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帆
摘要在藝術領域中,色彩語言的表現是構成藝術作品強大感染力的一種有力形式。色彩是一種神秘的語言,它向人們傳達的意義要比我們單純的語言描繪更加豐富、更加有感染力。后印象主義大師高更說:“色彩能以一種密碼傳遞信息”,凡·高也道:“色彩本身就表達某種東西”。
關鍵詞藝術;色彩;語言
對色彩的理解,每個人都會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和感悟。在藝術領域中,色彩語言的表現是構成藝術作品強大感染力的一種有力形式,它也有其獨立的語言價值體系。色彩是一種神秘的語言,它向人們傳達的意義要比我們單純的語言描繪更加豐富、更加有感染力。后印象主義大師高更說:“色彩能以一種密碼傳遞信息”,凡·高也道:“色彩本身就表達某種東西”。
一、色彩就是傳情達意
存在于客觀世界的色彩,是藝術家在藝術作品中對色彩進行表現的源泉。雖然,藝術作品中色彩在使用方面帶有許多藝術家個人對色彩表現的主觀因素,但這些都是源自于人們對客觀世界色彩的認知和理解。當一種事物上升為人類的精神情感因素時,這些事物在保持外在特征的基礎上就會脫離原有的自然屬性而打上人類特有的精神印跡,從而成為人類傳達思想情感的工具。
后印象主義代表畫家凡·高的代表作《向日葵》,在運用色彩方面極具表現力,是藝術家激昂澎湃的心情寫照。展現在觀眾面前的畫面中強烈刺激的黃色色調,熱情奔放,節奏強烈,色彩在明度、純度方面的張力達到了極致,表現出色彩的最高音。而對色彩逐漸加強的節奏感,很容易讓欣賞者不自覺地與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相互聯系起來,看著跳動的黃色,宛如交響曲在耳邊回蕩。作家張承志對凡·高《向日葵》色彩的輝煌語言進行的譯釋如下:“這是一種簡捷而干脆的選擇。在對向日葵所帶有的宗教意義認識清楚并燃起了瘋狂的、處子獻身般的熱情后……凡·高迅速地涂上了黃色。……它以狂野的不協調造成了亂調;這種亂調之感縱使在今天看來也依然灼傷人目。……滿幅爆炸般的鮮黃、濃黃、金黃在棕紅的暈托中使渴望堅強地呈現。愛沖刺到圣域。……能夠親眼看見一片黃色般的色彩在自己眼前開放;能夠看見它們從肉欲到熱情,從狂熱到失去理智性,從獻身渴望到真正的歡悅,最后可見人的精神和愛情能達到如此的純潔,是幸福的。”《向日葵》中色彩的運用就像燃燒的火焰一樣,充滿著藝術家對生命的熱愛,訴諸了他內心強烈的感情。凡·高用色彩的象征手法,來表示“人類的可怕的情感”。
色彩的表現性是它本身具有的一種內在氣質,除在有目的的傳達一種信息外,色彩純粹的表現藝術語言也能引起觀眾強烈的反響。現代藝術解放了傳統藝術中色彩的從屬地位,使色彩以一種獨立的、純粹的語言形式登上了藝術的舞臺,在鼓吹“為藝術而藝術”的思想下,色彩表現的純粹的藝術價值也得到提高。純粹的色彩語言對闡釋畫面美感也可以替代傳統藝術中結構、構圖所起到的主導作用。野獸派代表藝術家亨利·馬蒂斯的《紅色畫室》可見一斑。色彩有著巨大的能量,是可見的。而看得見的能量本身不一定都是美的,可怕的自然災害,人類都經歷過,它的能量可謂巨大、可謂兇惡。但在藝術領域里,強化的色彩總是能增強色彩力度的表達。1905年,野獸派繪畫作品展出,亨利·馬蒂斯繪制的《馬蒂斯夫人肖像》,引起觀眾極大憤慨。在人物面部表現方面,藝術家脫離固有色的描繪,在前額正中垂直畫了一條寬寬的綠色,在頭發與前額交界處畫出了一條鮮紅色的發際,面部用線條分成明顯的色彩區域。這種表現形式雖沒有按照傳統的結構、光影等因素進行細致塑造,但根據色彩的屬性特征,通過強化,用色彩的冷暖來區分明暗、表現空間和形體結構的轉折關系。畫面中色彩的表現強度足以使色彩本身的形式語言形成藝術作品的存在意義,使作品具有一種抽象性和幻想性,以此通過色彩純粹的語言形式尋求“美的更高秩序”。雖然人們一時難以從傳統的視覺經驗中去接受這樣的表現形式,這也說明色彩在運用純語言形式方面,對人的視覺和心理造成的強烈沖擊帶來的強大力量。
