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永曄



2009年8月2日,一場名為“我和我的祖國”的演唱會在浙江電視臺唱響。演唱會上,一位男高音歌唱家深情地演唱了《我和我的祖國》《天路》《草原之夜》等經典愛國歌曲。一時間,臺上激情澎湃、臺下掌聲如雷,就連電視機前的觀眾,也都產生了強烈的共鳴。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王國平還為演唱會題詞:“歌唱祖國,頌揚人民?!?/p>
于是,大家把這位男高音歌唱家的名字記在了心里——張承軍。
讓人驚奇的是,這位出生于1954年的優秀歌唱家,還在臺前幕后扮演著許多重要的角色:學術上,張承軍師承高芝蘭、溫可錚、葛朝祉教授等著名聲樂學家,是“中國唱法”的重要研究者;教育上,張承軍身為杭州師范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多年來獻身于事業,培育出了一大批優秀的聲樂人才;社會上,張承軍擔任浙江省政協委員,一直以來都在為文化藝術的繁榮而奔走呼告;此外,張承軍還是那位多才多藝,活潑開朗的“超級女聲”丁叮(張立)的父親。
是平易近人的歌唱家、誨人不倦的良師,還是滿懷使命感的知識分子、教育有方的慈父?記者專訪了張承軍教授,希冀走進這位藝術家的感動人生。
師生情:承載傳統
見到張承軍教授是在杭州京杭大運河的河邊,驟雨后的空氣格外清新,一反杭州三伏天的悶熱。還未開口,張承軍先哼起了《船工號子》:
“濤聲不斷歌不斷,回聲蕩漾白云間羅。
高峽風光看不盡哪,輕舟飛過萬重山喲?!?/p>
悠揚的歌聲回響在古運河之上,凝重質樸、意蘊豐厚。談及“師生”這個話題,張承軍眼中顯露的,是對師長敬重的恭謹和對學生關愛的柔情。他說:“我們的藝術就像這長長的運河,而我只是這其中很小一段,我的成就來自于上游師長的教誨,而我的責任是把這些學術價值和藝術觀念傳承到河的下游去?!?/p>
張承軍的童年是在革命老區井岡山度過的。盡管炮聲已杳,硝煙散盡,但那些激越、亢奮的信念,那些艱苦奮斗的傳統,仍時刻激動著他幼年的心,給他以潛移默化且綿綿不絕的影響。“人民群眾是我的第一老師?!边@是張承軍常說的一句話。
張承軍的母親是朝鮮族人,能歌善舞,她經常勸勉年幼的兒子:“長大后,要做個有出息的人?!睆埑熊妴柲赣H:“什么叫有出息的人?”母親告訴他:“心里裝著人民的人,對人民有用的人,比如科學家、工程師、歌唱家,就是有出息的人?!蹦菚r的張承軍對科學家、工程師沒什么概念。但母親的歌聲為大家帶去的歡樂,卻是他從小耳濡目染的,“唱人民的歌,唱人民愛聽的歌”,這是張承軍幼時便立下的志向。母親,是他最重要的啟蒙老師。
1972年春,張承軍進了在四川南充歌舞劇院,從此開始了他幾十年的文藝舞臺生涯。余楊、高芝蘭、溫可錚、葛朝祉、周大風,這些響當當的名字,都曾在藝術上給予過張承軍教誨和點撥。張承軍說,那些德高望重的師長“給予我的教育不僅是唱歌的技巧、聲樂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們教會了我怎樣做人,怎樣回饋祖國,怎樣體現音樂的價值。這些比書本上知識更重要一千倍、一萬倍?!?/p>
張承軍從師長那里學到很多,但他卻毫無保留地教給了他的學生。2000年10月,張承軍開始擔任杭州師范大學聲樂教授,正式走上講臺。一轉眼,就是9年。聽過張承軍課的學生們,對老師都有著發自內心的感激與尊敬?!皬埨蠋熒险n從來都不照本宣科,而是結合他多年的演唱經歷進行教學,很生動。而且張老師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德,‘德藝兼備是他考評學生的標準?!睂W生們這樣評價張承軍。
