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雪
地球不可再生資源的稀缺性,和人類不斷消耗的破壞性,決定了資源價格長期走牛。
我來問大雪:
最近手頭有點錢了,想再買一套住房改善條件,可是猶豫什么時候下手。網絡上一直爭論不休,唱紅臉和白臉的都不缺,而且嗓門也差不多大。住房畢竟是很大的投資,誰都不想買在跌價前,房價到底會漲還是會跌呢?
大雪來回答:
財務雞湯只是普及知識,并不具備價格分析資格。況且預測價格這件事,分析師用嘴投票,參與者用錢投票,所以房價未來漲還是跌,還是參與者說了算。不過我們知道在價格看法上,一向有空頭和多頭之分。空頭是悲觀主義,多頭是理想主義,究竟悲觀主義戰勝理想主義,還是理想主義戰勝悲觀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可以解答這個問題。
這是1626年的故事:荷蘭人花了大約24美元,有人說是一串玻璃珠,從印第安人手中買下曼哈頓。到了374年后的2000年,這塊面積58平方公里的島,據說估價2.5萬億美元,印第安人這個虧吃大了。但是我們轉換一下思路,如果印第安人沒有揮霍,而是拿著24美元進行了投資。以一個可以參照的利率計算,比如美國1925年至1995年,扣除通脹因素的影響后,股市的年均收益率大約7.5%。24美元每年復合增長7.5%,到2000年就是13.4萬億美元,可以買回5個曼哈頓島還不止,那么反而是荷蘭人吃了巨虧?歷史唯物主義告訴我們,買地的人絕對沒有吃虧,因為曼哈頓的現值就是證據;賣地的人理論上也不吃虧,因為復利的力量保證賣地所得,其增值速率可以不低于土地。但歷史唯物主義還告訴我們,印第安人的24美元早就不見了,而曼哈頓島的價值還在上升,這就是理論和現實的差距。
據說太陽已經發光了50億年,再過50億年就將成為紅巨星,這也就是地球的壽命限期。在遠離滅寂之日的時間段內,地球不可再生資源的稀缺性,和人類不斷消耗的破壞性,決定了資源價格長期走牛。以歷史唯物主義指導理財,每一次的調整都是交易的良機。理想主義將戰勝悲觀主義,空頭僅是短期內的機會主義。
財務雞湯郵箱:greatsnow@126.com(M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