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 川

與想象中的大師不同,約翰·豪(John Howe)很謙遜,說話之前會仔細斟酌一下詞句,然后用低沉的聲音娓娓道來。偶爾他會說幾句俏皮話,引得慕名而來的聽眾哄堂大笑,笑聲加上掌聲,使得現場充滿某種輕松的樂趣。
作為全球頂級的奇幻藝術家,約翰·豪算得上是“大腕”:《魔戒》三部曲的概念設計總監,《納尼亞傳奇》限量版插圖畫家。他所繪制的關于J. R. R.托爾金所著的《指環王》的相關繪畫成為彼得·杰克遜拍攝風靡全球的史詩級奇幻大片《指環王》三部曲的重要依據,也使得約翰·豪的大名遠揚。
他很忙,來中國前他還在《指環王前傳——霍比特人》片場,幾天的假期他沒有去休假,而是應漢王科技之約,4月25日親臨中國,由此拉開了“‘雙王聯袂約翰·豪09中國行”的序幕。
他說對中國文化懷有神秘之感,崇敬之心,同時也十分推崇中國藝術家的設計理念和藝術功底。從飛機上下來,他覺得此時仿佛“生活在夢里。”
“我的生命始終處于驚喜之中:世界萬物如此美麗——光線、波濤、巖石、面孔、建筑、故事、音樂……一切的一切。所有的美讓我有一種無能為力的感覺,因為這種完美讓我的能力望塵莫及。但同時,它也給了我一種躍躍欲試的動力。我能看見結構、半透明體、光線、陰影、清晰可辨和模糊不清的東西,以及所有能構成畫面的事物。靈感就像呼吸,所以這兩個單詞詞源相同(英文)就不令人吃驚了。”
他的作品從美麗的霍比屯,到險惡的魔里亞礦坑,從雄偉的號角堡,再到最后的決戰之地——末日火山腳下。可愛的小霍比特人、白胡子灰袍的老法師、英俊的精靈王子、豪爽的矮人,邪惡的強獸人、強壯的食人魔、恐怖的戒靈以及陰險的白袍巫師。這些以前只存在我們想象或者畫片之中的角色,第一次活生生地展現在我們的面前,觀眾從他所描繪的世界中獲得了感觀上的最大享受。
這位被光環包圍的奇幻大師如今正被國內奇幻愛好者包圍。風生水起的文化創意產業使更多的年輕人開始突破傳統,在充滿魔幻和想象力的世界中遨游。這位為全世界的人們描繪出一幅攝人心魄的“中土世界”的風情畫卷的藝術大師,無疑使更多的愛好者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他自謙說自己不是當今世上最偉大的奇幻插畫家,他只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他說要不斷學習,對所有事物都充滿興趣,然后充滿激情的創作。“藝術家不要把錢放在第一位,這是我對藝術的一種態度。可能別人會說我的想法過于簡單和天真,可是我覺得人生短暫,只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會充滿樂趣。”
那一刻,滿臉大胡子的約翰·豪一臉認真,像極了《魔戒》里面的白袍甘道夫。
《中關村》:這是您第一次來中國嗎?對中國印象如何?
約翰·豪:哦,現在感覺還在夢里(笑)。我來中國才幾個小時,如果要我談對中國印象的話,我感覺中國對文化創意產業的熱情非常高,我知道中國有很多水平很高的藝術家,希望通過這次機會能好好交流。
《中關村》:作為奇幻藝術家,您創造了許多中國朋友耳熟能詳的藝術形象。請問從事這個行業該具備怎么的條件?
約翰·豪:藝術創作要有感而發,要有充分的創意來表達你對世界的看法。它能表達語言不能表達的構思和想法。我認為幻想藝術不僅源于生活還要源于想像,在生活基礎上加上個人的創意和思想。藝術家們之所以堅持不懈的發掘幻想藝術,是因為其中加入了自己的創造,這種創造有許多未知的東西,我們的工作就是探索這些未知的東西。過去30年來,我一直在滿懷熱情的創作,這是因為通過幻想我能很好的表達。幻想藝術最大的魅力不管是揭示是東方或是西方、近代或是現代的故事,都不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我們要做的不是揭示真相,而是創造新的形象。
《中關村》:您是怎么從繪畫領域轉入影視的創作領域的?
約翰·豪:我進入這個領域,應該感謝《魔戒》的導演彼得·杰克遜(Peter Jackson),當時拍這部電影的時候,他找了很多關于這部電影的繪畫作品進行選擇,最后他選擇了我的作品,那時我開始加入到《魔戒》人物設計的工作中。我很榮幸能從事這部電影的創作,在充滿異國風情的地方創作是令人激動的事情。去年看到電影,感覺非常滿意。我不覺得因為時間的關系,電影過時了。電影在創作中是要注意觀眾的需求和市場的需要,商業是藝術創作的標桿。

