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燕
2009年,這個夏天還沒來到,國內果汁飲料市場的營銷戰已是硝煙彌漫,走進各大超市,僅是幾支大品牌企業的產品就琳瑯滿目,讓人應接不暇,更別說一些中小企業開發的新品種。
這個夏天,果汁飲料市場注定將熱鬧非凡,有業內人士稱果汁飲料行業競爭白熱化,將面臨重新洗牌的境遇,市場有可能進一步壟斷,但究竟鹿死誰手,更多的人認為目前還很難說,但中國著名實戰派品牌營銷專家、北京方圓品牌機構總經理李明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目前果汁飲料市場被幾大品牌企業所包裹,不過對中小企業而言,仍有生存發展空間,關鍵是在營銷策略方面如何尋找到差異化,生產出適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
品牌產品競爭亦步亦趨
今年,在各大品牌之間都出現了“揭蓋有禮,再來一瓶”。對這種現象,李明利分析稱這也是各大企業營銷的一種手段,不過說簡單點就是變相降價,由此可觀今年果汁飲料行業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
品牌的競爭還表現在產品的同質化,農夫推出了針對高端、中高端人群的“水溶C100”,娃哈哈緊跟其上,推出了同樣的品牌“HELLOC”,由于這兩款產品都是新品,還處于開拓期,雙方不僅要共同搶市場,同時雙方還存在品牌的競爭。
但對目前果汁飲料行業現狀,李明利認為總體來看中國果汁飲料市場比較復雜,主要表現在大品牌林立,新產品、新營銷手段不斷在更新,但同時果汁飲料市場也比較成熟,市場上出現了三國鼎立的局面,一支是以包裝創新和口味取勝的臺灣企業統一和康師傅;一支是包括匯源、娃哈哈等國內知名企業;還有一支是大的跨國公司如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現今果汁市場上集中了娃哈哈、匯源、農夫果園、統一鮮橙多、美汁源果粒橙、酷兒、露露等眾多一線飲料品牌。
盡管如此,也有相關專家指出,果汁飲料行業難以形成壟斷,原因是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產品異常豐富,對大企業而言難以對果汁飲料行業所需要的原料——農產品進行壟斷,因此果汁飲料行業將會是多樣化的局面。“幾大品牌占據了市場主要份額,也因此擁有更多的話語權,比如即使娃哈哈推出的‘HELLOC跟農夫推出的新品‘水溶C100類似,但消費者依然青睞,在某些地方,娃哈哈還有后來居上的情況,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現了‘HELLOC還比‘水溶C100銷量更好。”對此觀點,李明利分析道,他認為對中小企業而言,這就很難進入市場。
果汁飲料消費市場被細分
更趨于個性化
面對果汁飲料這一快消費市場,成熟的市場已是品牌林立,競爭激烈。對中小企業而言,如何來打開一片市場,為產品尋找銷路,也成了中小企業最為憂心的地方,尤其是在快消品的前期渠道建設上,是需要大量的人力財力資源,中小企業在這方面大多處于劣勢。
但在市場上,記者在市場調查中發現果汁飲料的形態萬變不離其宗,無非就是澄汁、桃汁、等幾大水果汁和蔬菜汁,這類果汁迎合了大眾化需求,目前這類高濃度的果汁市場銷量仍然比較好,在北京永定路順天府超市里的果汁飲料貨架旁,記者發現一位大爺一口氣拿下了擺放在貨架上的所有桃汁,放了滿滿的一籃子,其中有的是“統一”品牌,有的“牽手”品牌,當記者問及為何一口氣買下這么多,這位大爺笑著告訴記者:“因為這個桃汁孩子喜歡喝,而且還不貴,所以就多買點放在那里。”而超市里促銷員也告訴記者,這類大眾化果汁在超市里銷量很好,因為來順天府的老年人比較多,他們更偏向大眾化并從實惠方面考慮,所以這些大眾化的產品比較好賣。
但就在順天府超市的對面法寶超市,記者卻發現在果汁飲料的貨架旁,除果汁飲料品種更多外,但前來光顧的年輕時尚消費者也非常多,記者在采訪中得知,許多年輕、時尚消費者目前面對琳瑯滿目的果汁飲料,都有些無從下手的感覺,且都是熟知的品牌,而他們在選擇上更偏向個性化的需求。
李明利分析說正是由于目前消費者已經被細分,消費者的個性化、多樣化需求更為強烈,這也給了中小企業留下了一定生存空間,同時也要求中小企業在進行產品營銷方面注重差異化和空間化,如“美汁源”產品中含有果粒,就與市場上其他果汁形成了差異化,使 “美汁源”2007年上半年在全國縣級以上城市的滲透率高達54%(一般果汁飲料平均在20%左右),市場占有率也突破了20%,而且在不少城市,其銷量已經逼近甚至超過了果汁飲料的領導品牌“統一鮮橙多”。另外北京順鑫牽手果蔬飲品股份有限公司今年3月份新推出的一款新品“這樣紫啊”,在營銷方面它提出了以“仿保護眼睛”的復合型果汁產品為賣點,并進行大量宣傳,這點就符合了它的目標定位——中高端市場,因為現在很多上班族長期面對電腦,確實眼睛受到大影響,因此這樣的營銷策略就有差異化,同時也符合消費者需求,目標很明確,就是走中高端市場,主要為年輕時尚人群。不過究竟成功不成功,李明利表示目前還為時過早,但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該產品銷量不錯,在百度“s.h.e”貼吧里記者發現也有不少消費者反映目前價格比較好,但口感不錯,同時也有不少消費者反映目前市場覆蓋率比較低,有很多地方還沒有該產品。
雖然,娃哈哈和農夫的競爭亦步亦趨,且大多同質化,為此不少人進行過研究,認為這這種競爭非常必要,跟快餐行業肯德基與麥當勞的競爭同效,但李明利不贊成中小企業盲目更風,“中小企業不同于品牌企業,他們在業界有話語權,而中小企業很難形成自己話語權,一旦跟上,就會被認為是抄襲,且從長遠來看還是需要尋找差異化,分析消費者需求,找準市場,先立足要緊,堅持生存下來,比如可從防輻射方面入手進行營銷策劃等。”李明利如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