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卓 閆國柱
摘要:近年來,國內部分經濟學家在借鑒國際上部分國家通貨膨脹目標制經驗的基礎上建議政府采納通貨膨脹目標制的呼聲越來越高。本文將從通貨膨脹目標制的內涵出發,在客觀闡述通貨膨脹目標制的優越性下,根據中國當前的具體國情及通貨膨脹目標制的適用條件來研究其是否適合當前的中國經濟形勢。通過研究發現,目前通貨膨脹目標制不適合中國。
關鍵詞:通貨膨脹目標制;財政政策;適用性
前言:在進入到2008年以來,居民消費物價指數(CPI)持續上漲,以1月份為例,CPI同比上漲7.1%,創13年新高。2008年兩會召開之際,有人大代表建議財政政策實行通貨膨脹目標制。當前中央銀行將貨幣供應量作為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做法在現實經濟實踐中的確有諸多的弊端,但是考慮到中國屬于新興發展中國家,又處在改革轉軌過程中,通貨膨脹目標制的諸多約束條件和其自身固有的缺陷,財政政策實行通貨膨脹目標制并不適合目前的中國。
1 通貨膨脹目標制的內涵及特點
通貨膨脹目標制的基本含義是央行明確以物價穩定為目標,首先確定將來某一階段的目標通貨膨脹率,然后根據當前的經濟局勢對未來的通貨膨脹率進行估測,兩相對比,如果預測值大于目標通貨膨脹率,則實行緊縮性貨幣政策,反之則實行擴張性貨幣政策。通貨膨脹目標制的優點是提高了貨幣政策的透明性,有利于增強公眾對物價穩定的信心,也方便公眾對央行的貨幣政策進行評價和監督。這種制度安排要求中央銀行把實現低通貨膨脹作為自己的職責。通貨膨脹目標制具有兼顧規則性與靈活性、可以增加政策的透明度和中央銀行的信譽、對通貨膨脹的控制更直接和穩定、減小經濟波動、有助于央行擺脫通貨膨脹壓力,實現既定目標等特點。
2 通貨膨脹目標制適用的條件
2.1 彈性匯率制或浮動匯率制。許多西方經濟學家認為,通貨膨脹目標制度在固定匯率制下是不可操作的。因為目前實行固定匯率制的國家需要將本幣分別與世界三大主要貨幣-美元、歐元或日元掛鉤。這些國家利率的設定必須維護其所釘住的固定匯率,這就意味著其利率將不可避免地受到所釘住的匯率國的利率的影響。
2.2 中央銀行實施貨幣政策工具的獨立性。雖然政府和中央銀行協商后,可由任一家設定,也可由雙方共同制定,但是,貨幣當局對所承諾的保持短期或長期政策目標穩定性和持續性的能力取決于中央銀行不受政府財政部門的干預,運用貨幣政策工具確保目標實施的獨立性。如果中央銀行沒有操作貨幣政策工具的獨立性,中央銀行及其所推行的貨幣政策就不具備可信度,不能影響市場預期,其所制定的通貨膨脹目標則可能完全無效。
2.3 利率開放和較完善的證券市場。實施通貨膨脹目標制還需依賴利率開放和較為完善的證券、股票市場。利率既影響民間對證券市場的投機動機,也影響企業的投資決定。但若一個國家證券市場不發達,利率基本沒有開放,或受到較為嚴格的管制,企業從銀行的貸款主要受政府政策的約束。那么,利率對企業和公眾的投資刺激和對經濟的調節作用就是有限的。
2.4 對央行的要求非常嚴格。通貨膨脹率的上升可能由很多因素引起,例如需求過度、供給沖擊、財政赤字、政治不穩定等。即使中央銀行預測通脹率的模型非??茖W,在預測期到目標期的一年多時間里還會存在很多難以預料的變數,所以中央銀行有時難以實現既定目標。這時,中央銀行必須對公眾作出解釋,并能夠使人相信價格上漲確實是由于不可控的短期沖擊所引起,否則就會引起公眾對央行操作能力的懷疑,他們會把這些突發性的沖擊以及目標通脹率不能實現的可能性納入自己的預期,從而使通貨膨脹目標制引導公眾預期的作用降低甚至落空。
3 通貨膨脹目標制在中國的適用性分析
