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鍇
中圖分類號:G2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992(2009)04-043-01
如今,電視行業之間的競爭可謂是如火如荼,各家電視臺為了更多地爭取觀眾,都不斷地推出名牌欄目,地方電視臺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分得一份羹,也使出了渾身解數,但由于種種原因,地方電視臺在欄目上存在這樣或那樣的誤區。
一、上行下效
所謂上行下效,即上級臺做什么,怎么做,下級電視臺便爭先恐后去效仿。尤其對中央電視臺的一舉一動,不少地方電視臺更是奉若神明,步步緊從。上行下效現象如此盛行,有它社會及思維的深層原因。
我國的電視臺首先是為黨和政府宣傳服務的,電視臺在節目設置上都要服從于這一中心日文物任務。這樣由各級政府擔當投資主體和行政主管而成立起來的各級電視臺,就和政府機關設置一樣,形成了大同小異的模式,統一的體制,壟斷的地位,使得我國各級電視臺節目的創作與播出極易形成統一的模式,再加上電視作為一種嶄新的傳播媒介,日復一日的播出,需要大量節目填充。經驗缺乏,模仿必然盛行。這也造成了模式的統一和風格的趨同化。再就是,伴隨中國電視的上規模、上檔次,20世紀九十年代中國電視改革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毫無疑問,電視紀實、欄目化、電視直播、娛樂性節目,這些新觀念體現了中國電視節目的巨大進步,但整個電視事業的發展卻存在著不均衡的問題。那些最接受新觀念,不斷創新的電視臺必最先嘗到甜頭,而那些守舊的,不愿創新的電視機構要想走捷徑,就只有走模仿一途了。
二、不注意地方特色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特色,民族的、地域的、文化的等,運用電視手段,輔之現代科技,把這些東西挖掘出來并展現給觀眾,這是電視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責任。同時,生產出來的東西很容易受到觀眾的認同。河南電視臺推出的《梨園春》節目之所以長盛不衰,就是因為河南擁有幾萬個戲劇演出團體和數以千萬計的戲曲愛好者,戲曲這一歷史悠久的民族文化,一旦與電視聯姻,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再如海南旅游衛視推出的旅游節目和沿海電視臺推出的經濟資訊類節目,都立足當地實際,去突出地方特色,從而拉近了與觀眾的心理距離。
而部分地方電視臺往往忽視了地方特色,或者是因為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原因辦不成或不愿辦,從而導致那些極富地方特色,極具影響力的節目、欄目辦不出來。
三、僅以收視率作為開辦欄目的依據
對于電視節目的品牌該如何考評,目前還沒有明確的量化指標,在傳統的電視節目考評體系中,收視率調查是被媒體和廣告商普遍接受和認可的一套工具,因此,地方電視臺也往往僅以收視率的高低去評價節目的好壞,并把它作為開辦欄目、節目的主要依據。
事實上,品牌節目不一定只是收視率最高的節目,在美國,有上百個品牌節目,但許多節目的絕對收視率并不高。如兒童節目《芝麻街》,從1958年開始創辦,現在世界上數十個國家播出,節目雖然沒有創造絕對的收視率,但是卻保持了穩定的節目市場。
在電視節目市場分眾化成為必然趨勢的今天,品牌節目不需要也不可能占據收視市場的絕對多數,而是需要具有穩定的收視群,吸引穩定的廣告投放,占據一個能夠維持節目生產良性發展的市場份額。
欣賞指數,在國內也較“觀眾滿意度調查”,是測量觀眾對電視節目喜好與評價的一項指標。它的提出是為了解決收視率調查的不足和促進電視市場的多元化競爭。它與節目的時段,時長無顯著關系,可以比較不同頻道、不同定位的欄目,是一個反映電視節目內在質量的穩定指標。
央視調查咨詢中心曾在全國27個大中城市進行了一次欣賞指數的調查,把59個節目劃分為經濟、體育、新聞、專欄、綜藝類節目中,滿意度與收視率沒有顯著相關關系。這意味著,在評價專業性較強的,諸如體育類、經濟類、綜藝類等節目的品牌化程度時,僅僅依靠收視率指標不夠全面。因為節目本身只針對某一特定的受眾群體,不可能在觀眾的絕對數量上占有優勢。欣賞指數調查為這些節目提供了一種新的說法,即:我的收視率不是很高,但收視群體穩定,而且目標受眾的評價也比較好。這種節目也應該是“品牌節目”.
四、欄目、節目設置過于隨意
好的節目、欄目,從欄目的定位、結構、內容、形式、主持人,播出時間等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而地方電視臺在開辦節目、欄目時存在著大量問題,如定位不準,本來是經濟性節目,卻集社教、評論等于一身,像一個百寶箱,無所不容,同時在欄目開辦過程中,隨意更換主持人,調整播出時間等,給觀眾造成摸不著氣的感覺,不易形成固定的收視群。
再者,地方電視臺作為黨和政府的喉舌,在一定時期,集中對黨和政府的決策、重大活動進行集中宣傳,是新聞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而一些領導為了體現重視程度,隨意設置節目,如宣傳再就業典型、勞模事跡等,這些本來應該在新聞節目中開辦專欄就可以解決的事情,卻開辦了《創業之路》《走進勞模》等節目,短期內,這些節目還是具有新意的,但時間長了,由于選題等各方面的原因,往往導致節目流產;還有的地方電視臺由于輻射轄區面積不大,卻連續開辦了多檔新聞類欄目,內容互相重復。幾檔新聞記者同時趕去采訪一條新聞,互相撞車的事兒時有發生,同事之間互相去“搶”一條新聞。這就造成了資源和時間的浪費;
有的電視臺為了豐富銀屏,追求大而全,欄目辦得多而全,但由于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原因,造成該精的不精,不易把節目辦成品牌節目。
其實,地方電視臺只要立足當地實際,依據市場規律,開辦節目、欄目,才能樹立自己的品牌,從而爭取觀眾,使電視業走上良性發展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