在“我和我的祖國”演唱會上,與張承軍同臺亮相的還有中國東方歌舞團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胡雁和浙江歌舞劇院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周旋。兩位女歌唱家深情的歌聲同樣打動了眾人,而她們,也是張承軍的學生。當兩人齊齊向張承軍鞠躬,感謝老師培育之恩的時候,在場眾人無不動容。
項蓉、余歡、張曉連、陳亞洲、嚴佳、周凌潔……這一長串如今活躍在國內舞臺上的青年歌手,都出自張承軍門下。
父女情:言傳身教
如果說張承軍桃李遍天下,那么在他諸多學生中,有一個女孩無疑最讓他驕傲。
這就是化名“丁?!薄⒃凇俺壟暋蔽枧_上大放光彩的張立,張承軍唯一的女兒。
說到關于女兒的話題,張承軍滿臉幸福,他的話匣子就這樣被打開了。
他回憶說,在張立上小學一年級時,《中國青年報》上的一則關于中日小學生夏令營的報道在全國引起了軒然大波,并引發一場關于中國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一次大討論,這次討論也給了張承軍極大的啟迪。
此后,張承軍一直把綜合素質的培養放在考試成績之上。他說,課業成績、公德意識和個人修養、獨立生活和創造能力,是教育孩子不可偏失的三大要素。多年來,他一直給女兒很大的自由發展空間:“生活瑣事能不管就不管,在不違反大前提的情況下,盡量尊重孩子的選擇?!?/p>
2005年,張立報名參加了當時紅透半邊天的“超級女聲”,為了不讓父親知道她參賽的事,張立在報名時用了藝名“丁叮”。原本只是打算去“玩玩”的她,沒想到一舉就進入了杭州賽區50強。當時,張承軍一位同事在電視上看到了張立的身影,告訴張承軍說:“哎,電視上那個丁叮很像你的女兒?!睆埑熊娨粏?她才把參賽前后的事說了出來。
面對當時青少年狂熱追捧的“超女”舞臺,張承軍只是淡淡地告訴女兒:“這只是一次有演唱色彩的娛樂活動。娛樂和藝術還是不一樣的,藝術家成材,是不能期望一夜成名的?!睆倪@之后,張立一直抱著非常平和的心態去參賽,當作是參加一次表演實踐,一次鍛煉自己的機會。“超女”比賽前后,她交了很多新朋友,也歷練了許多人生經驗。
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是,正當其他“超女”們還在流連這個充滿了聲色的“快餐式舞臺”的時候,張立毅然選擇了急流勇退,繼續深造。2007年,張立遠赴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今年,她又開始在澳大利亞紐卡所大學學習,“雙碩士學位是我的目標?!睆埩⒄f。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張立加入了護送奧運圣火在堪培拉傳遞的隊伍,這位秉持著和平理念的中國年輕人,身在異域,不忘祖國,贏得了國內很多親朋的喝彩。后來,她就此事寫的文章《火紅堪培拉,熾熱中國心》,發表在國內的報紙上。
祖國情:引吭高歌
“如果你知道世上有多少苦難,你就會珍惜每一點甘甜。如果你心中有遠大的理想,你的面前就沒有困難。如果你想品嘗成功的喜悅,你就會充滿自信勇往直前。”
這是張承軍寫在鋼琴架上的一段話,也是他為人從藝的座右銘。
探尋張承軍的人生軌跡,就會發現,“歌唱祖國,頌揚人民”是他生命的主旋律,也是他心中最遠大的理想。
說到這理想的由來,張承軍眼里滿是對故去的追憶和對信念的堅持。
那年,張承軍初中剛畢業,又趕上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熱潮,他來到大巴山的儀隴縣插隊。繁重的體力勞動,貧困的物質生活,變幻的政治氣候,使他陷入了迷茫與困惑。一個深秋的中午,他披著蓑衣、扛著鋤頭上山挖薯。為了一泄胸中的郁悶,他開口唱道: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礦,