色彩作為一種藝術語言形式在藝術世界中所起到的作用是顯見的,直覺的印象讓欣賞者捕捉到表面瞬間的存在,但也探測到藝術家內心激烈的情感世界。色彩在向觀眾展現藝術本身所具有的美感的一面時,同時也作為一種語言手段向欣賞者傳達藝術家個人的情感、思想和內心的精神世界。
二、色彩是在記錄生活
現實中的色彩在向人類展示它優美一面的同時,也是教授人類認知客觀現實世界基本特征的手段之一。色彩是生活中的一種肯定因素,它在教授人類認識世界的同時,也在促使人類對直覺生活進行一種確證和一種信任。而色彩在藝術領域中以特有的語言形式進行的表達,傳達給欣賞者的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對現實的反映,因為我們的生活世界并不是黑白兩色,而是五彩繽紛。
縱觀中外藝術,在色彩的表現形式方面,雖說大相徑庭,但都能讓我們感受得到,生活本來就是這樣。
色彩在記錄客觀現實方面所發揮的作用,為我們重新確證認識世界提供了非常直接的條件。印象派繪畫大師莫奈一系列《睡蓮》和按照一天中不同時間所繪的《魯昂教堂》,在追求繪畫色彩關系獨立美的同時,向觀眾展示了自然光線下物體色彩呈現的基本特征。這或許對日常生活中的人們來說是習以為常的、再自然不過的現象,可生活中有誰會為這樣的色彩現象駐足去欣賞它們存在的美呢?是藝術家,是藝術家捕捉到了這些平時人們認為毫不起眼的瞬間,通過作品將這種美展現到觀眾面前,讓觀眾欣賞到存在于自己生活中的,卻常常被忽略的美,而這種美是真實的,是無處不在的,它就存在于我們周圍的現實世界中。
我國古代人物仕女繪畫,以寫實手法記錄了那個時期社會的基本狀況。從流傳下來的作品中,也能了解到在那個時期,服飾的基本樣式和紡織染色技術的基本情況,或許我們可以從研究的角度來說,那個時期是否也有流行色。文藝復興晚期威尼斯畫家提香作品中女性紅色發質的表現,不就記錄了那個時期流行于中上層婦女中的一種時尚。這是藝術作品中色彩在起到記錄生活作用的有力表現。
色彩向人類傳達一種客觀世界原有的本來面貌,讓人們在五彩繽紛的世界中追求豐富的物質生活方式,還可以走進人類的心靈深處,啟發人類創造豐富的精神生活。認識大自然、熱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斑斕的色彩為人類帶來的多彩世界,在藝術作品中以藝術的形式將色彩進行毫不猶豫的客觀再現,是色彩語言體系中比較直觀的手法。
三、色彩是一種裝飾
裝飾是人類豐富完善自我的一種途徑,也是美化生活的一種方法。在生活中隨處都可以看到具有裝飾作用的元素出現在我們的眼前,而色彩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色彩在日常生活中的裝飾作用,為我們貧乏的生活增色不少。在藝術中,色彩在表現作品的美感方面,所起的裝飾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國藝術寶庫敦煌石窟壁畫,在色彩設色方面絢麗
多彩,普遍以裝飾的形式進行表現,展現出一派輝煌的景象。我國古代的許多建筑物的用色及建筑物的裝飾彩繪上,雖然在色彩方面賦予了諸多的象征意義,但對色彩的使用方面,本身就起到一種裝飾作用,如故宮整體對色彩的運用所營造出的金碧輝煌的效果;頤和園中長廊上彩繪表現出的絢爛的裝飾效果等,都是對色彩裝飾性語言表現的完美例證。
