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瑋 王海鷗
摘要約翰·享利·紐曼——19世紀著名神學家、教育家、文學家,世界近代高等教育發展史上最有影響的高等教育理論家之一。他對高等教育的真知灼見贏得了世人的矚目。本文對紐曼的大學理念、形成背景、進行簡單的總結和評析。
關鍵詞紐曼;思想:教育理念:大學
1851年紐曼擔任都柏林大學校長,1858年他辭去校長職務,返回伯明翰做紅衣主教。在這7年的時間里,紐曼在都柏林所做的一系列演講,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產生非凡影響。這些演講稿經多次修訂,于1873年以《大學的理想》一書聞名于世,成為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第一本較早系統、全面、綜合論述高等教育的專著。
一、紐曼思想形成的社會背景
1、經濟因素
18世紀中葉,英國掀起第一次工業革命。人們認識到要獲取更大的利益,就必須依靠教育培養出的優秀的實用人才。這場革命促進了大學教育的發展,出現了所謂的“新大學運動”,新大學重視實用的技術教育,培養實用的專業技術人才。
2、政治因素
為了適應大規模生產的需要,及向外擴張殖民地,在國際競爭中保持其優勢,政府急需大量能掌握現代生產、科技、經濟、管理乃至軍事技術的人才,而依靠牛津和劍橋兩所大學是不能滿足的。于是一批新大學紛紛出現,這些學校積極發展職業教育,這與紐曼的觀點針鋒相對,促使紐曼對大學的功能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從而形成了自己的自由教育觀。
二、紐曼大學的理念
1、大學的概念
大學是傳播普遍知識的地方,既是知識的集中地,也是講授知識的中心,“大學講授普遍知識”是大學的本質所在。大學具有相對獨立性,它不應屈就于任何事物,包括教會。紐曼認為,巴黎大學作為一所真正意義上的大學的關鍵在于它容納并教授了所有的普遍知識。他的學生來自世界各地,沒有國家、種族、階層等的區別,這就是紐曼理想的大學。紐曼認為大學教育應是培養人的理性的。
2、大學的教育
紐曼在大學教育觀中最為突出的就是主張教學和科研相分離。他認為發現與教學是不同的兩項工作,如果把精力放在知識的發現上,必然會使教學功能下降,既然學校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那就應該注重教學,而不是發現。
3、大學的學習
一個人要不斷積極主動地學習掌握知識,發展理性,就必須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首先學生最好是采用問答式學習,包括師生討論。一方面教師不斷的引導、啟發學生,另一方面學生自己也要主動思考。“羅馬不是一天造就的”紐曼總是借用這句名言,告誡學習必須循序漸進,踏踏實實。同時,紐曼也強調學習的過程必須相互協作、共同奮斗。因為真理的發現總是集體的行為,需要幾代人的努力才能完成,僅僅靠個人力量是永遠根難達到的。
三、簡單評析紐曼的大學理念
1、紐曼的大學的概念奠定了現代大學三大功能中最核心的內涵,即大學是教授知識的場所。大學的目的是發展學生的智力。現在這已成為世界大學公認的大學的基本標準。
紐曼所提出的自由教育的理念,提倡培養人的理性和發展人的智力,從知識整體性的角度出發,要求學生完整的看待知識,理解知識之間相互獨立又彼此影響的關系,使學生能夠靈活的學習,發現知識,而不是僵化的學習,使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獲取更多的知識。紐曼的這些觀點在今日看來也是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的。
2、紐曼認為:大學教育應重視學生的理性發展
紐曼大學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發展人的理性,這也是他大學教育的最終目的。紐曼所強調的“理智訓練”,其結果就是要實現人格的完善,意指今日的全面的素質教育和理性精神的培養。
3、大學應在知識傳授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智力
當今社會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人類將面對的是一個陌生而又豐富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人們不但面臨著對舊知識的更新和對新知識的掌握,這就不但要求各學科和人類之間的相互合作,而且對個人的知識量也提出了挑戰。因此這樣就要求我們在研究自己所學專業的同時也要涉及一些其他學科的知識,更多的了解學科間的聯系,有利于自身的發展,也將對問題有著更深刻而寬泛的認識。
4、大學應保持其應有的相對自治地位
“大學自治是以研究高深學問為己任的高等學校的最悠久的傳統之一”。但對于高等教育自身,尤其在學術自由和自我管理方面的自治則是它自我生存、發展的必要條件。大學自治不但有利于高校自身的調整,更有利于大學的穩定,有利于知識人才的穩定。因此,近年來,為促進高等教育自身的發展和對人才培養規格的要求,世界各國紛紛調整大學與政府之間的關系,重新評估大學自治的價值。
紐曼的一生不斷的在追求的真理,在他的理念中大學應是來者不拒,沒有憂慮,沒有偏見的,只要大家是沖著真理而來。并堅信真理自有其走向成功的力量。
在百年后的現代大學中,仍有許多紐曼的追隨者,在始終不斷的在貫徹他的思想。深入到他的大學思想的核心內容中去,我們會發現他的大學理想有豐富、深刻的內涵,并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這也正是《大學的理想》一書出版100多年來,仍對今天世界高等教育的發展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