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加拿大特派特約記者 管克江 陶短房●本報記者 王躍西
“中國的五星紅旗上滿是美國的悍馬汽車?!睂γ绹藖碚f,《紐約時報》6日刊登的這張圖片反映的情景究竟是好事還是一場噩夢?剛破產的美國通用汽車旗下悍馬品牌將被中國一家不知名的民企騰中重工收購,這一消息像打翻了五味瓶,在這兩個國家都引起了復雜的反應?!都~約時報》稱這絕不僅僅是個經濟事件,它“代表著中國的崛起和美國的掙扎”。盡管美國仍然有政客對中國收購帶來的“國家安全問題”表示擔憂,但從悍馬工廠的工人到其‘鐵桿粉絲、加州州長施瓦辛格都對這一收購表示歡迎。對這場“純屬商業的收購”,中國人態度出現了分歧。在環球網7日的網上調查中,有48.97%的人認為悍馬代表著“美國式的無節制消費”,不過也有28.62%和22.42%的人認可悍馬的“冒險、自由精神”以及其代表的“財富和奢華”。
施瓦辛格沒為悍馬流淚
中國公司收購悍馬的消息這兩天繼續在美國發酵,一些美國媒體開始從經濟之外的角度對此進行報道和評論?!都~約時報》6日的一篇評論稱,騰中收購悍馬絕非偶然,這不僅僅是個經濟事件,更是一個文化的時刻,它代表著中國的崛起和美國的掙扎。《洛杉磯時報》稱,在美國工業實力衰退之時,此舉凸顯了中國經濟的增長態勢。報道稱,中國已是美國最大債權國和最大的商品供應國,現在一家中國公司又成為第一個搶救垮塌美國巨頭的救助者,對很多中國人來說意義非常重大。
在《今日美國報》網站有關悍馬將被中國公司收購的報道后,美國網友的跟帖數量約800條。一名網友說,中國公司收購悍馬,將增加鋼鐵消費需求,對美國有好處。也有網友說,悍馬為美軍生產車輛,出售給中國可能危及國家安全。還有人嘆息說,“又一個美國標志隕落了,美國將成為‘中國的合眾國?!辈贿^,位于路易斯安那州什里夫波特市悍馬工廠的工人們對這些議論并不以為然。一個名叫約翰遜的工人稱,“能找到買家就是好事。希望悍馬繼續在這里生產,而不是轉移到別處。”《什里夫波特時報》也刊發社論稱,“美國的著名品牌賣給中國讓人震驚,甚至不安,但想到我們800位鄰居要失去工作則絕對讓人感到傷痛?!边@篇文章在末尾仍感嘆道,“現在是一家中國公司在支撐美國的制造業”。
《丹佛郵報》5日把騰中比作新的“英雄”。報道說,好萊塢動作英雄施瓦辛格幫助悍馬建立了獨特的品牌,現在他成了加州州長,加州幾乎被債務危機淹沒?!堵迳即墪r報》稱,施瓦辛格“沒有因失去悍馬感到悲痛”。報道稱,施瓦辛格駕駛悍馬的形象20年前曾家喻戶曉,但如今他對這一品牌被賣給中國公司沒有流一滴眼淚。施瓦辛格說,“這種汽車已成為底特律沒能跟上時代的失敗的象征?!彼f,“我曾是悍馬的鐵桿粉絲,但我知道,我們必須放棄使用高污染和耗油高的車。”施瓦辛格稱他“保證中國車廠能把新悍馬油耗降得更低,甚至制造出100英里耗油1加侖的汽車來”。
“悍馬收購將刺激中國富人”
在美國,凡是涉及中國的事情似乎都關系到“國家安全”,這次也不例外。盡管美國軍方表示,軍用悍馬并不包括在這次交易中,但共和黨眾議員亨特仍對中國企業這次收購表示擔憂。他說,“悍馬的出售將進一步吞食美國的制造業基礎,同時推動中國的經濟增長”,這些“都會在某種程度上增強中國的軍力”。不過,其他多數美國議員對悍馬的出售基本保持沉默?!度A爾街日報》報道稱,這與美國國會在2005年一致反對中海油收購美國一家石油公司形成了鮮明反差。報道提出疑問稱,“是華盛頓承認中國成了提振美國經濟主要元素的事實,還是議員們認為中國擁有悍馬實在談不上是什么威脅?”
更多的美國媒體擔心這樁交易的阻礙可能會在中方?!度A爾街日報》5日說,奧巴馬政府已經表示強烈支持,騰中收購悍馬的最大障礙可能來自北京。報道稱,這樁交易是否能獲得中國3個政府部門,即監管海外投資的商務部、負責經濟規劃的國家發改委和嚴格控制外匯的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批準還不好說。
還有一些媒體則擔憂中國發展道路可能步美國后塵,將成為“全球的災難”。英國《金融時報》的報道把美國悍馬稱為“沒心沒肺的消費主義最好的代表”,“悍馬體型龐大,象征著導致美國陷入低迷的高能耗方式”。報道稱,中國公司買下的只是一塊“美國夢的碎片”,該公司“希望在美國和中國大量銷售,因為這些地方的有錢人不怎么在乎油價貴賤”。英國《衛報》援引環保組織“地球之友”發言人尼克·貝寧的話說,無論悍馬的擁有者來自哪個國家,它對環境的污染不會有什么區別。
《紐約時報》報道稱,盡管著名的油老虎悍馬和號稱“自行車王國”的中國聯姻顯得頗為滑稽,但現實正是如此,中國涌現出的暴發戶開始在郊區構筑自己的獨立式房屋,悍馬這樣的豪華車符合他們的需求。報道稱,這一切都絕非偶然,悍馬的中國化表明,中國人正摒棄日本或歐洲的城市生活模式,而將美國模式當作范本,因為以四通八達的公路、交錯的高架橋和轟鳴的汽車為特色的美國模式,更符合以大國自居的中國人口味。報道稱,正因為如此,盡管中國政府頒布的燃料能效標準比美國還要嚴格,有關部門也力圖鼓勵購買、使用小排量汽車,但中國社會卻充斥著對高檔、名牌和大排量汽車的追求,而悍馬在中國的走紅也正因為此,悍馬品牌歸屬中國,將極大刺激中國富裕階層某些人的虛榮心。
許多網友認為是“撿美國破爛”
對于中國民企收購悍馬,中國的質疑聲音也不斷出現。香港《東方日報》評論稱,悍馬已是一個夕陽品牌,也是美國政府急于甩掉的包袱,“中國不應沾手美國急于脫手的燙山芋,即使民企也不要去美國撿破爛”。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沈丁立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悍馬并不能看成美國的破爛,如果我們能做出同樣的東西,我們可以說那是破爛,但現實是我們還做不出來?!?/p>
7日環球網的調查顯示,48.97%的投票者認為悍馬代表著“美國式無節制的消費和享樂主義”,同時有57%的人認為中國公司即使收購成功也只是“撿美國的破爛”,但同時也有28.62%和22.42%的人認可悍馬的“冒險、自由精神”及其代表的“財富和奢華”。支持和反對政府介入這場商業收購的人分別為65%和35%。
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賈慶國教授對《環球時報》說:“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世界更關注環保和能源問題,中國政府的態度同樣十分明確——鼓勵環保節能。但中國民營企業收購悍馬完全是一種商業決定,贏利才是最主要的目標。民企有自己的考慮,社會應當尊重企業的選擇權利?!薄?/p>
環球時報2009-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