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婷
中圖分類號:TE6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992(2009)04-024-02
摘要:目前建筑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屬于“經驗型”和“事后型”的管理方法。過分注重經驗,未形成安全管理的閉合體系,造成安全管理工作松松緊緊、抓抓停停,難以有效預防各類事故的發生。安全檢查僅是做好安全工作的一種手段,不是治本的方法,從本質上講也屬于“事后型”的管理范疇。“經驗型”和“事后型”的管理模式都沒有從根本上消除事故發生的根源,切實做到防患于未然,所以,必須積極借鑒和采納國際先進的經驗和管理模式。
關鍵詞:建筑;安全;生產
在國內,國際上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和安全科技水平提高很快,我國的安全生產狀況與工業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很嚴峻。建筑行業與其他行業相比,雖然近年來傷亡事故率呈下降趨勢,但重大傷亡事故仍時有發生。從目前建筑安全生產狀況來看,無論是管理部門的監督管理還是建筑企業的內部管理,都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影響甚至制約著建筑安全工作的發展,必須加以改進。
一、建筑安全生產的現狀
安全工作直接關系到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搞好安全工作具有極其重要的政治意義和社會意義。但是,在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建筑企業中的部分領導,不能以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認識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性,抓安全生產得過且過,依然是“講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特別是一些建設主管部門的主管領導和協調部門的工作人員,不懂安全工作卻要領導和協調這方面的工作,以致只能應付任務,造成所管轄范圍的安全工作滯后于質量管理和資質管理;有些建筑企業的領導不能把安全生產工作真正擺在應有位置,看不到安全工作對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不健全、責任制度不落實,或只是寫在紙上、掛在墻上,甚至放在抽屜里,形同虛設,甚至有的企業法定代表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者)和主管安全的領導及項目經理對安全生產知識一問三不知,發生了重大傷亡事故,或者上級來檢查工作時,才動手抓安全生產和現場管理,應付調查和檢查,事過之后依然故我。
許多地區的建筑安全監督管理網絡雖已形成,但監督隊伍的人員組成不合理,專業不配套、不對口,監督人員沒有施工經驗,專業技術素質低,嚴重影響了工作的正常開展。許多地區監督經費一直未得到解決,職工工資都難以保障,造成監督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低、主動性差。監督機構也缺少必要的監督檢測設備和儀器,監督工作難以適應社會發展,更無從談什么現代化、科學化管理。
目前多數地區的安監機構采取的是監督員分片跑工地的方式進行安全監督管理。這種方法在安全監督起步階段是行之有效的。但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形勢的變化,特別是我國加入WTO和《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國務院第302號令)的實施,這種替代企業進行安全檢查的監督管理方式屬于越位管理,也不利于促使企業在安全生產、文明施工方面向自我負責、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自我激勵的方向發展。另外,監督人員疲于檢查,工作難分主次,且由于監督人員少,有的施工項目進度很快,監督員僅在基礎施工時檢查過一次,第二輪檢查未到工程已竣工,一旦發生事故,責任難以分清。
從總體來看,目前建筑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屬于“經驗型”和“事后型”的管理方法。過分注重經驗,未形成安全管理的閉合體系,造成安全管理工作松松緊緊、抓抓停停,難以有效預防各類事故的發生。安全檢查僅是做好安全工作的一種手段,不是治本的方法,從本質上講也屬于“事后型”的管理范疇。“經驗型”和“事后型”的管理模式都沒有從根本上消除事故發生的根源,切實做到防患于未然,所以,必須積極借鑒和采納國際先進的經驗和管理模式。
有些建筑企業在企業改制的過程中,沒有把安全管理工作放在應有的重要位置,有的為了減少部門和人員,盲目撤銷安全管理部門,或與其他部門合并,致使安全管理工作上下斷檔,大大削弱了企業的安全管理力度,安全生產出現明顯滑坡。
從目前建筑業的總體情況來看,操作工人的安全意識普遍缺乏,安全技術素質普遍偏低,以農民工最為突出。主要原因是企業對使用的外協隊伍的農民工教育培訓不到位,甚至放任不管,招來即用。這部分人員目前占操作者的絕大多數,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識,不具備起碼的安全意識;從傷亡事故的統計情況來看,絕大部分的傷亡者也是這部分人。
二、建筑安全生產對策
