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克梅
摘要:中小企業在推動國民經濟發展和保持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中小企業成本費用和管理中的問題,限制了中小企業的發展,本文針對中小企業成本控制問題,提出了加強中小企業成本控制的措施。
關鍵詞:中小企業 成本控制
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小企業在我國企業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它在促進市場競爭、增加就業機會、方便群眾生活、推進技術創新、推動國民經濟發展和保持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中小企業規模有限,要促進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需要加強對成本費用的管理和控制。
一 、成本控制的概念與重要性
所謂成本控制,是指在成本計劃的基礎上,對比標準成本、定額成本以及費用預算等計劃指標來具體核算企業實際發生的生產費用和產品成本,分析、揭示、反饋成本計劃的執行情況,找出產生成本差異的原因。
中小企業因其規模有限,提高競爭力、獲得發展壯大的關鍵就在于將成本費用降到最低。而成本費用是企業資金的消耗、占用和價值轉移的結果,是企業獲得收入所付出的代價。成本費用的高低綜合反映了企業經營管理的水平,是決定企業經濟效益的關鍵因素。實踐證明,只有當產品的壽命周期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成本才會顯著降低;而從全社會角度來看,只有如此才能真正達到節約社會資源的目的。
二、 中小企業成本控制現狀
1、人工成本增長過快
人工成本既是產品及勞務供應成本構成的主要因素,也是企業運營成本構成的主要因素。在過去二十多年間,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使得人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也使得企業所使用的人力成本普遍上漲。尤其是最近幾年,人力成本增長過快以及未來這一過快的增長趨勢不可逆轉,已成為企業成本控制必須應對的挑戰。
2、重成本降低輕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降低了,企業就有效率了,許多管理者有著這樣的觀點 。其實不然,企業如果能及時地進行成本效益分析,就能通過成本效率比,找出成本低、效益高的產品 ,對其增加投人,而減少成本高、效益低的產品。
3、企業成本控制觀念落后
我國企業的成本控制觀念,還處于原始的成本控制觀念,即傳統的成本控制觀念。傳統的成本控制觀念重視企業生產流程的設計,在生產流程設計的基礎上進行成本控制中心的劃分,并依成本控制中心進行責任劃分,確定環節責任中心,并依此確立中心權利劃分及制約機制的制定。傳統的成本控制觀念在解決復合性的業務時有很大的缺陷,各責任中心之間的制約性小,無法實現復合性業務的成本制約性管理。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和發展,已顯現出了許多局限性。可以概括為:只注重在生產領域的成本控制,忽視了技術領域的成本控制;只重視事后分析,忽略事前預測和決策等。在市場經濟中,企業作為市場的主體,要在市場中提高競爭力,就必須對其產品不斷更新,不斷提高其質量、花樣,由此必然涉及到技術領域。
4、成本管理理論和內容僵化,手段老化
現實中,許多企業只注意生產過程的成本控制,而忽視供應過程和銷售過程的成本控制;只注意投產后的成本控制,而忽視投產前產品設計以及生產要素合理組織的成本控制一些企業的事前成本控制薄弱,成本預測,成本決策缺乏規范性、制度性,可有可無;成本計劃缺乏科學性嚴肅性,可增可減。因此,造成事中事后生產成本控制的盲目性。
三、加強中小企業成本管理措施
1、以技術創新促進成本管理
影響企業利潤的直接因素有銷售量、價格、成本。進入 20 世紀90 年代以后,許多商品市場需求增長速度放緩,商品處于供大于本的狀態。企業要想在短期內大幅度提高銷售量來增加盈利的目的越來越困難。價格對企業利潤變化是最為敏感的因素,提高價格是增長利潤最快的方法,但是當商品市場出現供大于求時,競爭對手競相降價促銷,許多商品出現了明顯的價格下降趨勢。企業只有通過不斷降低成本,才能拓展利潤空間。
2、采用作業成本管理思維
作業成本管理是以作業為基礎的科學信息系統, 它從以“產品”為中心轉移到以“作業” 為中心上來, 通過對作業成本的確認、 計量, 盡可能消除“不增加價值的作業”, 改進“可增加價值的作業”。 作業成本管理最為重要的是把著眼點放在成本發生的前因后果上, 通過對所有作業活動進行跟蹤反映, 對最終產品形成的過。
3、建立生產環節的成本分配標準
科學的成本控制,重要的措施之一是設計并實施科學的控制標準,按不同生產要素對生產成本進行分解,制定并細化切實可行的成本消耗標準(定額)。制定生產用材料物資消耗的控制標準(定額)時,既要制定產品總成本(數量)的控制定額,也要制定單位產品成本(數量)的控制標準。對于多步驟、多環節的產品制造而言,還要建立分工序的材料消耗標準(定額),以便核算和考評材料成本。
4、建立嚴格的完善的現代成本控制體系
加強中小企業財務管理, 及時對較大金額費用進行分析決策, 這些具體制度必須是成文的、系統的、剛性的、責權明晰和長期有效的。實施目標成本控制, 實施管理創新。控制成本以降低售價是提高企業經營競爭力的主要方式之一, 目標成本控制通過外部市場內部化, 使企業形成一種內在競爭機制。
5、發揮企業文化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同行業之間競爭到最后關頭,無疑是形成了成本控制的競爭。成本管理的好壞往往決定著企業與競爭對手之間的成敗。因此優秀企業都能認識到的成本控制不是以降低質量為代價,而要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降低成本,唯有在工作流程上創新、在生產工序上創新來控制成本。因此許多生產性企業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特別重視以成本核算為基礎的企業管理體制的文化導向,從統一員工認識上花功夫,強調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激發員工愛企、愛崗的主人翁精神。
中小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成本費用的高低綜合反映了企業經營管理的水平, 是決定企業經濟效益的關鍵因素。中小企業經營規模有限,要提高競爭力,關鍵是降低成本,生產高質量,獲得巨大的利潤。因此,完善成本控制理論和方法體系, 是我國中小企業目前和將來密切關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徐玉香,陳輝,朱愛明.淺談企業成本管理創新.南通職業大學學報.2006(01).
[2]李波.中西方成本管理比較研究[D].天津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吳玉華指導, 2004.
[3]秦小麗, 何麗娜.成本管理會計的發展動態[J].經濟師2006(4): 154~ 155.
[4]郭慶秋.試論成本會計的發展歷程[J].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4(8): 26~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