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明
2008年我們接連經歷了一些難以預料、歷史罕見的重大挑戰和考驗。在外部環境復雜多變,股市、樓市全面低迷的形勢下,國債市場的表現可謂一枝獨秀。為全面了解情況,現對2008年國債發行市場進行回顧。
一、國債發行:圓滿完成任務
據悉,2008年我國發行了8558億元的國債,其中5期憑證式國債1300億元,3期儲蓄國債(電子式)581.39億元,26期記賬式國債6676.61億元,順利完成2008年的發行任務,有力地支持了國家經濟建設。
2008年我國采取了多項措施,通過合理安排國債期限結構,建立國債收益率曲線,實施國債余額管理,推出處于國際領先地位的多種價格(混合式)招標方式,組建統一的記賬式國債承銷團,提高了國債交易結算效率,吸引了更多的投資者參與國債市場,完成了預算籌資,建立了統一互聯、結構合理、規范有序、運行高效、功能較為齊全的國債發行市場。
二、發行特點:由平淡到火爆
2008年3月1日,首只憑證式國債上市發行。當時股市持續的震蕩下行使投資者的信心受到打擊,部分穩健的投資者開始配置一些國債以規避風險,多數投資者對股市:基金仍心存反彈的希望,故國債發行市場較為平淡。
2008年5月16日至5月31日發行的第一期儲蓄國債(電子式),相對憑證式國債而言,更不受歡迎。國家300億元發行計劃,實際發行額為243.21億元,任務完成率僅為81.07%。
2008年9月15日,央行宣布自9月16日起下調1年期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0.27個百分點,同時,還下調中小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存款基準利率保持不變。廣大市民意識到存款利率已無上漲的空間,受此消息刺激,9月16日起發行的第二期儲蓄國債(電子式)銷售開始緊俏了,出現排隊搶購的場面。
隨后的國債銷售一波更比一波熱,國債二級市場也演繹出一場異常強勁的走勢。人們終于發現降息已成為全球央行的共識與共舉。股市風險之大讓人心存驚懼,樓市、金市、期市也是跌意濃濃。風險重重。安全可靠、收益超過同期定期存款的國債。成了越來越多市民不約而同的選擇。2008年10月20日發行的第五期憑證式國債、11月25日發行的第三期儲蓄國債(電子式)均在數小時之內就被“瘋搶”一空。
記賬式國債的發行也演繹了與儲蓄國債同樣的走勢。上半年的表現是國債發行利率上升,但購買需求傾向減弱。超長期國債需求動力明顯不足。而下半年形勢大變。在發行利率走低的情況下,購買需求倍增,超長期國債交易也十分火爆。2008年12月17日上午招標的五年期國債,是2008年發行的最后一期國債。寬裕的資金面令機構配置型需求旺盛,其中標利率僅為1.77%,大大低于市場預期,但投標倍數為1.52倍,顯示出投資者的購買熱情高漲。
三、財政政策:積極刺激經濟增長
據了解,我國上一次運用積極財政政策是在1997年發生的亞洲金融危機之后,這一政策一直延續到2002年。期間,我國發行了6450億元特別國債。以刺激經濟增長。
為應對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決定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立足于應對危機、化解危機,著眼于抓住機遇、創造機遇;通過預算、稅收、貼息、減費、增支、投資、國債、轉移支付等若干財政政策工具組合起來一起使用。達到重民生、保增長、促消費、活市場、統內外、利長遠的目的,全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四、貨幣政策:降息為債市繁榮鋪平道路
2008年9月16日、10月9日、10月30日、11月26日、12月22日,我國央行連續五次降低存貸款利率、四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這是我國及時將貫徹從緊的貨幣政策調整為落實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的具體體現,從而充分發揮貨幣政策在支持經濟增長中的積極作用。
連續降息后,一年期存款利率由之前的4.14%調整為目前的2.25%。連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將釋放資金近萬億元左右,銀行獲得了更多流動性,將為債市繁榮提供充裕的資金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也為2009年國家4萬億的基建方案在發行巨額國債、金融債方面鋪平了道路。
五、展望2009年:國債發行肩負重任
為實現“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這一目標,2009年在積極的財政政策實施下,國債的發行量將會大大增加。專家預計明年國債的發行總量將會達到1.6萬億元左右,規模幾乎是2008年的一倍,旨在為人民幣4萬億元的經濟刺激計劃融資,加大財政支出,扭轉經濟增速下滑。保持經濟穩定增長。
我們相信,2009年國債發行市場,必將出現容量擴大、品種豐富、發展提速、市場紅火、異彩紛呈的新景象,必將贏得市場青睞,給人們帶來更多的投資理財的機會。我們相信,未來的國債發行,必將為我國經濟走上更為穩健的發展軌道提供強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