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敏
摘要:要落實科學發展理念,就要統籌經濟發展的速度和效益,統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統籌城鄉一體協調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關鍵詞:解放思想 科學發展
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活動,是黨中央的一項重要戰略部署,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針。在新一輪思想解放的進程中,我們按照科學發展觀“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城鄉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要求,加快推進經濟建設、社會建設、城鄉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確保經濟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生態更加良好、人民更加幸福。
一、統籌經濟發展的速度和效益,確保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經濟發展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是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要求。在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實踐中,必須牢固樹立又好又快發展理念,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在保持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努力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確保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一是確立科學發展新理念。堅持用科學發展觀武裝思想,確立經濟增長與結構優化、效率提升、民生改善、環境友好等多方面相統一的發展觀念,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四位一體”、以人為本、統籌兼顧、全面協調可等續的發展道路。二是進一步加快發展步伐。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華龍區要實現各項工作爭一流,就要使發展的速度更快、效益更好、質量更高;必須在較長的時間內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使經濟總量有較大規模的擴張、人均水平有較大幅度的提高。三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重點是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強力實施“工業強市”等發展戰略,加快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走低能耗、低污染、高科技、高產出的集約發展之路。在工業發展上,重點提升八大產業聚集區的規模和檔次,努力走出一條以園區為載體、以項目為支撐、以技術為動力、適合城區發展的新型工業化路子。在商貿業發展上,主要是圍繞濮陽市建設濮陽商貿流通中心的目標,著力打造濮陽市中央商務區,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同時,積極拓展服務業領域,增強服務業吸納就業的作用和能力 ,使城區服務業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就業富民的重要渠道、地方稅收的重要來源。在農業方面上,堅持以促進農民增收為目標,大力發展城郊型休閑觀光農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同時,積極培育壯大出口主體,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優化出口商品結構,努力保持外貿出口快速增長的勢頭。
二、統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大力加強社會建設。
科學發展觀指出,在大力推進經濟發展的同時,必須更加注重加快社會發展、加快和諧社會建設,為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堅實保障。要下大力氣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大力加強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建設。一要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在改善民生上。按照構建和諧濮陽市的目標要求,堅持把改善民生與加快發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來抓,以解決群眾所想、所急、所需為切入點,投入更多的精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繼續開展市直單位駐村幫扶活動,逐步建立起干部受教育、農民得實惠的長效機制,幫助農村和農民發展生產,擺脫貧困。二要把更多的政策落實在改善民生上。進一步把握群眾的所思所想、所愿所盼,從制度和體系建設上破解就業、住房、醫療、教育、社保等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保障城鄉居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樂有所享。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繼續改善辦學條件,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三要把更多的財力傾斜在改善民生上。堅持把經濟發展的“增量”更多地體現在民生改善的“質量”上,加大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認真辦好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好事、實事,把可用財力更多地向民生傾斜,真正做到一手抓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長遠的重大建設工程、重大項目,一手抓關系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民生項目,讓群眾在加快發展中得到更多的實惠。與此同時,繼續加強平安建設,嚴厲打擊各種刑事犯罪活動,始終保持對犯罪分子的高壓態勢,著力打造平安華龍區,切實為廣大群眾安居樂業提供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三、統籌城鄉一體協調發展,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是科學發展觀具體要求。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重大歷史任務。目前,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任務還非常繁重,必須牢固樹立統籌城鄉協調發展觀念,大力實施“城鄉一體”戰略,全面搞好新農村規劃建設,大力發展城郊型現代農業,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結構,確保新農村建設扎實開展。一是統籌城鄉規劃。按照“以人為本、以城帶鄉、以鄉促城、城鄉互動”的要求,以完善城鄉規劃為先導,以深化農村改革為動力,統籌城鄉建設,加快形成“規劃統一、資源共享、處益共得”的城鄉統籌發展新格局。二是加快農村基礎設施投入。在城鄉基礎設施建設上統一規劃劃、統一布局、統一推進,重點加大公共財政對農村路、橋等基礎設施建設、管養及公交等公益性事業的支持力度,完善農村公路網絡;推進農村水利建設,完善水利工程配套設施;加強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治理,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三是統籌城鄉社會事業建設。加大公共財政對農村社會事業的投入力度,優化整合城鄉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資源,引導城市社會事業向農村延伸,鼓勵社會資本向農村、農業投放,基礎設施向農村建設、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社會保障向農村覆蓋,全面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
四、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著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使人民在良好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實現經濟社會永續發展。在今后一個時期,我市要繼續把加強生態建設作為一項重要戰略任務,并突出抓好四項工作:一是加強生態文明價值觀教育。通過開展各種類型的宣傳教育活動,促使人們牢固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的文化價值觀、生態系統可持續前提下的生產觀和滿足自身需要又不損害自然的消費觀,使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理念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奉行的價值觀,使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使建設生態家園成為人人參與的自覺行動。二是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堅持開發建設與環境并重的原則,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有機統一起來,注重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寓生態建設于資源開發之中,融資源開發于生態建設之中,不斷增創生態環境優勢,加快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三是加強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建設。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恢復,誰受益準補償”原則,建立和完善齊抓共管的組織領導體制、工作機制以及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利用經濟、法律、行政等多種手段,協調解決經濟快速發展與資源環境約束的突出矛盾。四是打好節能減排攻堅戰。認真落實工作責任制,按照“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突出抓好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的節能減排,建立更加有效的監督管理體系,確保完成節能減排的硬性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