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微型計算機》與讀者互動的平臺,歡迎百家爭鳴、暢所欲言。如果你關注lT行業發展,如果你眼界獨到、觀點犀利,歡迎在此留下你的聲音。投稿郵箱:tiand@cniti.cn。
Windows 7會是下一個“小強”嗎?
王宏
縱觀微軟幾代產品的歷史,版本號為x.1的產品,往往擁有更為頑強的生命力,例如WindowsNT(v3.1、、Window s 98(v4.1)、WindowsXP(v5.11。這就是微軟有名的“x.1定律”。2009年lO月22日,Windows 7發布,作為Windows Vista的繼任者,微軟給它起了個意味深長的版本號v6.1。它能夠成為另一個“小強”嗎?
在使用體驗方面,微軟顯然早就意識到了Windows Vista的不足,在Windows 7中引入了四檔可調節的UAC,以及虛擬XP模式,這些顯然大大改善了Windows XP用戶初用Windows 7所遇到的適應性和兼容性問題,超級任務欄和跳轉列表的引入,也一個不錯的亮點。其次在軟件與驅動程序的兼容性方面Windows 7已沒有大礙。這點上要感謝Vista這位開路先鋒“身先士卒”的表現了。Vista發布的近三年來,各種驅動程序都已完善,各路軟件也漸漸適應了Vista的脾氣,而Vista下的多數軟件和驅動,都可以直接在Windows 7上使用。最后,部署Windows 7所帶來的硬件升級成本及軟件成本問題已不大,如今就算上網本也能較為流暢地運行Windows 7,而在國內發售的版本更是有最低399元的售價。
然而,判斷一個系統能否成為“小強”的最關鍵一點,是它的游戲支持。當年,就是因為越來越多的游戲只能在Windows XP上運行,很多用戶才從Windows 98或ME換到XP,使用后他們發現,其實windows XP也很不錯。windows 7中已經包含了全新的DirectX 11并且向下兼容DirectX 10,而Windows XP就連DirectX lO也不支持。當今后的游戲向DirectX11靠攏后,Windows 7的普及也就沒有懸念了。
綜上來看,Windows 7已經具備了成為新一代“小強”所具備的各種素質,Windows XP被最終替代也僅僅是個時間問題。
山寨何其多,創新何其有?
郭俊
讀了《微型計算機》10月下刊中一篇名為《假顯卡市場探秘》的調查文章,我感受到國內市場及產品創新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山寨的“魔掌”不僅伸向了電視機、影碟機、手機,上網本等產品,如今消費者連買個顯卡都不能安心。我們一邊感嘆山寨的“創新”精神,一邊也只能為它們屢屢把頭腦用錯地方而嘆息。
仿冒者一向是很聰明的,能仿制外包裝,能改顯卡BIOS,還能重組顯卡,這是有著天才創意的人才能做到的。那么,并不是要討論這些顯卡如何獲取暴利,如何瞞天過海,我們真正需要客觀認識的是中國不缺具備創新精神的人,而是缺一種正確的態度。這么多山寨產品能在市場上受到人們的光顧,除了價格便宜外,更重要的是他們會模仿和改造產品,想方設法瞞過顧客眼睛。我用的Nokai和你用的Nokia看起來沒多大區別,價格又便宜,當然人人蜂擁而入。對于這些劣質的顯卡,GeForce 9600 GT只賣168元,相信在國內還是能騙很多顧客的,貪小便宜的心理讓這些“另類創新”的廠商有了可乘之機,把舊顯卡的核心和顯存顆粒拆下來,改改BIOS,我的GeForce 6600就能變成“GeForce 9600 GT”。雖然這些“創新”的確為山寨廠贏得了可觀的利潤,但他們本可把腦力用在更加有意義的事上。
我們追尋的是有新的東西誕生,而這個新的東西是對人們有用的,是能讓人們明顯體會到他們的新鮮的,是一種能提高人們生活品質的,還是一種能改善工作效率的產品,并不是一些用回收料制造的假顯卡,更不希望看到市場秩序因其而亂,令消費者蒙受損失。現在,我們也只能期望明天“山寨何其多,創新何其有?”的感嘆會越來越少,而市場上那些前所未見的品牌帶來的更多是前所未見的創新性產品。
網購找罵折射網店評價體系需改革
陳秀美
你聽說過為了被店主罵而買東西的怪事嗎?這事可能也只有在網上才能發生。日前,在淘寶開家居店的胡為卻以這樣的“暴強回復”贏來了大批買家,讓自己的網店火了起來,并且被譽為了“淘寶最牛罵人掌柜”。
按理說,賣家得了差評作些幽默回復,這本是一種無奈。但買家們卻把打差評當成了取樂,這也反映了網友們對“好、中、差”這樣的簡單評價體系已經厭倦了,無關緊要了,甚至可以用來游戲了。那么到底要什么樣的評價體系,才能既客觀反映網店的實際信譽情況,又對買家有參考作用呢?
