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培榮
【摘 要】語文教學,不單單是簡單的教學工作,她還肩負著“育人”的重擔。同時,在語文教學中,使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強”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針對學生的需要,才會有好的教學效果,課程也才會受到學生的歡迎,學科才會有生命力。
【關鍵詞】針對性 課本改革 生命力
近年來,本人承擔了中專的《語文》和高職生的《應用文寫作》的教學工作。在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也向老教師學到了不少的教學經驗和好的教學方法。同時,我覺得,語文教學,不單單是簡單的教學工作,她還肩負著“育人”的重擔。下面談談自己的一些淺顯體會。
一、中專語文的教學工作
中專生,語文功底普遍不高,基礎較差。有的學生甚至連普通話也說不好,還有的學生,在讀課文的時候,不能很好的斷句,即使是很簡單的句子,讀起來也顯得很生疏、不連貫。另外,我發現很多學生不會聽課,他們不知道課堂的筆記該記什么,有時老師反復強調的東西,卻根本不懂得記錄,為此,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兼顧這些學生,把教學速度放慢,更主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和技能。因此,在給中專學生講課的時候,我都會在講課之前,讓學生閱讀課后練習題的內容(因為這些問題都是教學中的重點),然后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看課文,在課文中自己找答案。在講課的時候,再加以反復強調,效果會好一些,學生也容易掌握這些重點知識。同時,由于我校外地學生較多,學生們的普通話普遍不好。為了提高學生普通話的水平,幾乎每篇課文,我都讓學生練習朗讀,而且是大聲朗讀,我甚至還要給學生做示范朗讀。有時,我們還會借助于音像教材,比如聽磁帶、看光盤等,讓學生更直觀地學習和欣賞普通話。同時,為了增加學生們學習普通話的興趣,我們還經常開展小型詩歌朗誦會,鼓勵大家采取各種形式朗讀不同題材的作品。我原以為,就現在學生的水平,很有可能會冷場。但,我的擔心是多余的!沒有想到,歷次的朗誦會都很成功。同學們的熱情是如此的高漲——大家爭先恐后地上臺朗讀,有的學生還利用錄音機、MP3等設施配上了音樂;還有的幾個學生組合在一起,表演話劇;更有的學生竟然把一段廣告新聞朗誦得有聲有色!真的,太出乎我的意料了!看到學生們那認真的樣子,既令我感動,又讓我興奮!更增加了我的信心!我想:作為老師,我們要善于發現學生的潛力,愛護學生們的自尊心,更要動腦筋、想辦法鼓勵學生們發揮自己的特長。只要以愛心教導學生、愛護學生,循循善誘,學生就會回報給我們意想不到的快樂!現在,學生們的普通話水平普遍有了很大提高。
針對課堂上有的學生不注意聽講的情況,我在講課時,注意補充課外知識,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他們的聽課興趣。比如,在講《竇娥冤》的時候,很多學生對課本的內容很熟悉,如果按部就班地講,聽課效果就不會太好。于是,我就增加了一些神話故事的講述,比如和課文中有關的“東海孝婦”、“萇弘化碧”、“望帝啼鵑”等故事,給學生展開來講,以吸引學
生的注意力和興趣,然后再講課文,效果就非常好。
二、高職生的應用文寫作
在教學中,由于當時編輯教材時時間很倉促,發現現在使用的校內教材有很多印刷上的錯誤。例如在字體的設置上、語言的通順方面、版面的安排上等等。因此在使用的過程中有很多的不便,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一些不良影響。同時,在例文的選擇上,有些例文的分析過于簡單,顯得蒼白、空洞,對學生學習本單元的基礎知識幫助不大。因此建議盡快修改、補充這本教材,使教材的內容更加豐富,更加實用。
《應用文寫作》,很多學生覺得枯燥、乏味,作為教師,我們也覺得不容易吸引學生。但課程的內容,的確有很多實用的東西。為了讓學生學到真東西,我們不但迎合了學生的需要,給他們講述了最基本的應用文知識,還教授給學生最實用的知識,如:畢業論文的寫作、求職信的寫作、如何應聘、應聘中有哪些技巧等。這內容的增加,受到了學生的熱烈歡迎,也使我悟出了一個道理,就是:講課內容只要有針對性,只要是學生需要的,就是好內容,該門課也才會生存下去。由于增加的內容是學生們畢業后切實有用的、真正需要,普遍受到學生的好評,也增加了我們講好這門課程的信心。
三、語文教學和“育人”的關系
我國的文學作品,有很多“育人”的篇章,這些人文知識幾乎貫穿了所有的文章。例如:講余秋雨的《論雷峰塔的倒掉》,就應講到“愛國”;講《一段最古的長城》,就會講到,作為一個領袖人物,就要有高瞻遠矚的遠見和魄力;講韓愈的《師說》,就會講到要虛心向別人學習;講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就會講到學習的艱難以及刻苦學習的重要性……在講述這些課文的時候,作為語文教師,就不應單單只講課文,應該在講授課文的同時,多聯系實際,給學生一些教育和啟發,傳授給學生一些淺顯的做人道理。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有一定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因為,“教書”和“育人”永遠是聯系在一起的,我們在教學中也不能把它們割裂開來,這樣,語文教學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有一次,我在上課的時候,一個同學一直在打電話,我多次提醒都無濟于事。后來他的聲音之大已使我們無法繼續上課。無奈,我只好沒收了他的手機。但這個學生卻十分惱火,居然摔門離開了教室。下課后,我找他談話,沒想到,他還理直氣壯地對我說:“我發誓:從今天起,再也不上語文課了!”但我發現,該學生在說這句話的時候,眼里是含著眼淚的。于是,我就心平氣和地詢問了他打電話的原因,原來他是和女朋友鬧別扭了。他說:“我必須那個時候和她說清楚了,否則,她就不和我好了。”看著這個著急的孩子,我笑了。我耐心的對他說:“老師看的出,你很在乎那個女孩子,怕失去她。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但是,在課堂上,你這樣大聲地打電話,考慮對別人的影響了嗎?再說,戀愛是很隱私的事,你難道愿意把自己和戀人說的話讓大家都聽到嗎?”一席話,說的這個學生也不好意思地笑了。看到氣氛有所緩和,我接著說:“老師一直很關注你,對你的印象一直都很好,我可不希望今后上課的時候看不到你呀!那樣老師會很失望的!如果需要,老師會幫助你!”聽了我的話,學生的眼淚流了下來,他深深地給我鞠了一躬,說:“老師,謝謝您,我知道錯了。今后,我再也不在課堂上打電話了!”通過這件事,我更加體會到,家長們把孩子交給學校,就是對學校和老師的信任,我們應該對得起這份信任,不應該從我們的手里放走一個孩子!通過這件事,我更加認識到教師責任的重大,“育人”在教學中的極其重要的地位。
(作者單位: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