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 卿
摘要:海南省高職教育近幾年不斷發展壯大,然而,在發展過程中部分高職院校招生難、生源差、投資少、效益差,教學成了普通專科教育的翻版或本科教育的壓縮,缺乏準確的發展定位和專業特色,成為了海南省高職教育的發展障礙。文章就海南省高職院校的發展定位進行了初步探討。
關鍵詞:海南省;高職院校;發展;定位
自1999年開辦高職教育以來,短短幾年的時間,海南就升格或新成立獨立的高職院校10所,以至某些高職院校辦學定位不準,特色不突出,專業設置不能很好地與海南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結合起來,出現專業重復設置等問題,如旅游管理、會計、市場營銷、計算機應用等專業幾乎在所有的高職院校都有開設。
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高職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以培養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為根本任務;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和培養方案。因此,適應社會需要,服務地方經濟建設是高職教育發展的前提。海南省政府于1996年1月就提出把海南建設成為新興工業省和熱帶高效農業基地及度假休閑旅游勝地,即“一省兩地”的建設目標和規劃。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海南熱帶高效農業、現代新興工業和度假休閑旅游業的高速發展,海南已進入加快經濟和社會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的發展階段。《海南省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和降低資源消耗的基礎上,全省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以上,到2010年人均生產總值超過15000元的戰略發展目標。要實現這一戰略目標,需要科學技術的引領和支撐,更需要高職教育培養成千上萬的適應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工作的高層次、實用型、技能型高級人才。
因此,筆者認為,海南的高職教育也要以“一省兩地”建設為前提,以《海南省“十一五”規劃綱要》為指導,打造海南省高職教育的品牌和特色。海南是海洋大省,也是旅游大省和資源大省,還是中國最大的熱帶高效農業生產基地,海南高職教育的發展必須定位于“四為”:即為發展海南新興工業服務、為熱帶高效農業生產服務、為推進海南旅游產業轉型升級服務、為把海南海洋大省變成海洋經濟強省服務。
定位于為發展海南新興工業服務,
為海南新興工業培養新型高技能產業工人
目前,海南將加快發展新興工業。繼續堅持“不污染環境、不破壞資源、不搞低水平重復建設”的原則,實施大企業進入、大項目帶動戰略,帶動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因此,海南的高職院校也要積極主動適應海南新興工業發展的需要,為海南的新興工業培養新型高技能產業工人和管理人員。在有可能的情況下設置一所與海南省新興工業相匹配的工科高職院校,并在現有條件的高職院校開設與新興工業有關的專業,比如開設與天然氣與天然氣化工、石油加工與石油化工、石油與天然氣勘探技術、油氣開采技術、造紙技術、林漿紙一體化產業、汽車工業、生物制藥、南藥開發項目、玻璃工業、生物技術、電子信息等相關的專業,以培養出能為這些產業發展服務的生產、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產業工人和管理人員。
定位于為發展海南熱帶高效農業服務,
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大批合格的新型農業技術人員
為促進海南旅游發展,海南所有高職院校都設置了旅游管理專業,而對于發展熱帶高效農業,僅有原華南熱帶農業大學應用科技學院設置了熱帶果樹、熱帶作物、熱帶種子種苗實用技術等專業,現因學校招生調整已經停招,因此,目前海南在這方面的高職專業設置已不復存在。
農業是基礎,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大力調整農業經濟結構,積極擴大高效熱帶作物種植面積,推進高效作物的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管理、產業化經營等是海南目前農業建設的發展方向和重要任務。對此,海南的高職院校一定要抓住機會,積極調整學校的辦學定位,辦學思路,積極適應海南發展熱帶高效現代農業的需要,為現代熱帶高效農業的發展提供新型農業技術人員。如積極開展對高效熱帶作物種植、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農產品現代物流配送和網上交易等的研究,并設置與之相應的專業,從而突出自己的特色,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大批合格的新型農業技術人員。
定位于為海南打造休閑旅游度假勝地服務,
為推進旅游產業轉型升級注入新鮮血液和活力
2006年4月7日海南省政府公布的《海南省旅游發展總體規劃》指出;要把海南建成世界著名、亞洲一流的度假休閑旅游勝地,設計了“海南島:熱帶中國”的對外促銷口號,提出度假休閑旅游產品的比重逐步加大,觀光旅游產品的比重逐步減小的要求和目標,并第一次提出了“莽原旅游”的概念,設計了熱帶雨林、濱海莽原旅游產品,把生態旅游劃分為綠色生態旅游和藍色生態旅游等。
對此,雖然海南的高職院校都設置了旅游管理等相關專業,但是對于旅游特色的開發和旅游文化的建設還比較薄弱,因此,海南高職院校也應結合《海南省旅游發展總體規劃》中對于旅游的發展定位來研究和發展自己的特色,積極為海南旅游業的轉型升級服務。如對旅游產業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對旅游產品由觀光旅游為主向度假休閑為主轉變的研究,優化旅游產品結構的研究,擴大旅游業對外開放的研究,提高旅游產業競爭力的研究等。并在此基礎上增設旅游新專業或擴大原有旅游管理專業的內涵,增加專業增長點以滿足海南打造世界著名、亞洲一流的度假休閑旅游勝地的需要。
定位于為發展海南海洋經濟服務,
為把海南海洋大省變為海洋經濟強省做出應有的貢獻
海南是海洋大省,擁有1584.8千米的海岸線,海域面積達到210萬平方公里。然而,要把海洋大省變成海洋經濟強省,海南的高職院校必須擔起重任。如海南要把海洋大省建設成為海洋經濟強省,就要倡導“科技興海”,大力培養海洋方面的高科技人才以滿足海洋經濟建設的需要。然而,據海南省教育廳公布的《2005年海南省普通高等學校高職高專教育專業設置情況表》顯示,僅有海南大學的高職學院設置了一個跟海洋經濟有關的專業:水產養殖技術。并且由于2006年海南大學進行招生調整,已經停止招收高職專科學生,因此,實際上海南省高職教育在海洋經濟方面基本上是一片空白。這些都體現了海南的高職院校發展定位沒有與海南的地方經濟建設緊密結合,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結合海南海洋大省的資源特點,海南的高職院校也應積極為構建特色海洋產業體系和海洋經濟服務,加強海洋開發研究,積極培養海洋科技人才。建議海南的高職院校上馬一批與“海”有關的專業,比如“水產養殖技術”、“水生動植物保護”、“海洋捕撈技術”、“漁業綜合技術”、“漁業資源與漁政管理”、“航海技術”、“水運管理”、“海事管理”、“船舶工程技術”、“國際航運業務管理”、“輪機工程技術”、“船舶檢驗”、“行道工程技術”、“港口業務管理”、“港口物流管理與自動控制”、“集裝箱運輸管理”、“港口工程技術”、“報關與國際貨運”等等,從而強化海洋經濟的科技支撐,為把海南變成海洋經濟強省做出應用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海南省人民政府.海南年鑒(2007卷)[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7.
[2]海南省旅游局.海南省旅游發展總體規劃[EB/OL]. [2006-4-7].http://www.hainan.gov.cn/data/news/2006/04/10452/.
[3]海南省人民政府.海南省概況[EB/OL].[2006-1-9].http://www.xzqh.org/quhua/46hn.
[4]海南省教育廳.海南省教育廳關于公布2005年海南省普通高等學校高職高專教育專業整理審核結果的通知[R].2005-4-20.
作者簡介:
姬卿(1975—),男,貴州織金人,公共管理碩士,海南大學應用科技學院教師,從事高職教育教學管理。
(本文責任編輯:孟凡云)
(本欄責任編輯:楊在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