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謝 昭 本報特約記者 羅山愛
提到美軍,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猛禽”、諾·格公司的“尼米茲”級核航母、通用動力公司的M-1系列主戰坦克……但支撐美軍戰力的還包括大量的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軍火公司,美國《防務新聞》16日的報道稱,至少有21家外國企業有資格向五角大樓提供相關的軍備服務,其中許多來自非北約盟國。
英德賣技術,東歐賣便宜
美國《防務新聞》報道,臺灣可能考慮成為美國武器供應鏈中的一環,以獲得獲得穩定的武器來源。初聽上去,臺灣希望成為世界最大武器出口國的軍火供應者似乎有些不可思議,但實際上五角大樓每年都要進口不少其他國家和地區軍火企業的產品,范圍從裝甲車到戰機再到反導系統,覆蓋各個方面??梢哉f,是這些軍火企業幫助美軍維持了世界最強的戰斗力。
和美軍合作最多的自然是北約盟國的軍火公司。以英德為代表的老牌強國掌握著多種技術強項。以英國BAe集團為例,它獨家生產的RG-32系列反地雷車是阿富汗、伊拉克戰場上的必備車輛,因此五角大樓每年都要向BAe下豐厚的訂單。擅長軍用柴油機、防核生化設備及槍炮的德國則是美陸軍精英部隊的座上賓,伊拉克戰爭中美軍先遣部隊將德國韋格曼公司制造的“狐”式三防裝甲車開到最前線,監測伊拉克人是否動用了生化武器。美軍特種部隊幾乎清一色使用德國HK公司提供的高精度狙擊槍和戰術沖鋒槍。
五角大樓對外采購還被當作政治籌碼。為維持雙方關系,擁有北約第二大規模的土耳其軍隊要求美國購買一定數量的土耳其造軍火。美軍裝備和出口的F-16戰斗機充斥著土耳其航空工業集團制造的零部件,美國本土的M113裝甲車生產線已關閉,現役部隊的大批同類型裝甲車則只能靠土耳其FNSS公司來提供后勤服務。
新加入北約的東歐國家則把蘇聯時代遺留的軍事技術賣給美國,用于技術鑒定和假想敵演習。2004年五角大樓從保加利亞“武庫”公司購買其生產的AK-47步槍,單價僅僅只有65美元,用來武裝美國扶植的伊拉克新軍,還因為版權問題與俄羅斯發生一場國際官司。
北約以外,日本以色列最重要
與北約盟國相比,美國從其他國家的軍火公司購買武器及其配件的考慮更多出于“軍事需要”,這其中尤以日本和以色列公司最受矚目。
日本三菱公司開發的隱身雷達令美國軍方贊嘆不已,該雷達不僅能對抗敵方干擾,還能用同樣的頻譜對其他雷達實施干擾。美日導彈防御合作項目中,日本制造的“愛國者-3”導彈和雷達,比美國原裝設備更好。以色列的三大國有軍火公司IAI、IMI和“拉斐爾”均打入美國市場,它們在無人偵察機、戰斗機電子設備等方面具有特殊優勢。美軍F-16戰斗機在阿富汗作戰時,只有以色列拉斐爾公司出品的“瞪眼”、SPICE系列空對地導彈既能確保對地打擊的精準性,又把打擊成本降到最低。因此以色列近年來對美軍火出口持續增高。
“兩全其美的方案”
《防務新聞》稱,外國軍火企業在美軍大行其道讓臺灣頗受啟發。臺灣從美國購買的“基德”級驅逐艦一直被備件不足的問題困擾。五角大樓日前宣布向臺灣提供的“行波管放大器”是“基德”驅逐艦上導彈火控雷達所必需的設備。但由于該設備在美國早已停產,使用該雷達的美軍驅逐艦也已退役,美海軍也清空相應庫存,美國企業只能重開生產線,臺灣軍方必須為此付出昂貴的代價。報道稱,島內指責這種行為不僅讓臺軍戰備受制于人,而且也損害了臺灣本土軍工企業的發展。
一名前五角大樓官員提出了“兩全其美”的方案:臺灣可以通過成為美國軍火海外供應鏈條的一環兩全其美。他認為,臺灣是世界上最具成本效益的信息和通信技術供應商,像這次出售的行波管放大器“只是20世紀70年代的老技術,美國可以向臺灣公開相關技術規格和藍圖,讓臺灣產業自行制造,并通過成為五角大樓的國際供應鏈一環,使其他有類似需要的美國盟友獲得滿足?!薄?/p>
環球時報2009-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