現代藝術中,抽象主義畫家蒙德里安的一系列《紅、黃、藍構成》中,對色彩的表現可謂簡潔明了。在創作這些作品時,藝術家對色彩的表現并沒有賦予什么特殊的象征意義去抒發個人的內心情感,而只是采用幾種單純的色塊構成畫面,造成畫面中和諧的裝飾性視覺效果,完成對色彩語言表現的傳達。奧地利分離派畫家克里姆特的大量作品中對色彩的使用就是在沖淡主題的直接表現方面起到一種裝飾的作用。
生活是需要色彩進行點綴的,色彩所具有的裝飾語言特征豐富了人類的生活。如果人類的生活中缺少色彩,那么,生活就會頓時失去光彩。色彩在美化我們的物質生活的同時也在豐富我們的精神生活,人類的情感以此也會得到些許充實。康定斯基說:“色彩是琴鍵,眼睛是鍵錘,精神是多位的鋼琴。”可見色彩是我們生活、藝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色彩可以營造意境
色彩具有魔術般的魅力,這種具有迷幻特征的魅力常常會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意境。對意境氛圍的營造是色彩語言表達的極高境界。在生活中、藝術作品中對氣氛的營造主要是通過統一的整體色調和色彩的對比度來完成。色調的傾向性和對比的強弱常常會傳達出一種影響欣賞者情緒的感染力,同時也會體現出藝術家創作的主要意圖。
董希文創作的《開國大典》,在運用色彩方面,借鑒了我國年畫中色彩的表現形式,高明度、高純度的色彩對比提高了色彩的表現力度,而湛藍的天空、潔白的云彩和城樓上、廣場上大片的紅色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和煦光線的照耀下使整個畫面呈現出一派喜氣洋洋、祥和端莊、欣欣向榮的氛圍。
17世紀荷蘭風俗畫家維米爾的作品大都描繪舒適安閑的資產階級家庭生活。其作品《倒牛奶的女仆》在有效的處理光線和空間感時,畫面中通過對藍色與黃色的變奏,營造出十分和諧的色調,體現出強烈的抒情情調和充滿了寧靜的生活情調。
對于悲劇氣氛的表現,在西方傳統繪畫中這是屢見不鮮的樣式。宗教題材是畫家常常表現的主題,如夏隆冬的《哀悼基督圖》、卡拉瓦喬的《基督下葬》等,陰沉的畫面給觀眾帶來死一般的恐懼,陰霾籠罩了人的整個心情,讓觀眾感受到的是有如基督受難時的苦痛一樣的心情,在傳達畫面的悲劇氣氛中色彩起到了重要作用。
色彩在創造意境時有著不同的傾向,這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藝術家對所選題材內容方面個人的認識和感受、藝術家個人風格或某一流派的宗旨等都會影響到對色彩的運用和表現。如拉斐爾在有關圣母宗教題封畫面中表現出的明凈色彩和寧靜優雅的節奏感,形成的田園式景象;印象派繪畫在色彩運用方面在遵循客觀自然的情況下提高畫面明度,擺脫深暗的棕褐色調子而營造的充滿活力格調;現代藝術中對色彩的使用,并沒有明確的主題思想,而是通過對色彩的表現來營造出具有張力的畫面氛圍等等,都是對色彩語言的獨特體現,并成為畫面審美的可視性因素之一。
五、結語
色彩是一種奇妙的東西,把它作為一種語言進行研究,它會表現出自己獨特的內在和外在形式。對于人類的直覺來說,色彩是一條會發光的傳導體,它傳遞給人的信息甚至優于語言傳遞的信息,平時一些難以用言語表達清楚的東西,色彩卻能輕而易舉地解決,這是因為我們在用眼睛看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我們還在用心靈進行溝通、用心靈進行意會、用我們的心靈對某種意義進行解釋。對于一些一看便知的意思或道理,不需過多的帶有諸多修飾詞的人類語言去做一些蹩腳的解釋,而色彩語言向人們傳達的感情就是這樣,視覺和心靈的溝通勝過千言萬語。色彩的不可避免的自我表現欲乃是一種力量。
約翰·拉斯金曾說過:“最純潔、最有創見的人是那些最熱愛色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