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希望
【摘 要】科學發展觀作為黨的創新理論,對于指引當前法律戰的開展應用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我們在實現國內經濟和法制建設又好又快發展的同時,必須統籌國內法制建設和國際立法,合理處理國家利益與人類整體利益的關系。
【關鍵詞】法律戰 科學發展觀 指引
科學發展觀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最新的重要創新成果。法律戰從形成背景、社會價值觀等方面都需要用科學發展觀為指引。
一、法律戰思想形成的國際背景和面臨的國家安全戰略環境需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引
科學發展觀是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鑒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提出來的。二戰以來,發展觀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以經濟增長為核心的傳統發展觀;二是以綜合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觀為核心的第二代發展觀;三是以“人類發展”為核心的現代發展觀。現代發展觀是一種全新的發展觀,深刻地改變著人們關于發展的思維定式,它以1990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發表的第一份《人類發展報告》為標志。
從法律戰面臨的國際安全環境來看,國際安全形勢總體上和平與穩定,但是影響穩定和安全的因素明顯增加。當今世界局勢變化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影響國際和平與安全的不確定因素還在不斷的增加。一是世界多極化依然在曲折中發展,單極化與多極化的矛盾、稱霸與反稱霸的斗爭將繼續成為二十一世紀相當一個時期內國際斗爭的焦點。二是經濟全球化不斷加快,在推動生產力發展的同時也加劇了世界發展不平衡的矛盾,從而導致世界的更加不安寧。三是新軍事變革和各主要國家的軍事戰略調整的深入進行,使以高技術為特征的軍事競賽更加激烈,導致世界軍事力量的嚴重失衡。四是許多國家和地區的民族、宗教矛盾不斷激化,致使武裝沖突和恐怖事件此起彼伏,雖然大戰打不起來,但不安全因素在不斷上升。在這樣的國際安全環境下進行法律戰,就必須在武裝沖突法的運用上,與國際正義力量一起,努力實現武裝沖突法的主旨,即禁止國家在國際關系上使用武力,協調武裝沖突中“軍事需要”和“人道要求”的矛盾,減輕戰爭災難,避免不必要的痛苦。
二、法律戰思想與科學發展觀相契合給我們的啟示
1.在求和平、謀發展的時代潮流下,順應法律全球化的發展趨勢,推進國內經濟和法治建設又好又快發展。保障安全與促進發展是主權國家追求的兩大基本目標。黨的十六大提出了“互信、互利、平等和協作的新安全觀”。新安全觀與科學發展觀的提出,大大深化了我們對國家安全與發展問題的基本認識。新安全觀是一種基于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促進中國“和平發展”大業需要的共同安全觀和普遍安全觀。新安全觀所運用的國際關系準則等系列內容也正是法律戰必須掌握的武器。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指出:共同分享發展機遇,共同應對各種挑戰,推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事關各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各國人民的共同心愿。為此,應該遵循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恪守國際法和公認的國際關系準則,在國際關系中弘揚民主、和睦、協作、共贏精神。
開展法律戰離不開國內經濟和法治基礎,以和平和發展為主流的國際環境為我國進行經濟和法治建設贏得了寶貴機遇。既然法律戰的首要目標是遏制戰爭、保障國家安全,最高價值追求是保障全人類的安全、秩序、自由與發展,那么,就必須創造一種力量來維護和平發展環境,而這種力量不是靠法律本身可以獲得,也不是直接通過法律戰而形成,決定的力量來自經濟的發展和綜合國力,因此,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努力形成一種能夠實現人人富足而避免社會極端分化的經濟結構,形成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之強大國力。只有這樣,才能在國際上有分量,才能團結更多力量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而這一切,又要靠法律制度來維護。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開展法律戰,必須與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相適應,立足本國進步的法律理念和法律思想,發現和培育法律進步的因素,尋找中西法律理念的深層共性,在外來法律文化與本土傳統法律文化之間找到合理的平衡點,發揚現代民主法治精神,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2.深刻理解法律戰思想與科學發展觀在核心社會價值觀上的同構性特點,積極參與國際立法。人類社會經過一定時間的發展與融合,形成一些共同的價值觀,如前文所述的安全、秩序、自由、發展、人權與正義等。法律的發展與交流產生共同追求的現代法治原則,如民主立法、公正司法、依法辦事、規范權力、保障人權、維護秩序等,這體現了人類的共同意志和國際法的基本原則,符合人類的整體利益。要實現這些價值,既要靠國內法,也要靠國際法。因此,要充分認識到國際法在法律戰中的作用。在考慮如何運用法律手段進行法律戰的時候,首要的出發點是使國家戰略和軍事戰略得到維護和保障。由于國際法在世界各國得到相對廣泛的承認,擁有公認的效力,所以,國際法是爭奪法理優勢的首選。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開展法律戰,既要注重國內社會主義法律,特別是軍事法的協調發展,又要注意國內法與國際法,特別是戰爭法的協調發展,做到統籌國內法和國際法兩個大局,使法律戰既為保障國家安全,又為保障世界和諧發展做出貢獻。
3.用發展的觀點深入認識法律戰,合理處理國家利益與人類整體利益的關系。戰爭雖然不斷,但發展總在繼續。人類社會在不斷發展,法律戰的領域也在不斷擴大,太空法律戰的出現就是鮮明的例證,這要求人們重新審視國家利益與人類整體利益的關系。國家利益的空間隨著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特別是科學技術的發展而不斷拓寬。國家利益涉及的領域,從陸地延伸到海洋,隨著人造衛星、宇宙飛船、航天飛機的發明運用,又延伸到太空。電子計算機和信息網絡的普及應用,又使電磁空間納入了國家利益的范疇。當代國家利益的發展出現了由過去一維空間向陸地、海洋、天空、太空、電磁等多維空間全方位發展的態勢。
參考文獻:
[1]叢文勝.現代戰爭中“法律戰”概念辨析[N].法制日報,2005-3-9.
[2]胡林輝,金釗.解讀科學發展觀[M].北京:研究出版社,2004.
[3]任民.新安全觀與科學發展觀[I].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
[4]卓澤淵.法律全球化解析[J].法學家,2004,2.
[5]毛國輝.信息時代戰爭法理研究[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6.
[6]王偉偉,邱飛.美國稱霸太空又違法[J].中國軍法,2004,2.
(作者單位:武警沈陽指揮學院政治理論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