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興邦
在農村中學數學教學中,相信很多數學教師都會有這樣的經驗,在自己所教的學生中,有的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極強,很多數學問題教師稍點即通,他們對數學的反應和理解能力令人驚訝。而有的學生卻截然相反,盡管教師對他們經常進行細致的講解和分析,他們自己也特別的努力和用功,但遇上稍難一些的數學問題就總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知所措,數學成績總是無法提高。農村中學這種數學學習的現狀不斷引發著筆者對農村數學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思考,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對農村中學數學學習的這種現象進行一些反思如下,希望能給同仁帶來些許參考。
(1)產生上述現象的原因:為何會出現有的學生對數學學習稍點即通,而有的則是勞而無功的現象呢?筆者認為造成上述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①學習興趣問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特別對數學學科的學習來說興趣尤其重要。我們經常會發現,那些數學成績好的學生,普遍對數學都擁有極大的興趣和熱情。他們經常在討論數學、思考數學、詢問數學,而那些數學成績一般或更差的學生,提到數學就頭痛,他們學習數學帶有很大的被動性和應付性,他們很少感覺到學習數學給他們帶來的樂趣。于是他們學習起來就沒有前者那樣愉快了,當然效果也就截然不同。②知識結構問題。數學學習是一個知識結構聯系非常緊密的一門學科,如果某一個或幾個知識點出現脫節,學起后面的知識來就會感到特別困難,久而久之,一些學生一直跟不上趟,于是就產生了厭學情緒,對數學喪失了學習的興趣,導致數學成績難以提高。
(2)解決辦法:我們知道人的思維能力是有差別的,有的學生善于抽象思維,而有的在形象思維方面又有突出的表現。所以我們在教學中應該正確看待學生中存在著的個體差異,不能強求人人科科全優。同時對那些數學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也不能輕言放棄,而是應該幫助他們,教給他們學習數學的方法,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能力,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①循序漸進,體驗成功。作為數學教師,我們不僅應該讓那些數學成績好的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感,更應該讓那些學習數學有困難的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教師開始可以教給學生一些簡單的知識,練習一些運算程序簡單的習題,然后再慢慢讓他們去思考比較復雜一點的問題,并對每一次學習中取得的成功給予肯定性的評價。這樣,他們在一次次的成功中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又在一次次的挑戰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感。相信,經過這樣不斷的學習,反復訓練。這些曾經不愿意學習數學或學不好數學的學生一定會重新樹立起學習數學的興趣,既而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能力。②互幫互助,共同提高。互幫互助,共同提高,就是在班上建立學習小組,讓學習好的學生帶動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去學習。當然,在建立學習小組之前,教師一定要精心策劃、反復醞釀。學習組長的選拔,學習組成員的名單的確定,學習組活動的時間和內容,學習組學習成果的評價等步驟都要認真安排。學習組建立后,教師一定要經常性的進行監督指導,及時了解學習組的學習情況,這樣方能充分發揮學習組的作用。③各個擊破,個別輔導。教師在教學中,不僅應該知道學生學到了什么,更應該知道學生沒有學到什么。每一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深入了解學生,對每一個學生的知識程度進行詳細的了解,然后再采取缺什么知識點就補什么知識點,是哪個學生差就幫助哪個學生,這種各個擊破,個別輔導的方法,是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的。但這種方法實行起來卻特別困難,加之教師的精力和時間有限,我們不可能對每一個學生都能進行如此精心細致的輔導,這就得發揮學生自己的力量。
上述觀點和方法只是筆者個人的一點經驗之談,如有不當之處還望廣大同行批評指正。相信,通過廣大數學教師的不斷努力和探索,一定能夠幫助更多在數學學習中有困難的學生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