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靜安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上海,200041)
上海市靜安區首例艾滋病感染者發現于1995年5月8日,近年來,隨著感染者人數的不斷增加,艾滋病預防控制工作面臨的壓力也逐漸增加。在目前,艾滋病疫苗尚未問世的情況下,健康教育成為控制艾滋病流行的主要策略,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將正確全面的信息或知識傳遞給各類目標人群,而艾滋病感染者/患者作為艾滋病的唯一傳染源,其健康教育工作尤為不可忽視。靜安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艾滋病感染者/患者實施以人性化管理和“愛之家”支持活動為平臺的健康教育和關懷,目前在管理網絡中,且愿意配合隨訪關懷活動的近50人。為了解艾滋病感染者/患者艾滋病相關知識知曉情況和需求,我們對37名感染者/患者進行了艾滋病相關知識知曉情況的調查。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以上海市靜安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所有在管理和可聯絡的艾滋病感染者/患者為調查對象。
1.2 方法
統一設計調查表,以一對一面訪的方式進行調查。調查員由經過培訓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醫生承擔。經知情同意后,對愿意接受調查的對象在保密的情況下進行不記名問詢。調查內容包括一般人口學信息、艾滋病8道核心問題和艾滋病綜合知識。
1.3 統計分析
用Epidata 3.1錄入調查表,以SPSS 11.5進行統計分析。不同人群間比較使用卡方檢驗。
1.4 質量控制
對于對象自填的問卷,在完成調查后,調查員及時核對調查表信息,檢查有無漏項和邏輯錯誤,核對無誤后發放小禮品1份。不能自填的對象,由調查員詢問,對象口述,調查員記錄填寫。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
37名調查對象中共有27名男性、10名女性,年齡分布為20~67歲,平均年齡為(41.8±10.3)歲。37名艾滋病感染者/患者中,無業者8人,已退休者4人,現在有工作崗位者6人,另外尚有19人不愿意向調查員透露目前工作狀況。由于職業變量缺失較多,牽涉到調查對象隱私,本研究不對該變量進行分析。
2.2 艾滋病相關知識知曉情況
對艾滋病8道核心問題知曉情況見表1。對艾滋病綜合知識知曉情況見表2。

2.3 艾滋病知識知曉率的評價
根據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艾滋病知識知曉率的同意評定標準,對8道核心問題進行評價,答對1題記1分,答錯或不答不記分,總分在6分及以上者為知曉,低于6分者為不知曉。按此標準共有33人對艾滋病知識知曉,知曉率為89.2%,4人不知曉。
將被調查者分為40歲以上組和40歲以下組,比較不同年齡組和不同性別的調查對象知曉率情況。研究發現不知曉的4人集中于40歲以上的男性中,見表3、表4。


3 討論
作為艾滋病預防控制的關鍵手段,健康教育已經覆蓋到各種人群。而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的管理面臨嚴峻挑戰。社區普遍存在的歧視現象和“恐艾”心理,不僅給感染者造成很大的生理、精神痛苦,同時也迫使他們逃避現實,甚至報復社會。想要有效的控制源自感染者的二次傳播,就必須從感染者本身入手,切實改善感染者心理狀況,并提高他們對艾滋病相關知識的了解[1]。為此,我們對靜安區管理的艾滋病感染者/病人進行了本次調查,以了解他們的知識現狀和需要解決的問題。
本次調查重點關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推薦的關于艾滋病知曉率的8道核心問題,知曉標準也根據中疾控推薦的6分標準判斷,方便統一比較和評價[2]。37名艾滋病感染者/患者艾滋病知識的總知曉率為89.2%,較高的知曉率與成功的管理平臺和人性化的支持服務密不可分[3,4]。
但是在研究發現,在單個問題知曉率的分析中,有些問題的知曉程度仍然較低,其中以“只與一個性伴發生性行為可以降低艾滋病傳播的風險”、“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婦女生下的小孩有可能得艾滋病”、“一個看似健康的人有可能攜帶艾滋病病毒”等問題較為突出,在綜合知識的了解中,對“哪些人是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了解也較少;而對“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有可能得艾滋病”的知曉率達到100%,提示感染者對血液傳播途徑的了解已較為全面,但對非血液傳播途徑,包括性傳播途徑和母嬰傳播途徑的了解還很不足夠。嚴峻的是,性傳播途徑已經逐漸成為上海市艾滋病感染的主要途徑,母嬰傳播的威脅也已經不容小覷,對艾滋病感染者/病人此類知識的教育務必進一步加強。調查中發現,所有對象都知道“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共餐會感染艾滋病”,提示艾滋病感染者/病人會特別關注哪些日常生活不會傳播艾滋病,反應出他們期待被社會接納的急切心理。但對相關的法律法規了解不夠深入,這將導致他們不能正確利用法律法規來保護自己的利益。
本次調查雖然有靜安區疾控中心較好的病人管理平臺作依托,但仍有部分感染者/病人不愿意參加調查,最終僅37名對象接受調查,使得研究的部分統計學分析難度較大。37名調查對象的知識情況反應出一定的問題,提示我們在以后的健康教育和培訓工作中應加強對艾滋病感染者/病人法律法規、除血液傳播途徑以外的其他傳播途徑方面知識的灌輸,提高他們對艾滋病綜合知識了解的深度和廣度,從而為控制艾滋病的傳染源奠定基礎。而部分拒絕調查的感染者/病人同樣也是健康教育覆蓋的難點,如何改善該部分感染者的管理現狀和知識狀況,需要在工作中進一步探索和解決。
4 參考文獻
[1]管建粉,王德斌,蘇斌,等. HIV感染者相關知識與行為及生活現狀調查[J],現代預防醫學,2007,34(2):259-262.
[2]李俊杰. 應用艾滋病知識知曉率的問題和建議[J],中國艾滋病性病,2008,14(4):401-401.
[3]陶小潤,張曉菲,傅繼華. 東省部分HIV感染者/AIDS病人艾滋病相關知識及需求狀況調查[J], 中國艾滋病性病,2006,12(3):226-228.
[4]楊放,吳尊友,徐臣,等. 農村地區HIV感染者艾滋病相關知識、態度、行為及流動情況研究[J],華南預防醫學,2004,30(1):10-13.
作者簡介:朱小珍(1966—),女,回族,副主任醫師,碩士。(收稿日期:2009-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