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婭輝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992(2009)04-101-01
摘要:作為一名中等職業學校的語文教師,教給學生適用、新穎的知識,開創適合于職業學校的語文教育的新方法,走出語文教學難、開創中專語文教學新天地,已經成為了職業學校語文教育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們中專語文教師的共識。
關鍵詞:中專語文;教學內容
古語有云“因材施教”、“量體裁衣”。根據職校生的語文基礎、學習現狀和培養目標,我認為中專語文教學的內容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淺”
職校生絕大多數是考不上普通高中而轉而選擇職業學校就讀的學生,他們的學習基礎眾人皆知,不言而喻。當他們懷著一顆在學習上曾經累累受傷的心,踏入陌生的職業學校的大門,縱使失落也會帶著幾分希冀和憧憬,希望在這里學到一門技術或拿到一張文憑,更有甚者,希望信心在這里點燃,道路在這里延伸。如果我們作為一名職業教育的工作者,不顧其薄弱的基礎,一味的循規蹈矩,讓學生一步跨上十個臺階,這是不切實際的。那么,在中專語文教學中該怎么做呢?
1.抓書寫
每次批改作業時,老師對學生“龍飛鳳舞”的書寫特別頭疼。計算機的普及更是使學生書寫每況愈下,某些語文老師說:“我平時總叫學生要認真書寫,可他們還是老樣子。”其實單憑口頭的敦促是無力的,學生們需要具體有力的措施落實。我的做法是:首先,闡明書寫重要性。如每周一次的書寫作業就對學生強調“你的文字,你的書寫,就是你的名片”。其次,每個星期利用一節課給學生講書法。要求同學們自己購買一本書法字帖,每星期書臨帖一篇,有時老師講講要領,并進行評改和講評。經過這番努力,同學們普遍提高了對書法的認識,改掉了書寫馬虎的習慣,字工整了,美觀些了。
2.抓基礎
在幾年的教學中,我發現學生們朗讀結結巴巴、詞匯貧乏、句式單調,文章分析鑒賞能力差。針對這種情況,在學生的早讀課上,做成語接龍、詞語聽寫等同學們對此項練習熱情高漲,因為貼近他們的水平,又能改變平日里他們總寫錯字的毛病。再者,在班上開展不同內容的詞語競賽活動,如:描寫秋天的詞語、描寫心情的詞語,我剛一宣布完規則,班里就像炸開鍋了,各組同學紛紛舉手,生怕落后被別組比下去。第二、朗讀能力要過關。充分利用早讀和課堂進行集體讀、個人讀、小組讀,偶爾在班里開展朗讀比賽。第三、鑒賞能力要提高。在平時課文的講解要注意點撥學生,同時也列出閱讀書目,要求學生去看,并寫讀書心得。
二、“活”
這就對教師的教學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活”,要擯除滿堂灌。課堂多點學生思考、動手的時間,少點老師唱獨角戲;添加幽默佐料,上課期間適當的笑話、生動的手勢、相關的人物故事、豐富的表情、親切的笑容等,都可穿插其中,活躍課堂氣氛,趕走學生濃濃的睡意,從而讓學生在輕松中學到知識。據調查中專班學生最喜歡知識淵博,教書負責而又充滿幽默感的老師,最怕的就是“悶”一個字,他們形容為“簡直像坐牢”。所以,我覺得語文老師真的有向相聲演員學習幾招的必要。
三、“適用”
“職業學校”,“學校”前面赫赫地標明“職業”二字。這就表明學校是以培養中等技術人才為宗旨的學校。職業學校的學生畢業以后就直接進入社會,開始就業。為此,我們語文教學就應該具有語文的工具性、實用性。
1.開設實用文體寫作專門課程。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實用文體要比記敘文、議論文、散文等文體要常見得多,如請假條、借條、總結、報告、會議記錄、合同等都在職場中運用廣泛,而小說、散文等門前冷落或只是生活的點綴。
2.開展口語訓練。在職場上,常常要用口頭語言和上司、同事、客戶等人交流,而中專生的說話水平堪憂。學生上課很愛講話,下課后也三三兩兩“吹牛”,可一旦要他們上臺發言,或在正式場合交談,就會露餡、膽怯,不是支支吾吾,就是詞不達意。所以,在學校開展口語訓練很有必要。我曾經從這些方面去努力,如:按學號讓學生在課前講一個時間限為三分鐘的故事。
四、“重德”
曾經有這樣一句話“辦好一所職業學校,就是少建一所監獄”,可見良好道德品質教育,在職業學校是多么的重要。那么身負“文以載道”、傳承中華傳統文化之任的語文,在語文教學中應該你努力做到這一點,真正貫徹大語文的教學目標。
1.利用課本知識延伸,如:《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文中,不僅要讓學生學習不怕艱難困苦、敢于同病魔作斗爭的海倫·凱勒那中對生活充滿自信、堅強的精神,更要懂得感恩社會、感恩生活。
2.讓名人名事感化心靈。利用課前幾分鐘給學生朗讀一些優秀的文章,或名人事跡,或寓言故事,如《比爾蓋茨為什么還要工作》《喬丹有個誠信的母親》等等,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凈化心靈。
3.個人禮儀在現代社會交際中已經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有特別是在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來講,平時的個人習慣相對較差,畢業后面對的就是社會和他人,為了不讓學生“吃眼前虧”,個人禮儀就顯得更加重要, 所以,在職業學校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講禮儀學是很有必要的,通過一些視頻短片、禮儀故事和簡單的文字,讓學生慢慢學習、慢慢積累,如學習《金正昆禮儀》《學校禮儀》等效果也是比較明顯的。
相信,只要我們堅持不懈,把“填鴨式”的課堂,轉變成真正的學堂,努力的使每個學生都能在短短的35分鐘學到更到的知識,嘗到收獲成功的喜悅,樹立起學習的信心,點燃他們前途的希望之火,重新燃起學習語文的熱情,讓生命的之舟徜徉于人生之海,“乘長風,破萬里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