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凌虹
激揚的歌聲,炫麗的舞姿,二十多位姑娘身著金黃色的禮服,裊裊走來,她們手中的白玉蘭獎杯,吸引著觀眾的目光。究竟花落誰家?答案即將揭曉,神秘氣息在彌漫。兩位手提花籃的白衣女子引出了一位魔術師,各色大朵花卉在她手中接連綻放,最后散成無數五彩繽紛的小花飄落在舞臺中央,意喻著戲劇舞臺百花齊放、春意盎然。這是第19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頒獎晚會的開場舞《姹紫嫣紅“白玉蘭”》。

2009年4月9日晚,第19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頒獎晚會在上海戲劇學院劇場隆重舉行。晚會主題為“姹紫嫣紅”,貼切地表現了本屆上海白玉蘭戲劇獎舞臺劇種劇目豐富多樣、演員風格紛呈多姿的態勢,從中也折射出上海廣納博收、兼容并蓄的文化風格。據悉,在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全年的參評時段里,報名參評本屆上海白玉蘭戲劇獎的演員共計86名。其中,參評主角獎的有47名,參評配角獎的有30名,參評新人主角獎的有6名,參評新人配角獎的有3名。另有5個劇組申報了集體獎。而這一長串演員名單的背后,是來自全國各地31個劇團的60臺劇目以及京劇、昆劇、越劇、滬劇、淮劇、話劇、滑稽、粵劇、錫劇、婺劇、音樂劇、兒童劇等12個劇種。
第19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頒獎晚會上獲獎演員紛紛亮嗓獻技,絕活串聯妙趣橫生,展現了各戲曲的固有魅力。同時,本屆晚會把戲曲元素融于整臺,讓人耳目一新。特別是各獎項的揭曉方式——孫悟空一陣耍棍后變出名單;紅娘婉約而上;扈三娘的一段精彩翎子功后發現忘帶名單,王英在幕后喊:“娘子啊,你忘拿東西啦!”扮演王英的矮子功演員手持令箭交于扈三娘;貴妃舞扇而上,扇子正面是白玉蘭,反面則是主角獎獲獎名單……烘托了現場的氣氛,也展現了當今戲劇事業“融會貫通”、“繼承創新”、“與時俱進”的時代風采。在如此這般別具匠心的設置中,“白玉蘭”各歸其主。28名演員獲得了包括提名獎在內的各項白玉蘭戲劇獎。著名麒派表演藝術家陳少云憑借其在京劇《成敗蕭何》中的出色表演,榮登白玉蘭主角獎的榜首。鎮亞荊、嚴慶谷、安平、龔仁龍、周妤俊、郭京飛、艾平、樓巧珠也獲得主角獎。總政話劇團的著名演員翟萬臣憑話劇《日出》中李石清一角而榮獲“配角獎”榜首,姚祺兒、劉潔、周野芒、郭睿玥也獲得配角獎。此外,楊淼、陳圣杰獲得新人主角獎,董洪松獲得新人配角獎,寧夏回族自治區話劇團和陜西省戲曲研究院小梅花秦腔團獲得集體獎。
細觀獲獎名單,榮膺9項大獎的京劇成為了最大贏家。上海京劇院毫無疑問是收獲最豐的院團,共有5位演員分獲主角獎、配角獎和新人配角獎,這5位獲獎演員分屬生旦凈丑4個不同行當,年齡層次“分明”,顯示了劇團繁榮、后繼有人的喜人局面。主角獎榜首陳少云表示:“我這是第二次獲得白玉蘭獎,能夠獲此殊榮很是激動。這個獎項對我而言相當珍貴,它將促使我更加努力奮進。”這說明“白玉蘭”獎給予了表演藝術家充分展示才華的舞臺。而獲得配角獎榜首的翟萬臣在發表獲獎感言時說:“我一個評委都不認識,現在看著名單也對不上號。這些完全陌生的評委對我的表演表示肯定,我感到由衷地高興。”這也體現了“白玉蘭”獎的公正性。事實上,為確保公平、公正、公開的評獎原則,上海白玉蘭戲劇獎自第17屆起就采取從40位戲劇界專家組成的評委庫中抽取的方式。根據《上海白玉蘭戲劇獎評委庫工作辦法》有關規定,組委會辦公室在觀看了70%以上劇目的評委中抽取了19名評委作為本屆評委,并于2009年1月14日舉行了第19屆上海白玉蘭戲劇獎評審會。而評委在“白玉蘭”評獎過程中也一直堅持“四不”原則:不分國籍、民族;不分地域、體制;不講劇種、行當;不論年齡、性別。

在熱烈的氛圍中,各大獎項各歸其主。當觀眾還沒有從感人的場景中抽離出來時,京劇《響九霄》的主題音樂響起,哪吒、沉香、武松、林沖、陸文龍、鐘馗、響九霄、趙云一一亮相,這是哪里的會師?哦,原來是裴艷玲的眾位弟子通過依次展示裴艷玲在不同時期塑造過的經典角色,引出此次頒獎晚會的壓軸演出人物——特殊貢獻獎得主裴艷玲。當年屆花甲卻氣宇軒昂的裴艷玲唱著《響九霄》的四平調走上舞臺時,掌聲雷動,眾弟子圍繞在老師身旁,印證著“名家寶刀不老,新秀層出不窮”的詩句。此節目的名稱是《師恩難忘》,但難忘師恩的不只是裴艷玲的弟子,裴艷玲激動之余,也懷念起自己的授業恩師來,她說:“你們看我棒,那不是我棒,是我的師爺棒,是我的師傅棒。”裴艷玲還表示:“人只有一條命,我只有一個‘戲字,沒有戲就沒命了。”而這兩句話在2009年4月7日第6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藝術論壇,裴艷玲主講的《戲是我的天、戲是我的命、戲是我的魂、戲是我的根》中,得到了充分的闡釋。論壇上,裴艷玲向聽眾講述自己從藝50多年來的歷程,涉足京、昆、梆三大劇種的經歷,讓觀眾真切地感受到一個臺上“霸氣”、臺下謙虛,以苦作樂,敢于創新、不懈追求的藝術家的靈魂。
第19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頒獎系列活動圓滿結束,不僅體現了老一輩藝術家依然兢兢業業地拼搏在第一線,而且也反映了年輕戲劇藝術工作者正如雨后春筍、不斷涌現。“白玉蘭”這朵戲劇之花在老新藝術家們的辛勤灌溉下,越開越燦爛,讓我們一起期待明年她20歲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