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春紅 史維學
當素質教育的春風一路歡歌,涌入北安市第二中學校園的時候,這個具有47年辦校歷史的北國邊陲校園,帶著各級領導的關懷與厚望,帶著北安父老鄉親的殷切期盼,在歷屆領導班子智慧與勤奮的努力中,在廣大教職員工不斷探索中,踏著時代發展的腳步,勇于探索,創新發展。學校德育功能顯著,科研強力推動,教學質量上乘,使之成為黑河市初中教育的窗口,省級一類初中的典范。北安市第二中學校正朝著精品化的方向闊步前進。
一、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又是一年一度中考成績揭曉的時刻,2009年,北安市第二中學在錄取分數線比其他學校高出13分的情況下,以考取重點高中137人,中考前10名二中占8人,全市前30名二中占22人,中考七個科目的單科標兵二中占5人,裴根極和孫秋實兩名同學雙雙奪得中考狀元的絕對優勢,再次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提起二中,人人都會豎起大拇指,眼神與語氣中充滿著肯定與贊賞。這所學校確實是個精品,有著特殊的魅力。這種魅力主要表現在:
1.中考成績驕人。北安市第二中學近年來中考合格率、優秀率都處于北安市的前列。連續7年中考平均每年升入省重點高中130人,除2008年以外,年年中考均有6名以上的學生進入全市前10名,次次奪得全市中考狀元的桂冠,形成了二中的品牌。
2.學生能力全面發展。北安市第二中學堅持以學生為本, 致力于學生個性品質和綜合能力的培養。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既注意張揚學生的個性,又能正確引導學生健康成長,注意各科延伸性課程的開發,充分挖掘社會各種教育資源,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校園藝術節等大型活動,學生參與率達60%以上,積極為學生發揮特長創造條件,有特長的學生占全體學生比例的40%以上。學校的小記者團、“青青草”校園廣播、監督崗、共青團稽查隊等常規性學生組織團隊以及各大節日召開的主題活動,都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鍛煉了學生的管理與表達能力。近年學生獲國家、省、地、市各類知識競賽獎達617人次。該校連續10年獲全市中考第一名,連續10年獲北安市藝術節文藝匯演一等獎。
3.教師素質不斷提高。北安市第二中學現在有國家、省、地、市科研課題10項,現已結題6項。在集中學習與自我學習相結合的基礎上,在市、區教委教研室的指導下,青年教師在實施素質教育科研創新工作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一批中青年教師在科研實驗中,吸取營養,結出豐碩果實。近年教師獲國家、省、地、市優秀科研成果及論文獎達266篇。學校的總課題《創設新穎的學習環境研究與探討》獲黑龍江省教育科學規劃所、省創新教育課題組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二中被省授予科研工作先進學校,黑河市教育科研所授予該校為地區級《校園文化建設研究》課題組先進集體的殊榮。校長遲立強被省科研所授予省級科研先進校長,常欣、孫俊、李金玲、楊麗艷被授予黑河市科研先進個人的殊榮,校長遲立強的科研課題在一些地區得到推廣。二中有48名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大賽都獲特等獎或一等獎。校長遲立強帶領數學教師進行的《分層教學與分組競賽教學模式》滾動性實驗課題組,經過三年實驗,中考數學成績名列全市第一,兩個實驗班的成績平均高出市平均30分以上,這一實驗項目獲黑河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該校承擔的《初中物理綜改課實驗研究》課題組、《初中化學演示實驗》研究專題分別獲得省級先進集體的稱號。
