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 麟
摘要:交互是網絡教學中教與學相聯系的重要紐帶,直接影響與制約著學生的學習質量。本文通過分析網絡課程中交互的類型,指出了網絡課程的交互設計的要求,探討了在網絡課程開發中交互設計的實現方法。
關鍵詞:網絡課程:交互;設計
1引言
隨著我國教育信息化步伐的加快,網絡學習日益成為現代社會學習的一種重要形式。網絡教學具有師生時空分離、教與學過程分離的特征,而網絡課程作為教與學之間的橋梁,應該承擔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諸多角色與任務。但是,目前網絡課程的設計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諸如重視教學內容的呈現與講解,輕視學習環境與學習活動的創設,而內容的表現又多以靜態文字為主導現象。其中最大的問題便是教學的交互性。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觀原因在于:網絡課程中的教學交互在網絡教學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而在網絡環境中影響和制約交互的因素又錯綜復雜。主觀原因主要在于:一是人們對網絡環境下的教學交互認識不足;二是在網絡課程中實施合理的交互設計不夠。因此,要改善網絡教學質量,提高學習者的網絡學習效果,就需要對網絡課程中的教學交互進行更深層次的認識,并在此基礎上對網絡課程的交互進行合理的設計。
2網絡課程交互的涵義及類型
網絡課程的交互,是學習者在學習的過程中,為主動完成當前知識的意義建構,而與學習環境之間發生的相互交流與相互作用(這里的學習環境是指學習資源和人際關系的組合,其中學習資源包括學習材料。幫助學習者學習的認知工具等;人際關系包括學生間的人際交往和師生問的人際交往)。
傳統課程學習中的交互方式主要是通過教師和學習者以及在學習者之間開展的面對面交流。因而具有很強的實時性;而網絡化學習則突破時間和空間的物理限制,它不僅包含了“人一機”之間的信息交流。而且也包含著“人一人”之間的網絡通訊與溝通。
從交互的主體來看,網絡課程中的交互方式主要可以分為學習者與學習資源的交互、學習者之間的交互、學習者與指導教師間的交互以及學習者的自我交互等類型。這些交互形式不僅有利于個別化學習,而且特別適合開展網絡化協作學習、探究學習和討論學習等。
網絡學習中的交互也可以分為同步交互和異步交互兩種方式。同步交互屬于實時交互方式,它為學習者提供了~種異地同時交流的形式。如常用的聊天室、fCO等都屬于同步交互的范疇。異步交互則屬于非實時的交互方式,它充分利用網絡通訊時間和空間的虛擬特性,打破了交流的時空限制。我們常用的BBS、新聞組等都可以支持異步學習交互。
3網絡課程的交互設計
網絡課程的交互設計應該做到界面簡潔友好、結構合理、操作使用靈活、邏輯層次清晰、資源鏈接豐富,從而有利于學習者自由進出或轉向其它內容的學習。
3.1創設靈活多樣的互動環境
學習是在學習者與學習環境的有效交互中進行的,優質的網絡課程應能為學習者提供自主探索和合作學習的互動環境。互動學習環境必須以學習者為中心創設,必須有利于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并增強其認知主體的作用。一方面,學習者可以通過與學習資源方便的交互達成對知識的意義建構;另一方面,由于網絡遠程學習中師生時空分離,因此網絡課程應該為學習者提供各種交流的機會和空間,也就是應設計交互性的討論交流系統。
網絡學習不僅要綜合運用BBS、E-mail、在線測試、實時討論、聊天室、常見問題解答庫FAQ交互方式,更重要的是要通過交互控制來進行正確合理的學習引導(如在BBS設置與課程內容匹配的專題討論區、設定討論主持人等),以便更好地支持學習者的協作學習和討論學習。學習者在完成知識意義的初步建構之后,既可以登錄BBS論壇發表意見;也可以用E-mail進行非實時的交流;還可以通過在線測試結果的及時反饋來檢驗學習情況。對網絡課程教師來說,最好建立一個專用教師信箱,以方便與學習者交流;及時通過公告欄發布信息、開展討論和答疑:也可以通過電子學習檔案記錄并動態跟蹤學習者的學習狀態。
3.2構建友好的交互界面
