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陸軍
[摘 要]本文對我國企業當前的財務管理中主要存在人員素質、治理結構與內部控制制度、財務管理目標、風險管理等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加強企業財務管理的幾點對策。
[關鍵詞]財務管理;治理結構;內部控制;風險管理
一、我國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企業財務人員素質較低。目前我國多數企業財務人員的理財觀念滯后,理財知識欠缺,理財方式落后,習慣地一切聽從長官意志,缺乏真正對企業法人負責的責任感和法規意識,缺乏掌握知識的主動性,缺乏創新精神和學習精神。財務人員將大部分時間和精力花在記賬和算賬上面, 而真正的財務管理工作卻成了核算的一個輔助成分, 處于次要地位,完全忽視了財務管理的科學的籌資、投資、決策的主要作用。
2.企業治理結構不完善與內部控制執行不力。雖然我國國有企業改革已經進行了多年,但普遍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或流于形式,內部制衡機制不完善的情況仍普遍存在,特別是缺乏所有者對經理層這個基本的制衡機制,因此,也使得內部控制難以有效執行。導致了許多的內部控制制度往往行同虛設,造成了會計信息不真實、盲目投資擔保、設立外、利用國有資產為自己牟利、甚至私分巧奪國有資產等許多財務管理問題。國內很多民營企業的家族式管理模式,往往是領導一句話、一支筆,企業的內部控制很難落到實處。
3.財務管理目標不明確。在實際工作中企業缺乏科學有效的財務預測與控制手段。由于人員素質不高,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基本上是一種粗放式的、籠統的管理模式,管理者的眼光往往僅限于財務本身,僅僅是對流入和流出財務部門經濟信息的被動處理, 財務預測沒有科學性可言,僅是依據歷史數據對未來的一種估計推測, 沒有明晰財務收支數據與業務數據之間的聯系,沒有建立二者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使財務工作缺乏前瞻性。沒有財務風險管理機制,對如何規避財務風險知之甚少,經營決策缺乏科學論證,不符合現代企業的精細化管理要求。
4.風險管理不規范。高新技術的發展和“媒體空間”的無限擴展,很多企業將目光移向一些所謂“將‘燒錢進行到底”的行業,由于產品周期、核心技術的掌握和人才的缺乏等問題,企業存在的不僅是存貨的風險,更重要的是產品設計和開發的風險;在追求高收益的驅動下,企業往往不屑于經營某些傳統行業,而將大量資金投放在資本市場和高新技術產業,使投資風險有所擴大。而企業缺乏風險識別、風險分析、風險防范能力,風險的管理不規范,經常給企業造成嚴重損失。無效投資、投資虧損在國有企業屬于常見的問題。
二、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的改進對策
我國企業目前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典型問題,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是體制和產權管理上的原因;二是企業財務管理上的原因,因此我國企業應該在以下方面加強管理與建設,改進財務管理。
1.轉變觀念,創建健康的財務管理運行環境。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做好財務管理工作,首先要提高對新形勢下財務管理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再認識,確立財務管理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中心地位。企業管理者要高度重視財務管理工作,掌握企業財務狀況,加強資金籌措、投放、使用和分配的管理,提高資金運作水平。同時,要改變以往領導對財務管理干預過多的狀況,明確表明財務負責人的權限,使企業財務財務管理能夠立足企業現狀,為企業尋求經濟效益的不斷提高發揮有效的作用。
2.加強內部控制,健全規章制度,落實工作職責。在現代公司治理結構下,要實現其價值最大化的基本目標,就必須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通過其實施與運行來對經營行為和管理行為的合理性、合法性與有效性做出判斷,以加強內部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具體措施上要全面貫徹國家新頒布實施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按自己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完善的內控制度,確定全員性、全程性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健全規章制度,明確企業有關人員財務管理權限和責任,并建立充滿活力的激勵機制和行之有效的監督約束機制。、嚴格監督檢查,增強內部控制嚴格監督檢查,是加強財務管理的保障。企業內部審計人員要積極開展經常性的財務收支審計、經濟責任審計和經濟效益審計,抓好內部控制制度的評審,及時查漏補缺,促進企業自我約束和自我完善。
3.加強財會人員職業道德建設,重視員工繼續教育。改革財務機構,提高財務人員素質。加強職業道德修養,營造一種依法辦事、違法必究的良好氛圍。同時贊揚執業人員堅持準則、愛崗敬業、真誠守信的高尚情操,并給予適當物質獎勵;對敢于同違法違紀行為作斗爭的執業人員要予以表揚和鼓勵, 以弘揚其守信守規的精神。建立人員繼續教育制度,建立培訓和考核制度加強財務人員的培訓工作。
4.調整機構設置,壓縮中間管理層,推行“扁平式”管理,克服官僚主義,提高工作效率。積極推行“合理化建議”活動,充分發揮職工的聰明才智,調動全體職工參加財務管理的積極性,使財務管理能夠長期有效的運行。
5.合理規避財務風險。強化風險管理,促進競爭與合作的統一。市場經濟使任何一個企業都存在著蒙受損失的可能,這種可能性不會因為市場發育的成熟而縮小。因此,財務人員必須有正確的風險觀,善于捕捉環境變化帶來的不確定因素,有預見性地采取各種防范措施。強化風險管理,首先要強化財務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及時調整財務人員適應新環境的知識結構,使他們能夠具有及時捕捉風險、衡量防范風險的能力;其次,要以務實的作風,加強調查研究,運用科學的方法(特別是定量分析)對投資項目進行預測、評估和跟蹤,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可行性和應變性;再次,要建立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即從控制現金流量的角度建立短期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從綜合評價獲利能力和償債能力等方面構建長期財務風險預警系統;通過加強財務管理,必會增加企業的競爭能力,提高企業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擴大企業贏利。
目前 ,社會經濟的全球化發展,給我國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提供了廣闊的前景,認清我國財務管理現狀,積極尋找對策,吸取先進的財務管理工作經驗,有幫助于提高我國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和資金營運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陳彬.淺談會計信息失真的危害及對策[J].經濟訓究導刊,2007,(3).
[2]周元風.加強企業內控建設規范企業會計行為[J].消費導刊,2007,(1).
[3]北京四庫企業管理研究中心.財務主管全書[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9.
[4]財政部.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S]. 2008.□
(編輯/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