4.辦學條件日益完善。近年來,學校一直把辦學條件的改善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市內打造一所初中名校,把二中確定為重點。為此,市委、市政府和教育局加大對北安二中的投資和管理力度。從2004年至今,學校先后重新更建了理、化、生實驗室;新建電子備課室;新修彩色水泥塊地面800平方米;修建了六個水泥乒乓球臺;購置100套桌椅,十臺電腦;重新更換了樓內宣傳等文化圖板。2006年通過融資的辦法新增教學樓面積1 500平方米,新增設施達20余萬元。同年,又新建一個計算機室,購置電腦60臺。今年春季,學校重新建設了三個籃球場、一個排球場,新購買三對玻璃鋼籃球架, 新增設部分健身設備,成立運動休閑區,這一系列條件的改善,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同時,學校又新增設計算機80臺,極大地提高了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教學水平。面對學校樓內設施年久失修這一實際情況,暑期學校將重新更換門窗、供水設備、取暖設備,粉刷墻壁,在此基礎上,計劃每個班級都要上多媒體設備,實現班班通,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
5.各種榮譽接踵而至。以人為本,以德立校,弘揚名師,爭創名校。顯著的辦學成效,使北安二中獲得一系列殊榮:二中有國家、省、地市科研課題10項,現已結題6項,校長遲立強被省教育科研所授予省級科研先進校長,常欣等12人被授予省、地科研骨干先進個人,教師致力于教學改革,近年來,孫俊、王國民、李金玲等61名教師分別獲國家級和省級各種賽課活動的特等獎或一等獎,獲獎人數占一線教師總數的75%。學校先后獲全國嘗試教學理論研究先進學校,省精神文明先進單位、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省衛生先進集體、省創新教育先進集體等11項殊榮,獲黑河市“爭先創優”、黑河市師德師風“十佳標兵”學校、黑河市科研工作先進集體等8項表彰,獲北安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北安市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北安素質教育先進集體等36項獎勵,物理、化學教研組被評為省級優秀教研組。2005年又順利通過了省級一類校的驗收。
二、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北安市第二中學的領導們深知:教學質量來源于科學嚴謹的管理,來源于廣大教職員工的不懈努力。在“求內涵發展,謀多元之策,走品牌之路”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學校以教學為中心,以科研為先導,以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培養目標,圓滿完成了辦學任務,教育質量逐年提高,教學成績穩步上升,學校綜合辦學實力位居全市同類學校前列。
1.科學管理,奠成功基石。領導班子是學校的靈魂,只有提高干部個人素質,塑造整體形象,才能實現管理高效化。2008年9月開學伊始,北安市第二中學校成立了以遲立強校長為首的新一屆領導班子。針對學校教育教學的現狀,科學地提出了學校的近期和長遠辦學目標。為此,學校一是抓勤政、善政、廉政建設,塑班子形象。二是建立有序的管理系統,實現管理高效化。實施“六五四三二一”工程;教師工作是群體性工作,只有構建一支“品質優良、樂于奉獻、業務精湛、能教善教”的教師隊伍,實現榜樣群體化,才能穩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在工作中,主要做了“三抓”,即抓學習,促思想素質提高;抓科研,促業務素質提高;抓示范,促整體素質提高;抓學生主體,實現育人素質化。關注學生主體發展,培養學生的主體精神,變學生被動發展為主動發展,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提倡并構建主體性,已經作為一個重要課題擺上了教育理論的研究日程。二中素質教育的核心是,發展每個學生的主體,力求實現育人素質化。為此,他們推出“兩全、兩分、四改革”實施方案和“分數+特長+評語”的學生評價方法。“兩全”即面向全體、全面發展。“兩分”是分類指導、分流施教。四改革是改革課程結構,優化學科課程,強化活動課程,開發環境課程。為提高學生素質,學校提出:“一聽、二說、三讀、四寫”,即聽新聞;說時事、說班級的好人好事;讀課本、讀報刊、讀名著;一天寫一篇鋼楷,一周寫二篇日記,一月寫三篇讀后感,一學期寫八篇作文。學校還通過數、理、化、外、音、體、美課外活動培養學生特長。使學生畢業后,無論是升學還是步入社會,聽、說、讀、寫、彈、拉、唱、畫的能力和水平都超出同類學校、同級水平。
