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子明
為了提升一線教師的命題和試卷分析水平和能力,在縣教研員牽頭下,組織全縣學科骨干教師對本市(金華市)2003—2007學年的中考試卷進行全面分析,以提升廣大一線教師的命題能力,組織了一次規模較大的《金華市2003—2007學年<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學業考試試卷分析會》。共有50多位骨干教師參加本次分析會。筆者作為本次活動的主要組織者之一,對本次活動深有感觸,體會頗深。
(1)通過活動,極大提高了一線教師試卷分析命題的專業水平。本次活動在開始之前,召開了預備會,對每一個學校、每位老師都有具體分工和任務,通過各學校教師之間的相互討論,形成分析意見,由組長將其他教師對試卷的看法進行匯總,形成共同性的觀點,然后交由各位老師審議最后定稿,而各位老師針對試卷的題型、內容又有分工合作,他們深入細致的對試卷進行全方位的分析,深思熟慮后將自己的觀點與同行進行交流,而對中考試卷分析在往年都由教研員及個別資歷較高的老師來代替,一線教師的觀點(聰明才智)不能盡情發揮,這對一線教師是一種約束,限制了她們發表意見的機會,而這次活動的形式正好滿足了這一要求,這對一線教師來說也是一次絕好的鍛煉機會,能極大提高一線教師的試卷分析能力和命題水平。同時這對資深老教師、教研員也是一個觸動。這種活動是全縣政治社會骨干教師業務水平的一次大展示,通過平等交流、對話,開闊了廣大教師的視野,也是教師業務能力的提升。
(2)通過活動,強調團隊精神,提升了團隊整體實力。本次活動按照事先安排,對每所學校教師布置有具體任務,基本上是一所大學校的老師組合完成一個學年的試卷分析。對整個2003—2007學年試卷分析來說,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為了充分顯示各校的整體實力,各校教師通力合作,實驗中學、武陽中學兩所規模最大、檔次最高學校積極帶頭,在學校教研組長的帶領下,每位教師積極參與查找各種資料,對試卷進行分析綜合,最后拿出較為完整的綜合性意見,而其他幾所學校也是校校之間聯合,各盡其職,較好的完成試卷分析任務,并且分別與對應的名師、專家聯系,相互交流看法。這樣做強調發揮了團隊精神的作用,而學校強有力的團隊精神是實現活動目標的關鍵,這是一所學校學科教師團結向上、理解與溝通、分析與協作、同甘共苦、兄弟姐妹相互商量攜起手苦渡難關的結果,這次活動較好體現了團結合作的團隊精神,較好發揮了集體的力量。
(3)通過活動,能較好把握方向,更好地為教學服務。教學一線的老師,不光要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完成教學任務,也要有把握一年一度試卷命題的方向的能力,才能更有效地幫助學生解決各種問題。在實施新教材的過程,教學研究尤其重要,作為一線教師對教學中發生的現實問題進行研究,尋求解決的策略,加強實踐反思,尋求伙伴合作,建筑專業引領,創造性地實施新課程,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命題是教學的需要,而教學離不開對試卷命題方向的把握,教師只有有效的把握命題方向,才能更加有的放矢的開展教學,命題的目的與教學的目的是相互一致的,都是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個老師如能較好的把握試卷命題方向,就能體現較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的綜合運用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就能較好的體現。而我們的這次教研活動,為一線教師提供了充分把握試卷命題方向的機會,通過活動,集眾人之所長,總結了近幾年試卷命題的五大特點,針對這五大特點,又總結出在今后教學中的五個努力方向。思路清晰,目標明確,這對一線教師的教學提供了極為有效的目標和做法,對全縣教師的教學提供了極為有效的方法,為教學服務。
形勢在不斷發展,教學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斷創新,在創新教育發展的時代,我們教師有義務也有能力不斷改進教研的形式及方法,我縣政治社會教研活動的形式,是在這種形勢下產生的,它適應了時代的要求,通過這種活動,使廣大一線教師能在交流中感悟其教學規律及其特點,在老師和專家的互動中提升教學理念,為了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