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鈞

4月的上海,姹紫嫣紅、五彩繽紛。倍受矚目的第13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于4月20日-28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隆重舉行。數百款積聚了人類智慧和靈氣的豪車、新車,伴隨著數百名時尚、靚麗的汽車模特紛紛現身上海灘。眾多廠家借此機會造勢,紛紛選擇高調參展,并在車展前后推出多款新車沖擊車市。毫無疑問,4月的中國車市是一片熱鬧和繁忙的景象。
創歷屆規模之最
2008年,由于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世界車市開始變得低迷,下半年,中國車市增速也掉頭向下,急劇放緩。到了歲末年初,隨著減少購置稅等政策的出臺,車市受到刺激而回暖。不過,2009年中國車市整體走勢究竟如何,還需再觀察。
在這種情況下,上海車展作為2009年汽車界最盛大的一個宣傳窗口,可以說寄托著汽車企業的諸多期望,也成為洞察中國汽車業格局變化的重要舞臺。
2009上海車展創下歷屆規模之最:車展使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全部11個室內展館以及室外臨時展館,總規模達17萬平方米,比上屆車展增加20%。其中8個展館為整車館(W1-W5,E1-E3),面積近10萬平方米;為體現對零部件展商的重視,主辦方繼續保持整車與零部件展區同時同地舉辦。
從展品內容看,展覽會集中展示了各類轎車、商務車、客車、卡車、特種車、汽車設計及新概念產品、各類汽車零部件、汽車音響、輪胎、汽車檢測維修設備、汽車用品等體現國際汽車工業最新成就及國內企業近年來的領先技術和產品,全面展現當代汽車工業的發展水平。
“科技·藝術·新境界”
本屆車展主題是“科技·藝術·新境界”。面對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枯竭,發展混合動力、新能源及電動車技術將成為未來汽車的發展趨勢,因此,本屆車展的“科技”主題著重體現環保動力技術。
將集近百年的科技精粹,完美地與汽車結合在一起。詮釋這一主題,透過車展,不斷提醒和丈量著汽車夢想與現實的距離,并將上海車展提升到一個全新的境界和高度,從而給中國汽車市場帶來新的活力。
2009上海車展在展出最新的汽車與技術之余,還在展臺布置、服務設施、展示手法上不斷創新,共同營造藝術及和諧的氛圍,統一科技與藝術,積淀現代社會特有的文化底蘊,演繹汽車行業發展的未來。
為了使車展與廣大觀眾有更好的互動,主辦方在室外辟出2萬平方米作為動態演示區,部分SUV和乘用車都將“動”起來,“行駛”在配有專門設施的賽道和路段上,并舉辦試駕等現場互動活動,給參觀者帶來最真實的切身感受。
國際巨頭競相參展
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今天,國際汽車巨頭看好中國汽車市場,使中國車市成為國外汽車廠家的“必爭之地”。對此次上海車展,國外各廠家均以國際A級車展的水平參加。部分廠家更是將上海車展作為A級車展中的重點展會予以重視,其投入的人力、物力以及參展規模也都以此為標準。
美國三大汽車巨頭中的通用和克萊斯勒都基本保持了往屆的規模和水準,奧迪和寶馬都有全球首發車型和概念車亮相2009上海車展。本田此次車展的展位面積跟2007年持平,豐田汽車則把展位面積從2007年的2500平方米提升到4500平方米。
此外,海外品牌如大眾、奔馳、斯柯達、雪鐵龍、雷諾、標致、沃爾沃、馬自達、現代、起亞、鈴木等都參加了本屆車展;豪華車、跑車系列包括保時捷、法拉利、瑪莎拉蒂、蘭博基尼、邁巴赫、賓利、世爵等也參加了本屆車展,而且保時捷的參展規模從2007年的600平方米擴大到1200平方米。
幾乎所有中外汽車廠商都積極參與,側面反映出全球各大汽車廠商對于中國權威性車展的廣泛關注和參與熱情。
自主品牌全線出擊
同臺比拼的中國汽車企業也借此展示一批自主品牌。往屆缺席的一汽集團和東風集團都參加了本屆車展,從而使我國六大汽車集團──一汽、上汽、東風、長安、廣汽、北汽首次攜手,全線出擊,并推出自主品牌的新車,成就上海車展史上首次以集團形式集體亮相的盛舉。
強烈的中國色彩成為本屆車展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其中奇瑞汽車的展出面積從上屆的2300平方米增加到2600平方米;東風汽車首款自主品牌乘用車在本屆車展首展。此外,國內自主品牌比亞迪、海馬、東南汽車、長城、華晨、長豐、吉利、江淮、哈飛、中順、眾泰汽車,商用車品牌如一汽、東風、中國重汽、陜西重汽和北汽福田等也都積極參與,同堂亮相。

廠家紛紛帶來最新的產品,把本屆車展當做自己的“試驗田”,等待觀眾的反饋和市場的評判,緊張地捕捉每一個細微的市場反饋。車展觀眾對新車的心理價位,將成為廠家近期制定新車型價格的重要參照依據。
金融危機影響凸現
雖然有一汽集團和東風汽車的力挺、一些國際汽車巨頭的大規模參展,但是2009上海車展不可避免地面臨著壓力。日本大發與意大利菲亞特退出本屆車展,不少汽車公司也縮小了參展的規模,上海車展創紀錄的美好愿望大打折扣。
包括日產汽車、福特汽車在內的一些跨國公司縮小了本屆車展的參展規模。其中日產汽車展位面積從2007年的2300平方米縮減到1800平方米,福特汽車此次放棄了集團參展的模式,而且和以往歷屆車展動輒4000-5000平方米的參展規模相比,本屆車展的參展規模也縮小不少。
麥格納國際公司、阿文美馳公司、美國輪軸制造公司、德爾福公司和天合汽車集團等零部件企業在金融危機中遭受重創,選擇了退出本屆車展。博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馬勒技術投資(中國)有限公司和博格華納等零部件巨頭雖然參加了本屆車展。但著眼于削減成本,減少了參展人員以及展臺規模。
09車展的光榮使命
雖然中國汽車行業在2008年也進入了深度調整之中,但是和歐美日等成熟市場持續的衰退相比,中國汽車市場仍然具有足夠的吸引力。汽車行業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引擎,在當前“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政策的引領下,作為國民經濟發展支柱產業的中國汽車工業一直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單年的上海車展、雙年的北京車展,已經成為每年中國汽車行業的一場盛宴,成為車界的一個風向標,成為汽車廠家、媒體的一件大事。如今,上海車展已經走到第24個年頭,和國際展覽公司的合作漸入佳境,從車展本身的規模和影響來說,都對得起“國際”這兩個字。2009上海車展和退展不斷的底特律以及日內瓦車展相比,仍然足夠吸引人。
可以說,2009上海車展已不僅僅是單純意義上的一個展會,它的成功舉辦,成為中國乃至國際汽車工業最理想、最重要的展示、發布及貿易平臺之一,彰顯中國乃至國際汽車行業的實力與信心,也是應對當前動蕩的國際經濟形勢的積極舉措,并通過引發中國汽車市場的巨大潛力為全球汽車業提振信心,使之成為金融危機中車市的一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