2.深化教育改革,注重研究實效。在教改實踐中,學校以“研究體驗式創新教學法”為龍頭,讓骨干教師與新教師攜手同行,共同提高。學校開展以“百花獎”、“研究體驗式創新教學法觀摩課”、“高級教師展示課”、“課改觀摩課”、“青年教師匯報課”、“教學開放周”等教學競賽活動,每學期40多位教師參加比賽,在競賽中教師運用研究體驗式創新教學法體現新課改,新的教學理念和思想融于課堂教學實踐中,改變了過去以教師為中心,過于強調知識傳授的傾向,開展向關注學生發展轉變。推動了學校課堂教學改革與發展。學校也積極地為教師搭臺,為那些腳踏實地,肯干吃苦,努力進取的教師創造成長的天地。學校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讓教師參加省、地、各種教學大賽,課改培訓的方式,學習外地的先進經驗,開展請教研員來校聽課,骨干教師上示范課的活動,全體教師相互交流自己的教學體會,相互提高。英語教師趙晶多次對全市英語教師進行培訓;2007年該校成為北安市五大學科教研中心,每學期這五大學科的教師都要到二中聽課、交流;2008年二中物理組在市教育局會議室向全市公開展示集體備課模式,受到與會領導和同行的一致好評。
3.完善教學規范,強化教學管理。 加強課程的調控管理,配齊各學科教師,保證各學科學質量的均衡發展。加強課程監管力度,教導處做好日常的查課工作,特別是加強對活動課開展情況的檢查,一經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解決。強化教學的過程管理,學校一直堅持“期初定計劃,階段勤對照,平時多檢查,期末做總結”的工作思路,工作條理清楚,目標明確,事事落實。學校在備課、上課、輔導作業、考試等制度保障的基礎上,狠抓常規工作的過程管理,確保教師做到備課求創、上課求質、輔導求全、作業求優的質量標準全面落實。學校堅持作業、教案、教學常規的檢查、評比、總結,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領導堅持深入課堂聽課、評課,加強教學指導。學校從實際出發,積極采納教師意見;對語文學科的綜合作業,閱讀課進行了嘗試改革,得到了教師們的支持,提高了教師的工作效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過自查、互查、抽查相結合,全面檢查和重點檢查相結合的方法,及時了解教師的教學狀況和學生的學習情況,保證了學校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
4.各科教學齊推進,教育效果顯實效。學校在狠抓教育教學質量的同時,高度重視體育、藝術教育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開齊、開足、上好各門課程的基礎上,通過開展校運動會和參加市運動會、廣播操比賽、舉辦校藝術節、師生書畫比賽多種形式的活動,開發了學生潛能,提高了學生綜合素養。學校還加強了對體藝工作人員的考核,嚴格按照學校制定的體藝管理制度和考核辦法執行,極大地提高了體藝工作人員工作熱情和積極性。二中體藝教師多次參加市里舉辦的各種大型活動,受到社會好評。保證健康教育課勞技課的教學和質量,經常開展有關健康知識的宣傳教育活動,學校師生具有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學生近視率、齲齒率等不超標;加強傳染病預防工作和學校飲食衛生的管理,防止傳染病流行和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
5.全面構筑物質文化,營造和諧濃厚的育人氛圍。校園是人類文化的傳播陣地,又是人類文化的創造前沿,校園文化應具有明確的選擇性、強烈的思想性、明確的規范性和嚴密的系統性,它具有潤物細無聲,陶冶情操,整理、調節、激勵、導向的育人功能。學校通過各樓層的文化設施和圖書角、名人名像、學生藝術作品及各種宣傳板,讓校園文化成為一支曲,一首詩,達到了讓學校墻壁說話的目的,既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圍,又突出了學校的辦學特色。為使學校成為師生學習、生活的樂園,二中實現校園凈化,徹底治理校園“死角”,校園、校舍潔凈、秩序肅靜、文明禮貌尊敬、學習比兌,為學生健康成長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實現校園綠化、美化,創建“綠色學校”,在教學樓內有濃郁的人文氣息,使墻壁說話,一句句激勵奮發向上的名言警句,一幅幅栩栩栩如生的學生美術作品,成為學生前進的動力,為學生指明了前進的方向,較好地發揮了環境育人的作用;實現校園文明化,創造良好的育人氛圍,實現人人和諧,人與環境的和諧。
47年的風雨歷程,北安市第二中學已經從一個蹣跚學步的嬰兒,逐步成長起來,走向成熟,走向輝煌!我們堅信,有黨和人民政府的親切關懷,有北安人民群眾的熱情支持,有團結奮進的學校班子的正確導航,有業務精湛的一線廣大教師的無私奉獻,北安市第二中學的滿園桃李,定會結出更加豐碩的果實!□
(編輯/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