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
一、發展馬鈴薯產業可以有效增強我國糧食安全保障
馬鈴薯是繼小麥、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糧食作物,又是糧、菜、飼、加工兼用型作物,適應性廣、豐產性好、營養豐富、經濟效益高,是21世紀人類最有價值的食物營養來源之一,也是世界人口的重要主食或副食。
馬鈴薯除了富含優質碳水化合物外,還含有多種維生素、蛋白質和膳食纖維等其他營養,單位面積蛋白質總量超過禾谷類,且脂肪含量極低。
馬鈴薯比其他作物能更好的利用自然資源,即使在生長期遭遇嚴重干旱,也不至于絕收。我國耕地面積60%都是瘠薄的旱地、山坡地,適宜發展馬鈴薯種植,南方地區晚稻收獲后有2億多畝冬閑田也可用來種植馬鈴薯,可在不與糧食作物爭地的同時,增加糧食產量。馬鈴薯的單產量比水稻、玉米、小麥、大豆高出1—3倍,每畝實現的產值分別比其他主要農作物高出1倍以上。目前我國馬鈴薯平均攝入量不到歐美攝入量的1/4,市場潛力極大。
二、發展馬鈴薯產業可以切實增加貧困地區農民收入
我國貧困地區主要分布于西部甘肅、寧夏、貴州、內蒙等10個省區,由于大部分地區地形、氣候條件較惡劣,糧食作物難以生長,而馬鈴薯單產高、耐旱耐瘠薄,種植面積占全國的77%,成為西部百姓賴以生存的主要糧食和經濟收入來源,馬鈴薯加工業是西部地區新的經濟增長點。
三、我國馬鈴薯產業發展的現狀和優勢
種植面積擴大,產量增加。目前已是世界馬鈴薯生產第一大國,2007年種植面積超過8500萬畝,總產量8000多萬噸,分別占世界種植面積和產量的1/4,亞洲種植面積和產量的60%和70%。
新技術廣泛應用。截止目前,全國各地約30多個單位共育成并審定了280多個馬鈴薯新品種,形成了中薯、隴薯等新品種系列,但生產中大面積推廣的品種僅有50多個,加工專用品種少,品種類型、外觀和品質難以滿足市場需求。
加工貯存能力不斷提高。加工企業約5000家,其中規模化深加工企業近140家。全國精淀粉年加工能力200萬噸左右,加工能力在1萬噸以上的企業70余家;薯片薯條年加工能力25萬噸,加工企業近40家。主產區建成了一批種薯和商品薯貯藏庫,貯藏總量占總產量的50%以上。
國內市場消費需求不斷增加。隨著馬鈴薯營養價值的發現,居民消費觀念改變,年人均鮮薯消費量由2000年的14千克迅速上升到2005年的31千克,增長1倍多。近年來,我國馬鈴薯加工業對原料薯需求快速增加,2007年需加工1576萬噸左右,缺口達1040萬噸,占總需求量的66%。脫毒種薯的需求呈快速增長趨勢。按2007年我國馬鈴薯種植面積,種薯缺口約400萬噸。
出口前景廣闊。世界糧農組織數據顯示,與1996年相比,2005年世界馬鈴薯貿易額由77.42億美元增加到115.24億美元,增幅48.85%。我國周邊的日本、韓國和東南亞國家,是種薯、食用鮮薯和加工制品的進口國,是
我國出口的潛在市場,與西歐、北美等主要馬鈴薯輸出國相比,我國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
四、我國馬鈴薯產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對發展馬鈴薯產業的重視不夠。人們普遍認為馬鈴薯只是低附加值的農產品,且不屬于主要糧食產品,缺乏制定產業規劃和引導農民種植的積極性;農民不愿意投入進行品種改良,金融機構也并不支持該類農業項目。
缺乏高效優質配套栽培技術、生產水平低。大部分地區農民仍然采用傳統的栽培模式,生產管理粗放,基本以農戶分散貯藏為主,設施簡陋,貯藏量小,損耗大。
馬鈴薯產業組織化程度低、市場競爭力弱。主產區農民收入過分依賴馬鈴薯產業,極易導致“薯賤傷農”。加工產品單一、企業規模小、低水平重復建設、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等問題突出。
馬鈴薯產業加工利用率低。以低附加值的淀粉為主,高附加值的薯片、薯條和全粉等較少;適宜于加工用的品種匱乏,加工品種種植面積較小;加工用原料用馬鈴薯貯藏能力小,貯藏技術落后。
脫毒種薯的普及率不高。種薯生產落后,75%以上的栽培面積仍采用原始的留種方式,農民一般多采用相互引種、換種等措施維持低水平的生產,品種混雜、種薯退化成為馬鈴薯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
政策扶持力度明顯不足。目前國家對馬鈴薯的政策扶持力度明顯不足,現有各種糧食補貼中都沒有把馬鈴薯
考慮在內。科技支撐體系薄弱,成果轉化和技術普及率較低。種薯質量監控體系尚未健全,種薯質量難以保證。
五、對策建議
一是把馬鈴薯納入我國糧食發展的政策支持范圍。給予馬鈴薯和其他糧食作物同樣的補貼扶持。
二是對馬鈴薯脫毒種薯推廣給予補貼。建議國家將脫毒種薯推廣納入良種補貼范圍,促進優質脫毒種薯的大面積普及。
三是對大型噴灌機給予農機具補貼。大型噴灌機的推廣使用是提高馬鈴薯產量和效益的主要措施。但農民無力購買。建議國家將大型噴灌機納入農機具補貼范圍,促進馬鈴薯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四是對種薯企業給予補貼。種薯生產投入大,周期長,見效慢。為鼓勵和扶持馬鈴薯種薯企業發展生產,建議國家給予種薯生產企業必要的補貼,推進種薯繁育體系建設,促進馬鈴薯產業的整體升級。
五是對大型倉儲室建設給予補貼。建議國家對馬鈴薯大型倉儲室建設給予補貼,以支持農民改善倉儲條件,延長銷售時間,變一季銷售為四季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