我認為,答案應該是讓網店的信用與國家個人征信系統以及相關的法律掛起鉤來,這才最可信。淘寶公司等交易平臺,它們只是企業,是被監管的對象,而不是執法部門,他們沒有執法權,不能代為執法。工商等執法部門只有把這些新興的網絡交易平臺全部納入監管的范圍內,讓優秀的網店能夠得到發展,讓那些賣假貨的,或者是騙錢的人,得到相應的懲罰.并且納入征信檔案,這才是最好的信用評價。
規范網絡購物,是一個漸近的過程。工商部門今后應該對網店證照、商品質量、誠信經營、退換貨制度等都進行監管,承擔起網絡市場行為、交易行為、服務行為等監管職能,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為消費者維權的層面上。
另一方面,征信系統的監管,也具有雙面性,不僅要對賣家進行監管,對于買家,同樣也應該監管。現在有一些惡意買家居然做起了職業差評師,專門以給網店差評為手段索要網店錢財,甚至還出現多人合作的“團伙作案”。從法理上講,職業差評師的行為屬于侵犯行為,嚴重時涉嫌敲詐勒索。完善的法治容不得職業差評師無法無天,只有將這些情況都納入征信系統,與個人終生的信用掛起釣來,網絡購物的春天才會真正到來。
從漫畫審看NVIDIA的“無畏創新”
但蒙
近來,一個疑似來自NVIDlA的網站fwww.intelsinsides.com)用漫畫把Inte|諷刺了一番,和美國紐約州檢察總長安德魯·庫默一樣,該站點對Intel付給計算機廠商數十億美元的“回扣”表示出了最為強烈的抨擊。之所以說“疑似”,是因為該網站所采用的IP地址和NVIDIA的官方網站相同,在其頁面最醒目的位置還擺放著NVIDIA的徽標,這基本可確定它是一個NVIDIA的非正式附屬站點。一向以技術創新而無所畏懼的NVIDIA如今卻把其創新精神用在了漫畫上,它到底怎么了?
Intel的“回扣”由來已久,也算是眾人皆知的問題,但從表面上看,這件事和NVIDIA唯一的關系也僅限于芯片組授權的問題上。我們都知道,芯片組業務是NVIDIA的副業,如今的市場上基于NVIDIA芯片組的Intel平臺主板已難見蹤影,這和Intel對NVIDIA的各種封鎖舉措以及以“回扣”方式提升其市場占有率不無關系。
問題就在這里,比起芯片組市場所丟失的部分利潤,NVIDIA更加反感自己的命運由一家CPU企業來擺弄,更何況有ATI被AMD收購的前車之鑒。現在,孤軍奮戰的NVIDIA有CUDA和Tegra,它們試圖證明兩件事:即使流處理器是為圖形處理而設計,它也能夠有強大的通用計算能力;未來是協處理器的時代,單一的x86結構已經過時了,而NVIDIA已經適應了這種變化。顯然,Intel對此感到不快,已經獲得TATI的GPU和芯片組技術的AMD也在漸漸疏遠NVlDIA,很多人也開始產生這樣的疑問:NVIDIA能靠自己活下去嗎?
就我來看,IT產業不論是軟件或是硬件,始終為創新者準備了一塊不受侵犯的生存空間,NVIDIA已經通過CUDA、PhysX、SLI等先進技術令自己成為了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未來還可在硬件層面把這些功能,特別是CUDA改進得更加完美。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它抓住了處理器從通用計算向專用計算的發展趨勢,這也是越過頻率、功耗、發熱等等瓶頸的最佳方式。從這點在看,NVIDIA的確是業內為數不多的有底氣在漫畫中拿Intel CEO歐德寧開刀的公司。
(以上觀點和本刊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