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歌聲一出,煩惱頓解,他便接著唱了下去。唱了一支又一支,唱完革命歌曲,再唱京劇樣板戲。當他覺得有些累了,準備找塊石頭坐一坐時,才發現他身后已站了一大批人,原來鄉親們已上工多時,全在聚精會神地聽他唱歌,秋雨淋濕了衣衫,也無人走開。
這讓張承軍的心靈受到猛烈震撼,那一幕一下子定格,永恒地印在了他的腦中。“當一個人民歡迎的歌唱家!為人民歌唱一輩子!”他暗暗下定了決心。
這種愛國之情貫穿了張承軍日后的聲樂表演和研究。
多年的實踐中,張承軍發現,中國雖然有一大批歌唱家在國際上嶄露頭角,但他們演唱的往往都是別人的歌,是對外國聲樂作品的模仿。這種狀況長期延續,就必然注定中國在世界歌壇上,只能充當配角。因此,張承軍提出了“融洋貫中,逐步形成中國唱法”的主張,并著重指出:“理想的‘中國唱法,是一種能根據中華民族的語言、氣質之特點及不同劇種、曲種、歌種的唱法,能充分體現中華民族音樂風格、有民族代表性的歌唱流派。”1995年,當他的這一主張以論文形式在第五屆全國民族聲樂研討會上宣讀后,立即獲得了與會學者的高度評價。中國音樂學院教授金鐵霖等人認為,張承軍在民族聲樂的發展道路上提出了一個“很有價值、很有意義的新觀點”。
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擁有5000年文明的中華民族,在歌唱藝術領域里去形成世界上公認的、有民族代表性的歌唱流派——“中國唱法”,是民族文化發展的需要,是世界歌壇的期待,也是中國歌唱藝術高境界的追求。
這是多么自覺的歷史使命感,又是多么豪邁的中國風。難怪臺灣報刊稱他為“當今大陸最杰出的男高音歌唱家”,“達到氣、聲、情、韻渾為一體的歌唱自由境界”。
步入專業文藝舞臺以來,張承軍以熱情奔放的演唱為大家所喜愛。他不僅在十幾部中外大型歌劇中扮演過主角,舉辦過許多場個人演唱會,還為數十部電視劇配唱插曲,其中最為廣大觀眾熟知的就是《濟公》。
從1995年起至今,張承軍還帶領學生把“張承軍中外名曲系列演唱會”送到基層的工、農、兵、學、商群眾中,進行了近百場的慰問演出。從杭州勾莊農村到九江抗洪搶險第一線,從軍營工礦到浙江大學等許多地方,都留下他豪邁、動人的歌聲。
1996年年底,去浙江大學演出前,張承軍患重感冒高燒達39℃。杭州市文化局局長李建國勸他更改一下演出日期。但張承軍硬是挺直腰桿,演唱完預定的節目。
1997年4月12日,張承軍到余杭市勾莊鎮廣場為農民演出。當他拿著話筒走下舞臺,走到觀眾之中去,與一個須眉皆白的老農握手時,農民們感動得熱淚盈眶。他們說:“過去我們只在電視里看見中央電視臺組織的心連心藝術團到基層慰問演出,沒見過像張承軍這樣把個人獨唱音樂會搬到鄉下來……這樣的歌唱家,我們最歡迎。”
1998年張承軍隨杭州慰問團來到九江,看到人民子弟兵用血肉之軀壘起的一座座山一樣的大堤時,他哭了,《當兵的人》這支歌,他過去也唱過,但這次面對滔滔江水,身臨險境,引吭高歌,不僅僅是一種榮耀,更感到是一種使命,一種責任。歌曲唱畢,一師師長戚建國、副師長李錦平走上臺來與他擁抱,讓他心潮翻涌,久久不能平息……
張承軍正是用這樣的方式實踐著他提出的“中國唱法”,歌唱著他那一腔祖國之愛。結束采訪時,張承軍指著美麗的杭州城,送給記者一首他為這個城市所寫的詩:“柳拂半月星點點,山舞流光荷翩翩。虹橋連起輕舟唱,蘇白合抱西子顏?!弊掷镄虚g,滿是他對生活、對祖國的摯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