常采用試探法、隔除法、換件法等方法。
試探法,既是一種診斷故障的方法,同時也是排除故障的常用方法。所謂試探,就是對某些故障在進行分析的基礎上,若懷疑某部位存在故障,但又不能肯定時,可采用試探性的調整或其他措施,來改變某部位的技術狀況,觀察其變化情況以判定故障是否真實從而達到排除故障的目的。
隔除法,對某些故障原因,可以采用暫時隔除有關零件的作用,或暫時停止有關部分的工作,然后觀察故障現象有無變化,以判斷這一故障原因是否為該故障現象的真實原因。
換件法,進行故障判斷時,若某些故障原因經分析認為其實際存在的可能性很大,但通過其他方法判斷又一時難以得出確切結論,這時可采取換件法。也就是將所懷疑的零件拆下,用性能完好的零件代替,然后觀察故障現象有無改觀,以確切判斷并排除故障的真實成因。
正確適時的汽車維護和迅速排除故障對于安全行車至關重要,但在進行各種維護和修理作業時也要注意安全,在進行車輛維修時,必須遵循不危及人身安全和不影響車輛性能的原則,養成安全工作的良好習慣,小心謹慎,加強學習,正確認識自己車輛的構造、性能,懂得如何維修排除障礙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