交互界面的友好與否直接影響交互學習的效果。良好的交互界面首先要簡單明了、風格一致,便于學習者熟悉功能,使用方便。所謂風格一致主要是從網絡課程的整體上考慮的,指網絡課程各部分的交互操作都要有相同或相似的功能風格,也就是交互操作方式上的一致性。如果使用某個圖標作為退出按鈕,那么在其它場合這個圖標也應代表相同的含義。另外,背景頁面的設計、色彩的運用以及結構布局和邏輯等也應保持統一的格式,以便于使用者熟悉操作。良好的交互界面還應該為學習音提供靈活多樣的交互實現形式,如常用的熱字、熱區、超文本鏈接、熱物體、時間限制、事件響應、菜單等。
3.3設計合理的導航系統
合理利用導航系統是實現高效交互的一個必要手段。網絡課程中大量的超媒體鏈接和基于庫的信息組織形式為學習者提供了個性化的、自主控制的交互式學習環境:信息資源組織的非線性使得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在各頁面間自由跳轉,但在沿節點學習的過程中卻容易造成“信息迷航”現象,從而影響了交互學習的效果。成功的網絡課程應該也必須具有方便良好的導航系統和靈活多樣的導航策略,它可以為學習者提供學習路徑,幫助學習者高效有序地學習,避免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迷失方向。
模塊導航、導航圖導航、路徑導航等都屬于比較常用的信息導航方式。模塊導航是通過一些功能性的短語作為標志的超級鏈接,這些短語(通常稱之為導航條)~般是按邏輯順序放到屏幕上方或下方;點擊任意短語都能進入相應的鏈接模塊中進行學習。導航條通常應用于網絡課程的各個頁面之中,以便于實現模塊之間的跳轉鏈接。學習者在每個模塊中學習時都可以方便地進入其它模塊。如“教學內容”、“討論社區”、“在線答疑”、“課堂練習”等功能模塊之間使用這種導航策略,學習者在學習“教學內容”時遇到問題,就可以直接到“討論社區”模塊中參加討論或求助,也可以到“在線答疑”模塊中直接查詢。這樣一來,交互就顯得十分方便。導航圖導航是一種實用的全局導航策略,它為學習者提供了整體的超媒體結構的網絡圖。學習者可以在任意時刻瀏覽導航圖,以確定自己當前所在的位置以及下一步的學習計劃。這樣,不管學習者位于哪個節點上,都可以通過導航圖方便地確定自己的位置并進入任意節點繼續學習。
另外,書簽引導、瀏覽引導、演示導航、幫助導航等也是比較常用的導航策略。在使用導航的過程中,一般都是以模塊導航為主,多種導航策略結合起來使用。學習者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與學習資源交互,使交互的方式更人性化。
3.4及時反饋與互動反應
反饋不僅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起重要作用,同時它也是遠程教育中互動的重要表現。讓學習者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態有利于激發和維持學習動機,提高學習興趣,增強學習堅持性,并能不斷增強求知欲。這對附屬內驅力和自我提高內驅力的學習者來說尤為重要。如果一個學習者在練習過程中能隨時知道自己做的正確與否,或者能得到相應的提示、鼓勵甚至是小小的批評,他都會饒有興趣地做下去。相反,如果學習者在長時間內都得不到任何的信息反饋,那他將很難維持學習興趣。
學習反饋具有三個方面的含義,一是學習系統在學習過程中要能適當給予學習者反饋信息,這種信息包括學習者目前正在做什么、處于什么位置或者一些適當的提示信息等:另一方面,是網絡課程的各學習模塊中要有及時的反饋系統,學習者能方便地在網絡課程中進行自我練習、自我評價,并能得到及時反饋,如指導性意見、學習建議和要求、適時的強化信息等;另外,學習反饋還應該包括指導教師和其它學習同伴的評價信息。在網絡學習過程中,教師和學習者都是反饋信息的提供者,同時也都是有效反饋信息的接收者。互動反應速度也會影響到網絡課程的應用效果。
網絡課程的交互設計還應考慮到課程對象的年齡差異、文化程度、學習能力及課程內容等特征。例如,不同年齡的學習者交互能力有較大的差異,年齡小的學習者交互能力差一些,面向他們的網絡課程設計交互性應相對簡單,而且必須有明確的導航和方便的控制。隨著智能Agent、智能檢索、數據挖掘等人工智能技術在網絡教育中的應用和發展,網絡學習過程中的交互會變得更加方便、快捷、高效。
4結論
網絡教學中師生的時空分離,造成了教學交互與傳統課堂上面對面的交互有著本質的不同,學習者網絡化學習的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與網絡課程的交互水平。我們在對網絡課程進行設計制作時,不僅要對網絡教學中的交互有較深層次的認識,而且在實際的交互設計中要力求探索交互規律,以創設靈活多樣的網絡課程交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