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姮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美國電影對中國的第三次性革命的影響。美國電影的傳入對中國的第三次性革命起到了強大的推動作用,促進了中國新時期的性解放;但同時,中國社會對美國電影中所強調的性自由照單全收的行為最終給社會帶來了許多根本上的不利影響。
關鍵詞:美國電影;第二次性革命;第三次性革命;性解放
中圖分類號:J9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09)30-0057-01
一、中國的三次性革命綜述
中國的第一次性革命,從1949年開始的,也被稱為“制度性革命”。新中國成立后的包括性行為在內的婚姻制度、婚姻關系的確是對舊中國時代的徹底否定,對婦女的解放、解放生產力、促進社會的穩定,有著不可低估的積極意義。在這段時間內,性觀念極端保守,嚴格建立在婚姻基礎之上,任何非生育性行為被認為是可恥的。
而中國的第二次性革命出現在80年代,剛好是改革開放,國外文化入侵的年代,這次革命被稱為“自我的革命”。性社會學家潘綏銘教授清晰地描述了中國人的性觀念變化的軌跡。性的目標被明確化了——表達愛情和尋求身心的快樂。
第三次性革命出現在90年代末,“中國人的性行為越來越像西方六七十年代的性革命,”李銀河說,“就是強調性是自己的權利。”世紀之交,正好是美國電影大肆侵入中國之際,在這場轟轟烈烈的革命中,美國電影,不得不提。
二、美國電影對中國第二次性革命的影響
改革開放后引進了一批批優秀的美國影片,歷經過那黑暗的無性的30年的中國人第一次在影片中看到了他們一直渴望但卻又不敢追尋的東西,于是,他們就這么開始了性解放的意識。
直到第二次性革命,國人才第一次的承認孩子也是有性的,而這一點在西方的電影中是毫不回避的。不同于成年人的性,沒有肌膚的接觸,更沒有任何關于肉體快感的刺激追求,僅僅是對與自己身體結構不同的異性的好奇,對母性的留戀。我們經常可以在美國電影中看到那些乳臭未干的小男孩們,要么頑皮的掀起女孩子的裙子,要么悄悄撕下書頁里裸體女人的畫報。通過這些影片,當時的國人們第一次的認識到了性的美好。
在一系列美國電影的轟炸下,國人也是第一次提出了婚外性行為這一概念。西方電影對此的研究也由此不再停留在對故事的講述上,似乎擺在觀眾面前一個個活生生的例子。通過以前根本不可能看到的影片,國人重新審視性的意義,愛的真諦,更是破天荒的提出了“提倡婚前和婚外性行為”的口號。
這一系列的美國影片對第二次性革命可以說是至關重要,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它們帶領著那是剛剛才有性觀念的國人們更為理智的看待和認識性行為,也讓國人們看到了性美好而莊重的一面。
三、美國電影對中國第三次性革命的影響
如果說美國電影在上個世紀80年代時像一抹春風一般撫開了國人閉塞的心靈,那么世紀之交的美國電影及文化在性解放運動中大概扮演的確是毒藥的角色吧。
表面上看起來,經過第三次性革命,中國的性解放運動算是真的完成了。現在離婚率高舉,婚前同居率高舉,早戀年齡大大提前,結婚時女性似乎大多已不再是處女(男性亦然),一夜情、多次戀、多角戀、婚外戀、同性戀、包二奶等現象越來越多,所有這一切都向人們表明了中國社會性解放所取得的“成就”有多么巨大。世紀之交,人們的觀念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對大多的外來事物的接受尺度也是大大提高。特別是一群以“不走尋常路”標榜自己的年輕人,對新鮮事物無論好壞,幾乎見到就收。
在第三次性革命里,過去一度已經退出社會舞臺的崇揚“享樂主義”和“自我中心主義”的“快樂哲學”又重新復活了,西方社會的“性革命”過程中所出現的種種社會問題又被一律地貼上了“革命”的標簽,作為性道德調節手段的羞恥感、義務感、責任感、良心感、嫉妒感、道德感及貞潔感等等都可以統統視而不見,剩下的只是人的本能,只是快樂。幸好這場“第三次性革命”“還局限在小的群體中”,整個社會“甚至還沒有清醒意識到”,否則它的后果不僅是不堪設想,而且慘不忍睹的。
四、小結
解放最初是針對封建時代對性行為的束縛的錯誤觀念提出來的,80年代的中國第二次性革命真正意義的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當時人們的思想,其中,美國電影更是在引導人們正確認識性及性行為方面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到了20世紀中期,中國有關性的革命推到最高潮,但是伴著如西方社會信仰危機,伴隨著大量美國R級影片的流入,人們的道德底線受到破壞,性解放走向另一個我們不愿看到但卻無法控制的極端。
但是,第三次性革命所帶來的惡果,我們并不能歸結到美國電影的不良影響上,我們需要的,是克服自己內心的弱點,辯證的看待電影所想傳達給我們的價值觀,對待良莠不齊的美國電影,決不能照單全收。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以及由此導致的道德敗壞問題,中國的性解放才會盡可能的健康和美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