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莉
信用證(Letter of Credit,L/C) ,是目前國際貿易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支付方式,在信用證結算方式下,銀行根據申請人的要求,向受益人開立一種有條件的書面付款保證,即開證行保證在收到受益人交付全部符合信用證規定的單據的條件下,向受益人或其指定人履行付款的責任。
一、信用證的特點
1.開證行承擔第一性的、而且是獨立的付款責任,是一種銀行信用。信用證是銀行以自己的信用作出的付款保證,銀行承擔第一性的付款責任,這一特點極大地減少了由于交易的不確定性而造成的付款不確定性,為進出口雙方提供了很大的保障作用。
2.信用證是一項自足文件。信用證雖然是根據買賣合同開立的,但信用證一經開出,就成為獨立于買賣合同以外的一項約定。《UCP500》第3條規定:信用證與其可能作為其依據的銷售合同是相互獨立的交易,即使信用證中提及該合同,銀行也與該合同無關,并且不受其約束。
3.信用證是一種單據買賣?!禪CP500》第4條規定:在信用證業務中,各有關方所處理的是單據,而不是與單據所涉及的貨物、服務或其他行為,銀行只負責單證、單單之間的表面相符。
二、信用證方式下的風險及防范
信用證(L/C)支付方式是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銀行參與國際貿易結算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由于有了銀行的參與,較大程度上解決了進出口雙方互不信任的問題,可以降低國際貿易風險,并使雙方得到資金融通。但由于信用證業務要求進出口雙方嚴格遵守信用證條款,必須受《UCP500》的約束才能起到其應有的作用,只要有一方未遵守條款,或利用其中缺陷刻意欺詐,則信用證項下的風險就會由此產生。
1.進口商面臨的主要風險。(1) 出口商交貨嚴重違反貿易合同的要求。由于信用證是一項自足的文件,獨立于買賣合同之外,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完全以L/C條款為依據,銀行對于買賣合同履行中出現的問題概不負責。若出口商以次充好,以假冒真,只要出口商提供的單據與L/C相符,出口商照樣可得到貨款,而進口商則遭受損失。(2)出口商偽造單據騙取貨款?!禪CP500》第15條規定“銀行對單據下述方面不負責任:形式、完整性、準確性、真偽、法律效力等。銀行對單據所代表的貨物在下述方面不負責任:貨品、數量、重量、狀況、包裝、交貨、存在與否”這一規定為不法商人偽造單據騙取貨款提供了方便。(3)賣方勾結承運人出具預借提單或倒簽提單,或勾結其他當事人如船長等將貨物中途賣掉。
2.出口商面臨的風險。(1)由于交貨期、交貨數量、規格等不符而造成的風險。在實務中,常常發生出口方未按規定交貨的情況,任何一個不符點都可能使信用證失去其保證作用,導致出口商收不到貨款;即使出口方完全按信用證規定出貨,但由于疏忽而造成單證不符,也同樣會遭到開證行拒付。(2)因軟條款而導致的風險。有“軟條款”的信用證開證人可以任意、單方面使單據與信用證不符,即使受益人提交了與信用證規定相符的單據,也可解除其付款責任。這種信用證實質上是變相的可撤銷的信用證。(3)進口商利用偽造、變造的信用證繞過通知行直接寄出口商,引誘出口商發貨,騙取貨物。(4)正本提單直接寄進口商。如果一份正本提單直接寄給客戶,等于把物權拱手交給對方。客戶可以不經銀行議付而直接憑手中的提單提走貨物。如果寄送銀行的單據有任何不符點而收不到貨款,銀行將不承擔責任。(5)進口商申請開立不合格信開證,并拒絕或拖延修改,或改用其他付款方式支付。此時賣方若貿然發貨,將造成單證不符或單貨不符的被動局面。(6)開證行倒閉或無力償付信用證款項。此時,出口商只能憑借買賣合同要求進口商付款,須承擔商業信用風險。
三、信用證風險的防范措施
在信用證結算方式下,銀行信用不可能完全取代商業信用,也不可能完全避免商業風險,因此企業必須注意對信用證項下風險的防范。
1.加強信用風險管理、慎重選擇貿易伙伴。及時了解國際信用風險管理的最新發展動態,利用先進的風險管理經驗和模式,有助于提高其信用風險的管理技巧和水平。在進行交易之前,要對客戶的基本情況、所屬行業的風險等進行調查了解,建立客戶信用管理系統并定期進行復核、評價。慎重選擇貿易伙伴,加強風險防范意識和采取適當的措施。
2.努力提高業務人員素質,加強對信用證條款的審核。隨著國際貿易的不斷發展,新問題、新規定與新方案也不斷出現,UPC本身也不斷的修訂完善,這都要求業務人員不斷學習、與時俱進。業務人員要熟知UCP500和UCP600,精通國際慣例、國際商會的仲裁慣例等方面的知識,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在實際工作中要加強對信用證條款的審核。(1)單據不符的審核。制單、審單是一項非常仔細的工作,有關工作人員必須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和嚴細的工作精神,制單人員應嚴格按照信用證的要求給銀行一套完整、正確的單據,銀行應協助企業審單,確保單據與信用證、合同、實際貨物的一致,以便及時結匯。(2)對單證質量的審核。提高單證的質量,保質出貨,使單單一致、單證相符,從程序上保證單據準確完整。經過信用證審核程序后,如果接受了對方的信用證,就應該按要求裝運貨物,制作相關單據,在核對無誤后,提交議付行以保證按時收款。(3)對陷阱條款和軟條款的審核。業務人員要對信用證進行認真審核,確保其中沒有“陷阱”和“軟條款”。主要的審查內容包括:審核信用證的內容與合同是否一致,是否存在導致出口方履約困難的“陷阱”,是否存在 主動權不在自己手中的“軟條款”等。若發現在這方面存在一定問題,應立即要求對方修改或刪除這些條款。
3.加強對開證行的資信調查。信用證屬銀行信用,是以銀行信用代替了商業信用,所以開證行的信用至關重要。為防范銀行與進口商相互勾結以各種理由拒絕付款的風險,出口方應事先了解進口方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經濟、金融狀況以及當地銀行信用證業務的做法,在訂約時具體規定信用證的開證行,并要求由開證行以外的另一家銀行對該證進行保兌。
總之,信用證作為國際結算的主要方式,給了買賣雙方更大的安全保障。但在具體信用證業務操作中,要清醒地認識到信用證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增強風險防范意識,預防在先,以利業務的順利進行,避免不必要的損失?!?/p>
(編輯/永安)