自20世紀90年代初新西蘭儲備銀行首次采用通貨膨脹目標制以來,目前大約有20個中央銀行采用這一框架。盡管通貨膨脹目標制在西方國家的成功獲得了許多統計數據的支撐,但這一政策框架對于發展中國家,其適應性仍存在諸多爭議。研究表明,通貨膨脹目標制的成功實施要求具備市場發育、政策傳導等方面的前提條件。在市場不夠完善、金融體系非完全有效的情況下,貨幣政策的工具性規則的實施只能得到次優效果。而貨幣政策的傳導方面,由于我國的國有商業銀行出于壟斷地位,其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貨幣政策通過其信貸渠道的傳導,銀行的國有性質本身也會讓貨幣政策容易受到政府相關政策的影響,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貨幣政策的實施效率和獨立性。后者在發展中國家的問題相對普遍。在政府政策目標如產出和失業率與央行的貨幣政策的目標不能保持統一的情況下,央行往往會將自身目標置于次要的位置,這無疑讓通貨膨脹目標制更加難以實施。
另外實施通貨膨脹目標制還需要具備先進的通貨膨脹預測手段,要求有長時間段內通貨膨脹率預測的準確度保證。從我國通貨膨脹率預測的經驗數據看,相對于成功實施通貨膨脹率的西方國家在通貨膨脹率預測上的準確程度,相關經濟預測部門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同時我國的外匯體制也讓國內貨幣政策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受外匯發行國貨幣政策的制約,從而使國內貨幣政策的實施范圍與效果大打折扣。
在執行層面上,如果按照權力和責任對等統一的原則,讓央行以通貨膨脹率為決策目標,獨立承擔物價穩定的責任,但在其權力界定上給予諸多約束,這樣做的后果只可能是央行為某些經濟局勢承擔不必要的責任。
何況,盡管通貨膨脹目標制本身在處理需求過多所造成的通貨膨脹上的確有可取之處,因為緊縮政策會壓縮需求,進而緩解通貨膨脹;但在供給沖擊型通貨膨脹的處理上則顯得捉襟見肘,甚至起到相反效果,這是因為,緊縮貨幣政策對于供給不足所造成的通貨膨脹的處理方式會進一步壓縮產出,增大失業,進而對宏觀經濟全局造成大的負面影響。
在貨幣政策史上,諸多貨幣政策理論的實踐已經積累了許多參考案例,對比通貨膨脹目標制的實施要求并考慮其自身缺陷,結合我國當前由于國際油價上漲和農產品供給不足而非需求過多所造成的結構性通貨膨脹的國情,可見我國目前尚不完全具備實施通貨膨脹目標制的條件,即目前通貨膨脹目標制在中國暫時缺乏可行性。
4 現階段通貨膨脹目標制對中國的借鑒意義
從上面的分析得出,目前通貨膨脹目標制在中國暫時缺乏可行性,但這并不意味著以后也會將其拒之門外,通貨膨脹目標制的以下做法是有借鑒意義的。
物價穩定的環境有利于經濟增長。物價穩定包括“防止通貨膨脹”和“預防通貨緊縮”兩層含義,所以把通貨膨脹控制在合適的范圍內應是貨幣政策中長期的首要目標。穩定物價不能僅停留在原則性的規定上,還應具體量化到通貨膨脹目標區。中央銀行作為貨幣政策制定和執行部門,不僅要強化物價穩定的責任,還應增加貨幣政策的透明度,以穩定公眾預期和市場信心。在強化中央銀行責任的同時,應賦予中央銀行更大的獨立性和貨幣政策決策的自主權。中央銀行為了實現穩定貨幣的目標,應實行更具靈活性和前瞻性的貨幣政策操作策略。
結論。根據通貨膨脹目標制的內涵、特點及其實施的條件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即目前通貨膨脹目標制在中國暫時缺乏可行性。不過,我們應該從現在開始積極創造條件,努力營造一個有利的經濟金融環境,為以后可能實行通貨膨脹目標制作好準備。
參考文獻
[1]《財經網》專稿,周小川:現階段不宜采用通貨膨脹目標制.
[2]曹華:《通貨膨脹目標制研究》,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