《中關村》:您創作《魔戒》的靈感來自何處?最喜歡的角色又是那個?
約翰·豪:有兩件事情很重要。一個是來自劇本上的信息,另一個是創作靈感。很多人弄不清信息和靈感的關系,這些來自于作者、導演和劇本的信息,但是如果僅僅是從劇本字里行間到的是很枯燥的,所以靈感來自于四面八方,來自于我們看到的一切。書籍、建筑、大自然的風光都會構成創作的元素。
我喜歡擁有悲劇性的人物。我所創作的人物更多的是通過演員來表現他們的個性,開始是不清晰的,后來演員出現之后所有的工作都變得比較順暢。我很高興看到自己的作品幾乎是原封不動搬到熒幕上。當然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工作了半年什么都沒有應用到。這個是根據導演的要求所決定的,其中會充滿很多喜怒哀樂。我對過去的作品不再感興趣,象《指環王》這樣的作品結束后,我會在新的作品中尋求靈感。老看過去是很危險的事情,重要的是著眼于未來。
《中關村》:現在的概念設計師很多是偏向人物,或者是場景、道具的創意設計,而這些都在您的作品中涉及到。您個人比較喜歡創作哪些方面的內容呢?
約翰·豪:我覺得創作重要的是涉及到各個領域,而不是開始就選擇主題。我對自然、建筑、風光、服裝設計都很感興趣。一個藝術家都要對各個方面都要充滿興趣,不僅僅局限于某個題材。現在很多教育都是針對年輕人的,具有很強的導向型,把他們的注意力引導到世界上,創作就會更加豐富。我見多許多年輕人,他們說只是看連環畫,從來不去看書、不去博物館,我建議他們不要從事這個行業。
《中關村》:那您怎么從文本中的描述進入到圖形創意中去呢?
約翰·豪:要看明白字里行間背后的東西,這個很重要。劇本剛開始的時候并不是很成熟的,要在不同的國家得到認證,要在這個角度創作。我對歷史很感興趣,當今社會的人們利用現在的條件去創造遠古的、充滿幻想的作品是令人激動的事情。我用大量的時間參觀博物館、圖書館,走訪街道。創作并沒有固定的程序,要多走、多看,需要時間來思考,當成熟之后才能進行創作。
《中關村》:在創意產業中,原創力是最重要的。我們也會意識到這些應該從兒童做起。可是如今兒童中沒有兒童的世界,孩子們都在說大人的話,唱大人的歌,演大人的劇,兒童失去了最初、最純真的幻想。您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約翰·豪:你提到的這個問題我的確很擔心,目前的教育對孩子的壓力很大,藝術在青少年的教育中不是最關鍵的,新西蘭也存在著這樣的問題。我的成長也沒有經過完整的藝術教育,而是完全靠自己,這是出于內心的需要。兒童的教育怎么做?怎樣的方法才是正確的?我想這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我認為學校在教育中最關鍵的是社會形成對創造力的需要,這樣就能在教育中得到體現。全社會營造出對創造力的需求,有了這種需求就能對孩子提供好的環境。我覺得一旦社會意識到藝術的價值,我們的藝術就能得到承認。根據我個人的經驗,藝術家只要做他喜歡的創作,真正發揮他們的才能,才能創造出被大眾接受和喜歡的作品。我們需要一個機會,要充滿創造性的激情,要有創造的沖動。
《中關村》:新西蘭的創意產業發展迅速,他們提供了什么樣的條件,使其從而成為動漫世界的一朵奇葩?

約翰·豪:新西蘭的文化創意發展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不是提供一份工作,而是提供一個競爭的環境和對藝術家的基本保障,使得他們不必為衣食擔憂。實際上藝術家不能分心做別的事情,只能專心于自己的藝術創作。有一點肯定的是,只要創造了很好的條件,就會吸引人才來到這里。同時,我認為還應該制定未來的規劃,參與到國際項目的工作中,這樣才能使得更多的人才聚集。在概念藝術中,要給藝術家自由的空間,可視的世界,他們才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在概念藝術中,動漫能更好的表現藝術家的思維,可以做無聲的代言。
《中關村》:那您認為怎么使得文化創意產業走向成功?
約翰·豪: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動漫產業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產業,最重要的是創造市場的需求,我認為動漫產業的成功要有一套很好的模式,保證產業運營的成功。基礎是需要社會提供的,有了很好的社會基礎,就會有教育方面的需要,有了市場就能做好動漫教育。光有資源是不夠的,還有別的方面的配合,例如好萊塢已經有50多年的歷史了。更多的年輕人和更多的藝術家出現將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對年輕人來說不僅僅是獲得,而是通過創作來展現自己的世界。
《中關村》:我們知道創意人才在全世界流動,您去過美國、新西蘭、瑞士等國家,未來是否可能來到中國?中國不缺少故事,對您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條件。
約翰·豪:藝術家是沒有國界的,我想在中國參與創作是極其榮幸的事情,不過這個愿望能否實現還要看以后的發展而定。我對中國不是特別了解,還在學習中。我知道中國現在有很多優秀的藝術家,不知道我的水平能否趕上他們?(笑)中國歷史悠久,有很好的傳統,只要中國有開放、接納的心態,就會有更多的藝術家來到這里。只要能做我喜歡做的事情,能派上用場,發揮自己的才智,就會來中國。我有藝術方面的選擇,即便給我高薪,我也不會做。藝術家不要把錢放在第一位,這是我對藝術的一種態度。可能別人會說我的想法過于簡單和天真,可是我覺得人生短暫,只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會充滿樂趣。
鏈接:
約翰·豪,著名奇幻插畫家,《指環王》的藝術總監,于1957年出生在加拿大溫哥華。曾在英國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法國斯特拉斯堡裝飾美術學院學習繪畫藝術。在法國斯特拉斯堡學習期間,他遇上了現在的妻子法坦妮,一位出生在伊朗的插圖畫家。他們現在生活在瑞士,有一個兒子叫德納。
作為《指環王》的藝術總監,約翰·豪負責“三部曲”的所有繪畫工作,他用那極具臨場感的水彩插圖和書籍封面作品,為全世界的人們描繪出一幅攝人心魄的“中土世界”的風情畫卷。此外,約翰·豪的其它作品,如《貝奧武夫》、《納尼亞傳奇》、《冰與火之歌》限量版等圖書插圖上的出色表現力也為人們所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