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穎
【摘 要】電影《如果?愛》是一部精彩絕倫的影片,不僅有著絢麗耀眼的歌舞片的外在形式和陳可辛電影特有的細膩風格,而且有著動人的情懷、感人的意蘊。本文試從作品本身出發來探析作品的主題。
【關鍵詞】《如果?愛》 電影 主題
2005年12月陳可辛的電影《如果?愛》公映,這是一部精彩絕倫的影片,不僅有著絢麗耀眼的歌舞片的外在形式和陳可辛電影特有的細膩風格,而且有著動人的情懷、感人的意蘊。
《如果?愛》的動人之處在于它的主題。這個故事的第一重主題,我想是關于回憶與忘卻,過去與現在,理想與現實。作為這部影片創作者的代言人的第一敘述者天使,就在故事一開始,說道:“每個人的一生就好象一部電影,而他們就是那部電影里的主角。有時候他們會以為他們也是別人電影里的主角。但可能他們只是一個配角,只有一個鏡頭。更說不定他們的片段早被人剪掉了,自己居然還不知道……在我這兒貯存了很多被別人剪掉的片段,我把它們都收起來了。因為他們有時候會剪錯的。等他們再需要的時候,我就會把片段送還給他們,而這次我要送還片段的地方就是這里。”天使要找的是當紅影星孫納。孫納是一個吃了很多苦,也付出很多代價才功成名就的女演員,她以為她已經忘記了過去,曾經的那些眼淚和局促,所以她一口否決了要寫回憶錄的建議,她對天使說:“過去唯一的用處,就是讓我不再想回到過去。”什么三里屯、什么地下室,那都是上一輩子的事了,這一輩子,她是將與歐美電影市場簽約的明星,她是著名導演聶文的女人。過去的一切,她都不要再記得。所以她否認認識她十年前的愛人林見東,對在宴會上認出她是十年前在三里屯跳舞的人說你認錯人了。對她來說與故人的重逢對大家最好的就是裝作互不認識。她對林見東說:“像你一樣啊,當不了導演可以讀美術,讀不了美術可以當演員,你都往前走了,你不要把再我往回拉”。十年前,孫納從小鎮上來到北京唱歌,兩個在北京尋夢的年輕人,因為寒冬的一碗剩面相識了,他們生活落魄又不失理想,追求夢想又不斷被現實撞得頭破血流,在相互的鼓勵和扶攜中,他們漸漸相愛了。為了得到現實世界里事業的成功,孫納舍棄了他們之間那份簡單、純真而又真摯的愛情,開始不擇手段的尋找機會,于是她成了別人口中“專泡導演”的人,在她眼里,那些導演也不過是她走向成功的一級級臺階。欲望驅使下她出賣自己的自尊、肉體、青春甚至愛情。對于想實現自己成為電影明星的夢想的她來說,這不過是一場又一場的交易。正如影片中的那段歌曲中所說的那樣“沒有一個是天使,盡管抹粉涂脂,殘酷的天地,一只小螞蟻,沒有嘆息權利,饑餓永遠是主題,愛情是個道具,太陽倒下了,霓虹中飄移,尊嚴水銀瀉地。世界本就邋遢,還有什么可怕,在十字街頭,沒啥好堅持,別跟生活嘔氣,最迷人的身體,最真實的交易,最溫柔的戰役,最爽快的游戲!”所以成名后的她不愿意再回憶。交織在回憶與忘卻,過去與現在中的是理想與現實的沖突,是一個堅強而又渺小的人在現實中追求夢想的奮斗史。在這一重主題之上的,是創作者對于愛情的理解和向往。天使要給孫納的是她的彌足珍貴的愛情,讓她也讓我們重拾對于愛情的認識。影片中,林見東的出現讓三個人都得到了一次精神的洗禮和升華。《如果(愛》不是一個庸俗的三角戀的故事,它講出了一種對愛情的理解和向往,對愛情的珍重,讓我們尋求愛的真諦。
(作者單位:安徽交通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