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先平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課堂教學必須建立健全的評價方案,必須樹立“人本”觀念和終身學習觀念,必須實現四個轉變——師生角色向合作性轉變,課堂氛圍向和諧性轉變,原理分析(知識)向實踐性轉變,學生思維向探究性轉變,使課堂教學更加優化。
關鍵詞:課堂教學;問題;對策;研究
課堂是實施新課程改革的主陣地,課堂教學如何發展是目前絕大多數教師感到盲目的問題。近年來,結合物理課堂教學實際開展了課題研究,在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課堂教學的實際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相差甚遠,現就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闡述如下,供同行們參考。
一、誤區
1.現象一:“主導”錯位
新課程改革的實施使物理課堂教學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于過度強調自主,教師“獨霸課堂”的現象明顯改觀,課堂出現了異常的生機和活力。雖說突出了“學生主體”,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但使課堂教學中的“自主”演變成了“放任自流”,讓課堂教學“信馬由僵”“走到哪里就在那歇”的現象仍然存在,具體表現在:①盲目“遷就”;②課堂討論的“旁觀者”;③教師讓位多媒體;④課堂提問過度頻繁;⑤“放”而失控。
2.現象二:穿新鞋走老路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學方式不斷變革,然而傳統的教學方式在多數教師大腦中仍根深蒂固,許多教師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在課堂中具體現象有:①課堂教學缺乏平等;②課堂教學缺乏主體;③課堂教學缺乏生活;④課堂教學缺乏問題;⑤課堂教學缺乏對學生“三維目標”的培養。
二、對策
面對新課程改革中存在的以上諸多現象,老師感到許多困惑,結合當前的實際,筆者提出“一項改革,二套方案,三種理念,四個轉變”的對策。
1.促進“一項改革”
評價是新課程實施中“牽一處而動全局”的敏感神經,實踐中諸多問題都與評價相“鏈接”,但評價至今仍是“一卷定乾坤”的模式。這種評價方式還遠遠不能促進新課程改革。因此,要使新課改革繼續深入,健康發展,必須從上而下進行考核制度的改革,建立起健全的評價方案,從能力和成績兩個大方向來評價學生和教師的素質。
2.制定“兩套方案”
目前的教材是將城市、農村統一成一套教材,但是城鄉孩子的生活經歷、學習環境是完全不同的,并且受到條件的制約。然而教材卻要求其在同一起跑線上,這無疑給老師和學生都帶來了諸多困難。針對這一現狀,應根據實際在課改中制定出適應偏遠農村和城市學生需要和發展的兩套教學方案,才能真正促進城市和農村的學生各有所獲,各盡其能,使每個人的個性特征得以充分地發揮。
3.樹立“三種理念”
(1)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教師管理的對象是學生,他們是從未成年逐步走向成年,心中的許多想法完全不符合時代的發展,若不加強管理,便會使其誤入歧途,若管理的方法不當會導制他們的逆反心理。只有“以人為本”來管理,將“德治”與“法治”相結合,才能促進他們身心的健康發展。
(2)樹立為學生終生學習的生活方式奠基的理念。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新課標的重要目標之一,而課堂教學是主渠道,它能使學生很快適應其中,融入到整個集體之中。因此,新課標的課堂教學必須為學生終生學習的生活方式奠基。
(3)樹立全新的新課程理念。物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最終都要落到學生身上,必須讓學生體會到、感悟到、思考到“課堂教學價值最終落實到學生身上,而不是教師”。只有實現這一目標,才能真正地使新課程理念落到實處。
4.抓好“四個轉變”
(1)師生角色向合作性轉變。新課程要求課堂教學中教師是知識的引導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沒有人能夠代替學生本人的學習,因此必須合理處理好師生間的關系,讓師生走向合作。
(2)課堂氛圍向和諧性轉變。“和諧的氛圍,積極的情感”是成功教學的重要環境。教師應該利用詼諧的語言提出具有探究性的問題,充分調動情感因素,并且時時處處從“尊重人、愛護人、促進人”的角度去愛護每一個學生,讓課堂“充滿和諧的情感,心靈的溝通”。
(3)原理分析(知識)向實踐性轉變。課堂教學中應“授之以漁”而不能“授之以魚”。因此教學中要呈現出知識原理探究的過程,通過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在有趣、愉快的實踐中學到知識,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學生思維向探究性轉變。教師教學時,應精心設計問題情境,圍繞主干知識提出一些有利于學生思維培養、激發學生探究欲望的問題,鼓勵學生互相討論,讓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通過問題的探究,進而進行知識的梳理、方法的提煉,通過這種質疑探究的過程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形成學生強烈的探究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