經濟快速發展及經濟形勢發生變化時期,往往是安全事故的高峰期。必須加強法規建設和國際、國內的法律、法規的學習研究。目前建筑安全方面的法規還很少,許多工作的管理依據不足。如對違反建筑安全規范標準、施工現場存在重大事故隱患的責任者的處理,沒有具體的處罰條文可作依據。“違法必究”具體操作起來難度很大,監督管理的力度受到影響。另外,許多工作與有關部門職能交叉,管理責任難以劃分,也影響工作的深入開展。所以,應盡快健全建筑安全法規,使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各個方面的工作有法可依,有標準可循,執法依據更充分、更具體,責任更加明確,并通過法規約束建筑企業保證安全生產的投入,設置安全管理部門并配備足夠的專職安全技術人員、促進安全生產均衡發展。
健全的法規要靠健全的機構和高素質的人員去執行。所以,必須進一步完善建筑安全監督管理的運行機制,加強各級監督機構的建設,從人員結構、專業配套方面進行調整、完善,形成一個完整的專業配套、結構合理的監督管理工作系統,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安全監督管理執法隊伍。
領導者對安全工作有高度的認識,對搞好安全生產至關重要。一是強化對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主管領導和協調部門的工作人員、企業法定代表人和主管安全生產領導的安全培訓,使之深入了解和認識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規范、標準,從思想上充分認識到搞好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落實到行動中。二是切實行使安全生產一票否決權,安全生產與企業資質、安全資格、工程招投標及企業業績和領導者的政績掛鉤。加大處罰力度,迫使企業領導得把安全工作真正擺到重要的議事日程,切實樹立起“安全第一”的觀念,做到行動上時時處處重視安全生產。
必須根據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更新觀念,改革和完善建筑安全監督管理方法,使工作職能和工作方式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指導和引導企業在建筑安全生產管理方面按照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的要求去組織生產,對行為主體的監督管理要重點體現在行政職能的發揮上。在具體的監督管理工作中,應從行業監督管理的總體上去把握,充分利用現代化管理手段,變微觀檢查為宏觀監督。一是重點對企業安全保證體系的工作情況進行監督,使其充分發揮應有作用,并結合對工地的重點抽查,達到監督管理的目的;二是根據施工現場人機環境變化和工程的發展狀況進行預控監督,做到有的放矢。有條件的可利用計算機管理網絡,企業將工程項目進展情況及時在網上反饋,監督機構視具體情況適時檢查;三是抓典型。好典型推廣、壞典型曝光,促進企業之間、項目之間安全生產均衡發展,提高總體水平。
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OHSMS)是八十年代后期國際上興起的現代安全生產管理模式,它與ISO9000和ISO14000等標準化管理體系一樣被稱為后工業化時代的管理方法。OHSMS是一套系統化、程序化,同時具有高度自我約束、自我完善機制的現代的安全工程理論和方法體系,是應用系統安全工程和管理方法,辨識系統中的危險源,并采取控制措施使其危險性最小,從而使系統在規定的性能、時間和成本范圍內達到最佳的安全程度。OHSMS認證,首先可以推動企業認真執行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因為OHSMS標準要求認證企業必須對遵守法律、法規作出承諾,并定期進行評審以判斷其遵守情況;其次,可使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由被動行為變為主動行為。OHSMS標準是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產物,它將職業安全健康與企業的管理融為一體,運用市場機制,突破了職業安全健康的單一管理模式,將安全管理單純靠強制性管理的政府行為,變為企業自愿參與的市場行為,使企業內職業安全健康工作的地位由被動消極的服從轉變為積極主動的參與;第三,可促進企業職業安全健康管理與國際接軌,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第四,能產生直接和間接的經濟效益。企業通過實施OHSMS,可以明顯提高企業安全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并通過改善作業條件,促進勞動者身心健康,提高勞動效率,增強企業凝聚力,減少傷亡事故,從而產生巨大的安全效益。
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素質是搞好安全生產的基礎。只有通過安全教育培訓才能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使之掌握安全生產知識,提高安全操作技能,增強自我保護能力,減少傷亡事故。建筑企業應嚴格按照建設部的有關規定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培訓。要對進入本企業施工的人員特別是外協隊伍的農民工進行安全技術培訓,并嚴格考核,合格后建立檔案、頒發內部培訓證書,做到持證上崗,徹底消除職工“無知”這一最大安全事故隱患。
從總體來看,目前建筑安全生產的科技水平與其他行業相比,處于相對落后狀態。為適應建筑安全生產快速發展的需要,必須依靠科技進步,使科技真正成為搞好建筑安全工作的基礎和先導,用科學技術為建筑安全生產提供科學的依據和智能化的方法,解決建筑安全生產中出現的問題,全面提高建筑安全生產水平。
參考文獻:
[1]程文義著:《建筑給排水工程》,中國電力出版社,2004
[2][張秀德:《安裝工程施工技術及組織管理》,中國電力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