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吉志
最近,在某教育論壇上看到一個關于“校長的權力有多大?”的專題討論帖子,帖子上老師們的“哭訴”,引人深思。
孤獨一劍:從道理上講,學校是最應該講民主的地方,可現在成了最沒有民主的地方了。過去我們說農民文化素質低,可現在農村都實行了村民選舉,學校為什么不能選舉校長?校長由局長聘任,在學校這方天地下,可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校長對教師具有絕對的聘任權,吃人家的飯砸人家的鍋,教師誰敢監督校長?
滄浪之水:我們學校實行“四制”改革后,教師績效工資的發放權交給了學校。如果哪位教師有不同意見,校長要么停扣績效工資,要么取消獎金福利,要么評優晉級靠邊站。在他“負責”的這個學校,他說活才算數,他金口玉言。在這樣的氛圍中,校長總是站在領導的角度審視每一位教師,很少從教師的角度考慮問題,侵害教師權益的事情可以說是習以為常。
一塊磚頭:我們學校的校長在管理過程中,唯親是任;亂定復習資料,揮霍公款,教師群眾反映很大。但這位校長卻能穩坐釣魚臺。因為校長是上級任命的,校長表現不好,就是上級的失職,準說校長不行,那誰就在給上級抹黑。即使有教師對校長有意見向上級反映,上級也往往以大局穩定為借口,盡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筆者確信,教師們的“哭訴”絕非無中生有。校長權力的過度膨脹,與我們目前的校長任免制度有很大的關系。要避免校長的“權力中心”,真正實現學校的和諧發展,“校長該由誰來選”已是一個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作者單位:山東省膠南市濱海街道辦事處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