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如慧 鐘逸斐 陳冬冬 杜蘭屏 朱國偉 陸 峰 朱彩萍 劉磊磊 陳以平
(1.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上海 200032;2.上海市徐匯區華徑衛生服務中心,201200;3.上海市徐匯區婦幼保健所,上海 200031;4.上海市松江區婦幼保健所,上海 201600)
血尿是兒童疾病中的常見的泌尿系統癥狀,病因復雜,診斷困難。隨著診斷技術的不斷進步,兒童血尿病例中左腎靜脈受壓的發現率有逐年增高的趨勢,非腎小球性血尿在排除其它病因如腫瘤、炎癥、結石、高尿鈣和腎實質損害外,應考慮左腎靜脈受壓的可能性。為此我們于2007年8月—2008年5月,對徐匯區及松江區的97所幼兒園,16 929名2~7歲兒童進行了尿常規及B超普查。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分別抽取徐匯區90所幼兒園與松江區7所幼兒園兒童15 534名、1 395名,共計16 929名。其中男童8 793名,女童8 136名;2歲1 792名,3歲4 969名,4歲4 267名,5歲4 351名,6歲1 454名,7歲96名。
1.2方法
1.2.1 流行病學調查由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腎內科與徐匯區華涇衛生服務中心、徐匯區和松江區婦幼保健所組成協作,組成流行病調查組,研討、制定流行病調查內容及方法。在衛生局支持下和個幼兒園協作下開展普查。
1.2.2 尿液留取 在幼兒園保健老師的配合下,在規定日期留取新鮮中段晨尿10mL左右,用Tc URS-10 TECO DIAGNOSTICS ANAHEIM,CA 92807 U.S.A 進行尿常規檢查。第1次有尿檢異常者,到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上海中醫藥大學龍華醫院及地段醫院復查尿常規。連續2次尿檢鏡下血尿陽性者由家長帶領到龍華醫院作進一步檢查。作多彩色多譜勒B超檢查(Philips HDI5000),用X5Z-H顯微鏡、0412-1離心機做尿相差顯微鏡檢查; 彩色多譜勒B超檢查顯示,左腎靜脈內徑比值>3︰1以及血流流速<20cm/s 者診斷為左腎靜脈壓迫綜合征。
1.3 統計學方法
用SPSS 13.0統計軟件包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
2 結果
本次流調實際調查16 929名兒童,第1次尿檢陽性者 638名,陽性率為3.77%,其中隱血陽性占2.26%,尿蛋白陽性占0.14%,白細胞陽性占1.24%。第2次復查 638名,復查率為100% ,其中隱血陽性者132例,占0.78%,鏡下血尿者100例,占0.59%,左腎靜脈受壓者45例占0.27%。連續2次發現鏡下血尿者100名,其中左腎靜脈受壓者45例,占45%。同時發現腎小球性血尿8例,尿路感染20例,其他腎盂腎炎1例,返流性腎炎1例,左腎積水1例,特發性高鈣尿癥1例,紫癜型腎病1例,左重復腎1例。
3 討論
并非少見,尤其無癥狀性鏡下血尿較難發現。因此要重視兒童尿常規普查的重要性。韓國曾在學齡兒童中進行大規模普查,普查結果發現,韓國兒童鏡下血尿陽性率為0.7%[1]。2003年上海市徐匯區22 657名中小學學生的尿檢中連續2次隱血陽性者站內0.45%[2]。本課題用試紙篩查16 929名幼兒園兒童,第1次尿檢中陽性者 638名,陽性率為3.77%,其中隱血陽性占2.26%,尿蛋白陽性占0.14%,白細胞陽性占1.24%。 連續2次隱血陽性者132例,占0.78%,鏡下血尿者100例,占0.59%。發現幼兒園兒童的陽性率比學齡兒童高,足以提示幼兒園兒童尿檢普查的重要性。對尿檢異常的兒童應加強隨訪和進一步檢查,及時明確病因。本次隨訪病人當中還有腎小球性血尿,尿路感染,高尿鈣,紫癜性腎病等,得到了及時診斷與治療。
近年來,隨著診斷技術的發展,左腎靜脈受壓引起的血尿成為兒童血尿較為常見的病因,故左腎靜脈受壓引起的血尿已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關注,但是目前國內外本病發病率尚無準確報道。因此本課題組通過幼兒園尿檢體檢發現鏡下血尿患兒,進一步查出左腎靜脈受壓患病率為0.27%(45/16929),鏡下血尿患者100例中患左腎靜脈受壓的比例為為45%。
由于血尿兒童中左腎靜脈受壓的患病率較高,故對于原因不明的非腎小球性血尿排除其它病因如腫瘤、炎癥、結石、高尿鈣和腎實質損害外,應考慮到左腎靜脈受壓的可能性。
4 參考文獻
[1]Cho BS.School urinary mass screening test and renal disease[J]. J Korean soc Pediatr Nephrol,2002,6: 31-36.
[2]鄧珠麗,華炳春,楊鷹等.上海市徐匯區22657名中小學生尿液普查資料分析[J].中國醫師雜志,2004,增刊:193.
作者簡介:蔡如慧(1970—),女,韓國籍,博士留學生。(收稿日期:2008-12-24)
徐匯區衛生局2007年中醫藥專項課題,項目編碼;shxh2007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